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经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也可以作定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古汉语的名词也有一些用法是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如多用敬称和谦称、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中学文言文中这三方面的用例相当多,各种类型大体俱全。研究一下这些用例,掌握它们的特点,了解某些问题的分岐所在,对于教学可能是有益的。 (一)敬称和谦称是名词,不是代词。 (1)古汉语中有不少词表示敬称和谦称,经常在对话或书信中使用,向对方表示尊敬。敬称和谦称有以下几种: 一、用“公”、“子”、“君”、“先生”等表敬称,“愚”、“臣”、“孤”、“寡人”、“妾”等表谦称。前者表示有德或地位高,后者表示无德或地位卑下。例如:  相似文献   

2.
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对该文化不熟悉,交流中会产生很多的麻烦。因此,基于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的相关理论,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认识方面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章时会注意到,古人除了常用的名、字、官职以及各种敬称词、谦称词外,还有“号”。这里,我们说说有关帝王诸侯的谥号与庙号。  相似文献   

4.
敬称和谦称     
自古迄今,在人际交往中,常用一些敬称和谦称。敬称,用以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和事物,对人表示敬重;谦称,用以对人称呼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于己表示谦恭。  相似文献   

5.
古人在对话或写信时多用谦称和敬称。了解这些称呼以及它们的来源有助于阅读古汉语。现把它们分别简介于后。一、谦称为了对对方表示谦虚,在自称时使用谦称。△臣“臣”本为对男性奴隶之称呼。西周时把奴隶分作三类,第一类专供贵族家庭内各项役使,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人际交往极其讲究礼仪。一般说来,在相互言谈或书札来往中,提到自己要用谦称(卑称);与此相反, 在称呼对方时,则往往用敬称 (尊称),除了关系交恶有意侮辱对方外。关于谦称和敬称的构成,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称谓语也纷繁多样,其中敬称和谦称表达的礼貌程度最强,在《红楼梦》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本文以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分析礼貌原则在《红楼梦》敬称与谦称中的使用以及达到的语言交际效果,为《红楼楼》称谓语研究提供语言学视角。  相似文献   

8.
校园板报     
学生语言美小谈一、称代。用敬词称对方,用谦词称自己。与师长谈话应用现代常用的敬词,如“老师”、“先生”,或用代词“您”。现代口语中已没有表谦称的词了,但在书信中可自称“后学”、“学生”等。二、提出问题和要求,要求答疑和帮助时,除使用敬词谦称外,还必须使用表敬的动词、表谦敬的副词或词组,如“请求、请教、请关照”,或“谢谢、对不起、很抱歉”等。句式宜先假设,再提出要求,如:“××(敬称),如果您……,我想请教……,可以吗?”句意委婉、和顺,就能产生美感。  相似文献   

9.
谦称:交往时表示谦逊的自称.敬称:用于尊敬对方.昵称与贱称:表示亲昵的称呼,表示鄙视轻贱的称谓.加字称谓:有时称谓前加“先”“太”等字样,以表谦敬和关系.职业称谓:古人提到从事某一职业的某人时,往往先称其职业,后加上其名.  相似文献   

10.
央视某著名节目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称对方父亲为“家父”,贻为笑柄。其实他的本意是想说得“文”一点,这未尝不是好事,因为沿用古代的一些称谓的确会给人有礼貌、有修养的感觉。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一些古代谦称与敬称的礼俗介绍,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准确而灵活地运甩。  相似文献   

11.
“您”字在金元时期是表第二人称复数的,后来复数“您”的用法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表敬称的“您”最早在元代时出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当要表达“第二人称敬称”这一意义时选择用“您”字来表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敬称对方的有:阁下、台端、台从、台下、台座、台驭等。这些敬称多用于社交场合或书札中。如:"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白居易《与刘苏州书》)此外,大驾、台驾、尊驾也是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口语。如:"小子欲求大贤一看,恐劳大驾……"(李汝珍《镜花缘》)谦称自己的有:鄙人、敝人。如:"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  相似文献   

13.
称呼漫谈     
汉语从古至今一直很讲究称呼,根据对象、场合的不同,称呼可以分为以下12种。 敬称适用于称长辈、领导和自己所尊敬的人。“您、阁下、先生、女士”等是敬称;对人称字是敬称,如鲁肃对诸葛亮说:“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子瑜是诸葛亮之兄诸葛瑾的字):对人称职位、职称是敬称,如“李市长、张教授”等:“某老”“某公”也是敬称.如“老罗”是一般性称呼.“罗老”则是敬称。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nín)"含有敬意,是一种礼貌的称呼。在古代汉语中,礼貌的称呼规定很严格,称呼用语要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第一人称常用谦称,第二、第三人称用敬称。  相似文献   

15.
《儒林外史》是一部通俗小说 ,采用的语言几乎全是白话。小说中运用的白话在词汇、语法、语义等各方面与现代汉语非常接近。本文将着重论述《儒林外史》中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以及敬称、谦称的用法  相似文献   

16.
吴小如先生认为称谓中“贤”是上对下、长对少,尊对卑的敬称。其实,在传统献中并非如此,本列举诸多例证,证明这是民国以后的时尚。  相似文献   

17.
1古代人称。学古文必然讲到古文化常识——人称的问题。我就用替换法指导学生说:古代的人称有谦称和敬称两种,如‘令堂’‘阁下’等是尊称,‘鄙人’‘老妇’等是  相似文献   

18.
如何得体地称呼别人,以表示自已热情、谦恭、有礼的态度,这是我们在和人交往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信任,期望得到别人的敬称,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价值所显示的一种最普遍的“自我渴求”。因而恰当的称呼,不仅能体现称呼者良好的道德修养,也是表现对被称呼者尊重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世界各地,对不同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的人,称呼语也是各式各样的尤其是在中国,由于汉语丰富的内涵和东方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使得称呼语更加繁复多姿。本文拟从敬称、谦称两方面,对汉语的称呼词稍作…  相似文献   

19.
一位单身母亲,为了照顾多病的儿子,放弃了“金饭碗”,辞职做了专职妈妈。为了孩子的前途,她甚至将监护权拱手交给成了“大款”的前夫。不料,改变了生活环境,住别墅、坐轿车、上贵族学校的儿子竞视母亲为失败者、累赘。不仅不愿与母亲相处,还要亲生母亲做自己的“地下妈妈”——  相似文献   

20.
在家庭中使用“情感银行账户”与金融银行账户一样,你可存入“情感存款”,而赢得的却是信赖。不妨多做点“小动作”许多年前,我花了一个晚上与两个儿子出去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4岁的儿子晓林睡着了,他的7岁的哥哥晓军还醒着。我俩一起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