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尤其是其中的国风部分,更是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质朴之美。爱情作为人类恒久的话题之一,总是吸引我们去探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也刻画出许多的人物形象,他们为爱情或者痴狂、或者为爱情殉葬,构成了金庸小说色彩斑斓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的生命美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美学的新视角 ,发掘蕴藏在《内经》中的生命美学价值。《内经》是一部对生命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独特医典 ,其医道是易道的运用发挥。道是生命的本源 ,也美的本源。故《内经》的医道 ,体现了生命之美道。本文还提出了生命品格的建构 ,除了人格美外 ,还应有体格美、神格美。《内经》体现的是体格美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世俗理性生命观已趋于成熟。诗人希望通过立“德”来实现不朽,但他们又深刻地感受到人生苦短,他们希望以享乐特别是对爱情的追求来淡化生命短暂的焦虑,获得生命的超脱。《诗经》的生命观和生命主题对我国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格兰天才诗人罗伯特·彭斯的诗《一朵红红的玫瑰》,是他改写的苏格兰民歌。然而一经诗人之手,这首民歌即大放异彩,成为千古绝唱。读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曹禺曾在《王昭君》剧本中引用过的汉乐府诗《上邪》,二者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彭斯的诗又不似《上邪》是单纯抒写对爱情的  相似文献   

5.
陕北信天游的“兴”是信天游的精华所在,可概括为“起兴”与“比兴”两大特征。由于信天游产生的时代不晚于《诗经》时代,加之上下两句为一段(章)的结构格式与“起兴”表现手法带有原始性,所以信天游“兴”与《诗经》“兴”具有可比性。从信天游“兴”透视《诗经》“兴”,可知《诗经》“兴”于义无取,只借物以起兴。《诗经》“兴”是一个历史范畴,“文已尽而意有余”是《诗经》“兴”又一历史层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先秦社会中 ,采集活动与婚恋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采集与婚恋成为《诗经》歌颂的主题之一。采集与婚恋二者的结合与上古人类的生育崇拜有着直接联系 ,并成为后代民歌创作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采集与婚恋结合的观念在世界其它民族的民歌、民俗中都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的“敬天保民”思想和忧国忧民的王道情怀对中国封建社会王道文学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定位性的影响,而《诗经》民歌所突显的现实主义也成为后世民间文学顽强生存与 发展的源泉。《诗经》民本思想以及《诗》学传统所演化的民本思想,不仅对我国两千余年的文化观念、文学创作产生了定位性的影响,而且对当代文学的创作与繁荣也有其极大的启示意义,即文学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存在着矛盾和一些其它的问题,《诗经》不仅是"诗"而且是"经",是"诗"与"经"的辩证统一,"诗"与"经"二者缺一不可,"诗"与"经"二者共同构成《诗经》的内在矛盾(内因)。由此可见,《诗经》的性质包涵"诗"与"经"两方面的内容,即《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辑,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普世意义的文化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9.
诗经时代的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用可见的、可感的形象,从比兴起到意境为止,来表现他们的认识范围.爱情也在这个认识范围之内,人们在爱情中体验到的美感参与到意境的创造中,完美的意境又强化了爱情之美.  相似文献   

10.
子思、孟子、荀子代表着战国儒家中的三派,孟子代表的是王道派,荀子代表的是制度派,而子思则代表道德派。子思一派的《诗经》传本与今本《诗经》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是战国众多传本中的一种。此派于《诗》没有多少解读性的话语,而全部指向了人伦道德的兴喻与确立。《诗》在这里已不再是"礼"的说明书,而变成了修养心性、完善人格的精神法典,体现出一种新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现代流行歌曲在中国大陆存在着一个合法化的过程,该文从流行歌曲外部和自身分析其得以流行的原因。面对流行歌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流行歌曲对宋词的借鉴和发扬上着手,分析流行歌曲曲词发展的趋势和走向,试图找出流行歌曲得以长久发展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孝歌是我国民间丧葬活动中的一种习俗,一种仪式歌。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黔东地区的孝歌演唱已形成了:开场、接亡灵、悼亡灵、娱丧歌、送亡歌等基本固定的形式。同时,黔东地区的孝歌对社会生活也起到了一定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民间歌乐原有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传承模式出现了断裂现象,如何在当今的文化生态环境背景下使民族歌乐得以有效传承并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当今文化传承主阵地的学校应当说是理想的场所.鸡场坪民族中学所探索的“学校传承、民间传承、民间歌舞文化生态环境重塑、再回到校园传承”这一传承模式,在解决学校教育与民间传承矛盾方面的有益经验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可以完善我国的人格权制度,在人格权受到侵害或者有侵害之可能时能够更好保护人们的人格权益.所以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是有必要的,作为一种由人格权派生的请求权,其必要性表现在民法人文主义的体现与体系要求、人格权的绝对性要求、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存在区别.而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格权,建议在民法人格权部分直接规定人格权请求权,以及通过区分人格权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适用等方面来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学位论文指导、学成去向等五个方面对教育硕士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延熙在上板速度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在蹬伸技术上存在不足,造成第二跳距离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希望能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异常迅速的发展,使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任何大学靠增加知识量的办法已很难使学生能够跟踪未来科学的发展,所以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任何一个人学习的进步,事业有成及超人的天资,最终取决于内因自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征税权是最需要受到宪法控制的一种公权力。许多国家的宪法通过规定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明确征税权在国家机关间的配置、确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实现了对征税权控制。反观我国宪法,既没有规定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也没有对征税权在国家机关间进行划分,更没有明确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我国征税权设立和运行处于失去宪法控制状态,这在现实中造成了极大危害。我国应从征税权宪法控制的模式选择和内容设计两个方面实现对征税权的宪法控制。就我国征税权宪法控制的模式来说,宜采取"宪法+税收基本法+税收单行法";就我国征税权宪法控制的内容来说,一方面,在宪法中加入税收法定和税收公平原则、征税权划分、纳税人基本权利等有关征税的原则性根本性内容;另一方面,依据宪法对征税权的规定,制定一部内容合理、篇幅适中、结构简洁、适合中国国情的税收基本法。  相似文献   

20.
《物权法》已经实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在调整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实际对我国《物权法》中有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内容的部分条文进行了评析,指出了物权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缺陷的弥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