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4,(13):77-80
在治理手机不良内容的传播以及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和权益问题上,英国采取了"自律为主,共管结合"的规制路径,要求手机运营商必须对商业内容进行分级标注,建立了一个内容分级的共同标准,并建立起了一个全民共管的监督体系。同时,在限制性内容的规制方面,则采取一条"疏堵结合,控制准入"的规制路径,通过年龄验证机制、父母控制机制、教育和辅导机制等多种控制机制来阻止未成年人接触到手机不良内容。英国治理机不良内容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内容规制     
正内容规制是一种社会性规制,是一个国家基于社会文化价值取向,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传媒行业内容和服务进行规制,通常运行于民族国家范围内,其核心目标是保护和实现民主、社会和文化的需求,防止不良内容对国民的侵害。主要包括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积极内容规制旨在促进内容接近性、保障质量  相似文献   

3.
动画片的适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人群的关注.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儿童在各个阶段的游戏特点和想象特点为切入点,对儿童动画片分年龄等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儿童电视动画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电视动画片对儿童思维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由于种种原因,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儿童电视动画片在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节目与儿童受众之间的关系并不协调,曾经有过辉煌的国产动画片正陷在低迷的困境中.本文探索如何在游戏精神的观照下更好地推动儿童电视动画片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陈玲 《视听》2016,(7):55-56
本文主要从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的角度,讨论我国实行动画片分级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对实行动画片分级制度的必要性的研究,主要内容是儿童年幼的特性使其易产生媒介认同感,易发生模仿行为。动画片的错误引导很有可能使其身心健康受到威胁。第二是对实行动画片分级制度可行性的研究,其中借鉴美国分级制度和法国分级制度的执行措施。  相似文献   

6.
动画片情节非逻辑性、跳跃性强,画面和节奏变化快,很受儿童的喜爱。动画片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少儿,动画片对少儿教育引导的意义是深远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动画片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从国外引进的动画片,多数以人格化的动物故事为主要内容,如《唐老鸭》、《米老鼠》、《猫和老鼠》、《狮子王》。这类动画片的特点之一是打破自然经验的常规,甚至使角色活动与实践经验背道而驰,艺术化地构思出出人意料的故事,如在  相似文献   

7.
王君杰 《东南传播》2013,(8):105-107
媒介暴力一直是媒介效果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信息全球化的过程中,整个大众传媒都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内容,甚至连动画片中也存在暴力镜头,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媒介暴力的控制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以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运用实证研究法中的内容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探讨了媒介暴力对儿童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少儿频道是指以未成年人为目标受众的儿童电视频道,内容主要以播出动画片、儿童节目、儿童电影、儿童连续剧等为主。目前,我国约有4亿多少年儿童,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数据表明,4~14岁儿童  相似文献   

9.
2013年10月初,国内20家动画片制作和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希望全国同行承诺决不制作播出含有暴力、低俗、危险情节、不文明语言的动画片,切实保证动画片在未成年人成长中发挥积极健康的引领作用。央视《新闻联播》把矛头指向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系列动画片,把社会上出现的儿童暴力、不文明等现象归咎于动画片的内容。很多人质疑,把责任归于动画片未免过于牵强,儿童的暴力行为真的是受到动画片的影响吗?两者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早在80年前的美国,就对这一问题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朱秀凌 《视听界》2008,(3):55-57
我国的动画片市场,已是日本、美国产品的天下。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国产动画片重放光芒?笔者认为,“游戏精神”可以用来指导我国儿童电视动画片(以下简称“动画片”)的发展。在我国,最早提及游戏精神的是在儿童文学领域,以班马、周作人、黄晨等作家为代表。这虽与本文运用游戏精神来研究动画片的视角稍有出入,但它所强调的以儿童为本,  相似文献   

11.
央视从BBC引进的动画片<花园宝宝>近期在少儿频道播出,引起了小观众的收视热潮.动画片播完了,小观众们还意犹未尽,因此随处可见的是小朋友手中的花园宝宝玩偶,还有家长们爱不释手的花园宝宝杂志.一部定位低幼年龄层的动画片,在非黄金时段播出,激起如此大的反响,这种情况在国产儿童电视节目和动画片中都属罕见.从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的角度考察,<花园宝宝>的成功是由以下几点促成的.  相似文献   

12.
王松茂 《出版科学》2007,15(4):41-43,47
产业融合导致出版业规制的边界、范围和内容出现较大变化,出版业规制权力因融合而分散.我国亟需构建基于产业融合的出版业规制体系,包括规制框架平台化、规制机制动态化和完善现有出版业规制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然  路盛章 《现代传播》2006,(4):149-150
动画艺术的发展史证明,儿童是电视动画片最忠实的信徒,这种忠诚缘自动画片的表现形式与儿童心理特征的吻合。迪斯尼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吸引了以儿童为主体的各年龄层观众,并在风靡全球之后成为了美国的国粹,世界的瑰宝。但是,儿童时代是一个庞大的概念,短短十几年却跨越了人生变化最大的时期,如果只是泛泛地将整个儿童群体定位成儿童电视动画片的受众,其实等于没有建立受众概念。只有将艺术创作与儿童阶段性心理特征紧密结合,才能为中国儿童电视动画片在市场中找到良性发展的道路。本文以学前期儿童(3~7岁)收视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当…  相似文献   

14.
从中日动画片对比看国产动画片的发展误区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国产动画片的现状和发展历史作为背景,以一些典型的中国和日本动画片为例,通过对它们在风格、题材、内容、思想、创作环境以及产业链等各个方面的比较和解读,围绕着商业、文化和社会教育三个中心分析了国产动画片在发展中的种种误区,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何菲 《出版广角》2018,(3):77-79
动画片作为一种多媒体文化传媒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并深刻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成长.在丰富学前儿童生活、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时,动画片中蕴含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学前儿童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暴力元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文章分析动画片中的暴力元素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人都认为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像《蜡笔小新》这样的动画片。多少有些儿童不宜的内容,但它还是作为儿童动画片被引进了,而且孩子们也看得不亦乐乎,同时还有许多成年人不知不觉地被这个坏坏的小男生所吸引,于是人们得出结论:它是一部成人动画片。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电视传媒产业政府规制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规制主体、规制机制、规制内容三个方面切入构建我国现有电视传媒产业政府规制的框架.文章通过对此规制框架的分析,指出我国电视传媒产业政府规制中存在规制主体难以应对产业融合带来的挑战、法律规制体系不完善、规制内容松紧失度等问题,并从拓展规制主体、重塑政府规制的法律维度、放松经济性规制的同时加强社会性规制三个方面探索我国电视传媒产业规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动画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不论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被动画片那色彩斑斓的世界、亦真亦幻的场景、夸张搞笑的动作,简单纯真的故事所深深吸引.然而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只有这些还不够,这些只能算外在的皮肉,渗透在其中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才是动画片内在的精气神,是动画片打动观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安平 《报刊之友》2011,(9):22-23
本文认为英国的互联网管理是以自律为明显特征的多元管理,重点监管涉及儿童色情作品的内容。其自律机制主要通过互联网观察基金会(IWF)的运作实现。本文介绍了IWF成立和运行的一般情况,重点介绍了其通过热线举报和黑名单对互联网不良内容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安平 《今传媒》2011,(9):22-23
本文认为英国的互联网管理是以自律为明显特征的多元管理,重点监管涉及儿童色情作品的内容。其自律机制主要通过互联网观察基金会(IWF)的运作实现。本文介绍了IWF成立和运行的一般情况,重点介绍了其通过热线举报和黑名单对互联网不良内容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