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摔跤运动史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摔跤(中国式)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民族形式体育运动,也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我国历史上摔跤活动,从轩辕、秦汉、隋唐、五代……直到满清,其风历史不衰。在不同历史时期,摔跤有不同的名称,如:角抵(角觝)、角力、相扑、掼跤、撩跤、争交等。近代叫摔跤。“角抵”这一称谓出现最早,是我国秦汉时就巳流行的一类体育运动。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这种“角抵”是一种包括摔跤在内的习武形式的戏乐。  相似文献   

2.
历代角力名称变迁的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力是中国古代起源较早的一种徒手对抗性体育项目,也是我国流传广泛的一项传统竞技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呼,角力、相搏、手搏、角抵、相扑、蚩尤戏、争交、布库、撩脚、撩跤、掼跤等诸多称谓,今日已经演变成为世界六大跤种之一的中国式摔跤。因此从文化学上对角力的名称变迁进行研究,不但有助于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对这一传统竞技比赛活动的挖掘与整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摔跤历代名称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摔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别是它的称谓在各个时代都有不同。先秦时摔跤称为角力、相搏、手搏,主要用于军事训练。秦时正式定名为"角抵",开始成为娱乐表演项目。汉代摔跤称角抵、武戏,出现职业化倾向,形成三种固定风格。两晋南北朝时期又称为相扑、蚩尤戏、争交。唐宋时期摔跤活动达到高峰。明清摔跤多称布库、撩脚、撩跤、掼跤,并且进入泛民间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摔跤是最古老的体育运动,据信至今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在古埃及、古罗马、印度等地早就流行。中亚、东亚各民族都十分喜爱这一活动。在中国、蒙古有蒙古式摔跤,在日本有相扑、柔道,在朝鲜有朝鲜式摔跤。土耳其人与他们的中亚邻国人民一样,对摔跤情有独钟。不过,他们的摔跤与众不同,叫作“涂油摔跤”,跤手们要在身上裸露部分涂满油脂。 在土耳其全国,每年差不多有300场涂油摔跤锦标赛,最大、最精彩的一场是“科尔皮纳”。科尔皮纳在6月份举办,比赛历时3天。前后共有一个星期,跤手和观众们象过节一样兴奋。科尔皮纳大赛从1361  相似文献   

5.
何为善扑功 善扑功是清代善扑营所习的摔跤功法。清代,摔跤(被称为“演布库”)得到大力提倡,清廷在领侍卫府(侍卫处)专门设立御跤队,称为“相扑营”(后改为善扑营),从事训练宫廷专业摔跤(即官跤)的实战与表演工作。善扑营分东西两营,东营在北京交  相似文献   

6.
相扑在中国古代颇为流行,宋代更为大盛,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极为喜爱,女子相扑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在史料笔记和小说故事中,都有不少关于女子相扑的记载或描述。较之男性相扑,女子相扑除了具有一般相扑的基本动作和规定之外,它还有一定的女性特色,虽曾一度出现过裸体相扑,但它还是更为注重女性的身形、容貌和着装之美,所以女子相扑兼有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和审美性等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从清代开始到现代在燕赵河北最为流行,目前我国各地的中国式摔跤技术都是从京、津、保流传出去的,所以大家都知道河北是中国式捧跤的摇篮。华北为强,其摔技精湛又分为北平跤、保定跤、天津跤三大主流。中国式摔跤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瑰宝,随着历史的沉积,散发着无穷的民族运动文化的特有魅力。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历程、门类,希望对大众了解该运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摔跤活动是朝鲜民族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它与其他民俗游艺活动一样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尽管专家们对韩国摔跤的起源问题众说不一,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它源自于蒙古,经由中国传入韩国,并且成为后来出现的日本相扑的基础。由于汉文化的影响,韩国摔跤———戏轮姆(Cireum)古时候也称为“角戏”、“脚戏”、“角力”或“角抵”。朝鲜作家申采浩(1880~1936年)撰写的《朝鲜上古史》中,曾提到过一种类似于现代的摔跤的比赛。从现存的大约四世纪的古墓壁画中又可得知,朝鲜三国时期(公元前57~667年)…  相似文献   

9.
在丰富多采的日本民族体育项目中,最古老而又引人入胜的首推相扑。它是一种民间摔跤形式,日本人喜欢称它为“大相扑”,被誉为“国技”。  相似文献   

10.
(四) 日本早稻田大学寒川恒夫先生报告的论文是《葬礼相扑的宗谱》。古代日本相扑可分为丰收礼仪相扑和葬礼相扑两个系统。本文所叙述的,是关于葬礼相扑的宗谱的思考。4.1 日本古代时举行葬礼相扑的证据 所谓葬礼相扑,是指在送葬仪式中和每年的忌辰日里为祭祀死者,举行相扑活动的习惯。日本古代时进行葬礼相扑的证据,就现在所知道的,有以下事例。  相似文献   

11.
喜欢体育的人们都知道,相扑是日本的国技,两名体形有如“肉山”的男相扑手在一个圆圈内进行力量与灵敏的角逐,使许多日本观众如痴如醉。但对近年来出现的女子相扑,却被不少日本人视为“国耻”,认为只是卖弄色情的玩意儿。而在95年的巴黎电影节上,居然出现了谁也想不到的日本女子相扑的节目。这次表演是日本恐怖片导演中野本雄带到巴黎的,这位中野先生还担任“引司”  相似文献   

12.
古代日本的相扑活动,可以分为丰登礼仪相扑和葬礼相扑二个体系。本文主要就葬礼相扑加以论述,并进一步考析其源流嬗变。  相似文献   

13.
“布库”是满语,汉语意为“撩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摔跤。布库原是满族固有的徒手摔跤方式,以脚法为主,兼带擒拿之技。原始的布库自成一家体系,与汉族的角抵、相扑、蒙古族的角力、相搏并为中国近代摔跤运动的三大来源。  相似文献   

14.
被日本人视为“国技”的相扑运动,从体校到民间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日本,如今北起北海道南到北九州都能看到这种大胖子徒手角逐的“相扑热”。相扑是日本民族传统的摔跤运动。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据日本史书《日本书纪》记载,相扑最早作为宫廷比赛项目的形式出现是在4世纪初的垂仁天皇时代。天皇为招待百济的使臣,召集宫中的“健儿”为客  相似文献   

15.
相扑运动在日本具有悠久的历史。它被作为“国技”和“特技”,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保留至今。一、日本的古代相扑在日本,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相扑发生在纪元630年第十一代垂仁天皇时代。当时垂仁天皇在御宇召见了野见宿祢和当麻蹶连二人,让他们在宫廷咀进行相扑比赛。格斗的结果,以宿祢将蹶连的肋骨折断致死而结束。这是“天览(天皇参观)相扑”的开始。这段史料告诉我们:“相扑”在古代曾是比力气、拼性命,并要彻底制服对方的一种野蛮的体力比赛。从  相似文献   

16.
燕青相扑     
宋朝是我国古代相扑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宋史·礼志》中规定:朝廷大宴、皇帝寿辰、外交宴会,都有相扑表演,而且是最后一个节目。殿前忠佐军有专业相扑手“内等子”一百二十名,分上中下三等,随时听候宜召。民间的勾栏里则有相扑技艺人表演,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许多少数民族酷爱摔跤运动,这是有渊远的历史根源的.摔跤,最初起于远古时代的“蚩尤角抵戏”,抵戏和现在的摔跤略有不同,主要比赛方式是头戴牛角,相互对顶,谁将对方顶到规定区域以外,谁就是胜利者.这种抵戏运动,又称“角力”、“贯交”、“校办”等,比赛的方式大都是较量与技巧的对抗性运动. 到公元前一世纪,角抵逐渐演变为“摔跤”,军营中尤其普遍,是一项重要的军事体育活动.汉代以后,摔跤已从民间的自由嘻戏变为皇室成员的消遣活动.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相扑东渐考略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助研周伟民引言中国古代的相扑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表现形式。①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古老的相扑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分化,大约从近代开始,相扑、角抵之类的记载逐渐少见于史籍。现在,当提及相扑活动时,...  相似文献   

19.
足球,中国古代称之为“蹴鞠”,踢足球称之为“蹴鞠戏”。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出现蹴鞠游戏了。前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曾说:“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它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不过,今日有世界第一运动之称的现代足球,起源于英格兰,也是世人的共识。随着男子足球运动风靡全球,女子足球运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1991年于中国广东举办了首届世界杯女子足球赛,1996年于美国亚特兰大首次进军奥运会。虽然我国古代有女子足球的记载,但现代女子足球同男子足球一样起源于英格兰。中国女足起步虽较晚,但进步神速。女足姑娘们早已令“…  相似文献   

20.
据古书中记载的神话,在五千年前的民族部落时代,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部落的人就是善于“以角抵人,人莫能御”。以角抵人,就是在头上戴了假角,向对方冲撞。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徒手格打形式,也是我国最早的摔跤起源。我国古代摔跤最初是摔打不分的。在《周礼》中规定,每年冬月开始,将帅要率领他的部卒习射、御、角力。汉人的注解“角力就是比试力量”。比试力量可以打,也可以摔。据《左传》和《国语》书上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不少角力的能手。如宋国的宋万,能够一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