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从生活上引入。师:今天老师与大家第一次见面(借班上课),彼此不熟悉,那没关系,咱们找一个话题聊一聊就认识了。我想问同学们:怎样的动物是狗?生:有四条腿的动物是狗。师:你说得很对,如果没有四条腿那就麻烦了。但有四条腿的动物太多了.比如猪也有四条腿。生:会汪汪叫的是狗。生:狗见到主人会不停地摇尾巴。师:你们觉得这两位同学说得对吗?(学生一致表示赞同)师:这两位同学抓住了狗的什么?生:抓住了狗的特点。接着教师又向学生提出:怎样的动物是兔子?生: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短短的尾巴……师:对了.我们看事物要抓住它的主要特点,也就是要抓住它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到“位”才能有“味”请大家先看两个教学案例:案例一:《影子》教学片断生:老师,“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是什么意思?生:就是指只要有光线,就会有影子。师:可是,为什么说“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生:因为影子跟着我们。师:那为什么要说小黑狗,不说小白狗、小花狗呢?生:(笑,纷纷举手)因为影子是黑的。生:没有影子是白的、花的。师:那为什么不说“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猫”或者“小黑兔”?  相似文献   

3.
①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训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一只狗了。”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女训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4.
气味     
和她的狗一起旁若无人地躺在木地板上,她把脸藏进柔软蓬松的狗毛中。她羡慕它,有那么灵敏准确的嗅觉,据说狗的嗅觉灵敏度是人类的10万倍。她不能想象:狗鼻子是不是能分辨出空气中每一个粒子的气味?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学时,我致力于引导、组织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在精神与心灵的碰撞中,感悟课文传承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如《凡卡》一课的教学。片断一:师:课文为什么两次写到凡卡爷爷身边的狗?请大家读一读,想一想,从中读懂了什么。生:老师,课文还有一句也提到了狗。“我们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师:对,你把课文读得很仔细,我们也可以把这三句话连起来想一想。生:凡卡想起了爷爷身边的狗,可能是因为他羡慕狗,狗可以和爷爷形影不离,而…  相似文献   

6.
刘育华 《科学课》2008,(12):32-33
师:同学们,你觉得现在周围的环境舒服吗? 生:很舒服。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里比外面安静。 生:还因为空气很清新。  相似文献   

7.
案例:《西门豹》教学片段 师:“面如土色”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形容很害怕。 师:形容很害怕的成语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相似文献   

8.
张营 《山东教育》2002,(16):37-37,38
一、情境导入电话铃响。师:对不起。电话铃响了,我去接一下电话,请稍等。师:喂。您好。请问找哪位?啊。是李老师呀,我就是。您找我有什么事吗?今天下午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是这样吗?好的,我知道啦,谢谢您。再见。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接了个电话,你听到老师说什么了吗?生:我听到老师说今天下午要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师:你听得真仔细。那在老师打电话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老师很有礼貌。师:那我说了什么,你觉得很有礼貌?生1:开头说了“您好”,最后还说“再见”。师:你听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明白。…  相似文献   

9.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标题,看看哪个词应该重读?(生齐读标题,很整齐地重读“巨人”。) 师:怎样的高度才称得上“巨人”呢?如果找个参照你们会选谁? 生:(齐声)姚明。师:姚明身高多少?  相似文献   

10.
曹慧 《广西教育》2006,(7A):58-58
[倍数关系的问题教学片段] 师:你今年几岁了? 小康:我今年9岁。 师:你们知道老师今年多大吗? 生:不知道。 师:我的年龄是小康的4倍,谁能算出我的年龄? 生:老师,你今年36岁,是吗? 师:你算得很对,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算的,好吗?  相似文献   

11.
考驾照     
罗怡卓玛 《小读者》2011,(10):23-23
一位先生去考驾照。口试时,主考官问:“当你看到一只狗和一个人在车前时.你是轧狗还是轧人?”那位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轧狗了。”主考官摇摇头说:“你下次再来考试吧。”那位先生很不服气:“我不轧狗,难道轧人吗?”主考官大声训斥道:“你应该刹车。”。  相似文献   

12.
唐恂奕 《四川教育》2002,(12):22-22
这是上的一节识字课。内容是通过看图认识“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八个生字,很简单,也很明了。我先拿出8幅图请学生说说图意,然后认认生字,组组词,最后开始了师生对话:师:在这8个字中,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为什么?生1:我最喜欢和“水”交朋友,因为当我口干的时候,我需要喝水。师:还有谁也喜欢和“水”交朋友?请说明理由。(数人争着回答)生2:我也喜欢和“水”交朋友,如果没有水,我的小花狗会渴死的;如果没有水,妈妈不能洗菜烧饭,我们吃什么啊;如果没有水,厕所里该怎么办?……(评:听了学生的发言,可以…  相似文献   

13.
【《灰雀》教学片断】 师:“婉转地歌唱”是唱得怎样? 生:就是唱得很好听。 师:除了婉转地歌唱,还可以婉转地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反身问我:“狗感冒了吗?”  相似文献   

15.
尚军  于江美 《山东教育》2002,(34):48-49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以前来这儿上过课么?生:没有。师:第一次来这儿上课有什么感觉?生1:很兴奋。生2:我很激动。生3:听课的老师太多了,我有点紧张。师:听课的老师这么多,让我们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人?生1:大约有300人。生2:大约有150人。师:我知道这个会议室固定的座位有399个,同学们再猜一猜?(会场内座无虚席,走廊里也坐了10多位老师。)生3:约有400人。生4:大约有410人。生5:大约有420人。师:对这些老师你们想了解什么?生1:我想知道老师们是从哪里来的?生2:这些老师住在哪个宾馆?…  相似文献   

16.
师:小猴子下山来,首先来到什么地方?生:来到玉米地里。师:你们看见过玉米吗?吃过吗?(根据学生回答,师简笔画一个玉米)师:玉米地里的玉米长得怎么样?(相机出示幻灯片)生:很多。很大、很漂亮。师:书上是用一个什么词来写玉米的?生:又大又多。师:老师悦前半句,看哪个小朋友能帮老师把句子说完:这里的玉米真大呀?(生:大得比小猴子还大呢!)这里的玉米真多呀!(生:多得数也数不清!)师:看到眼前的玉米,你心里会怎样?小猴子看见了,他会怎样?谁能在书上找出来。生:非常高兴。师:谁来学一学当时小猴子的表情?(…  相似文献   

17.
师:谁能告诉大家按照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哪几类? 生: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师:那大家喜欢哪种小说呢? 齐声:小小说! 师:为什么喜欢? 生:因为小小说通俗易懂。 生:小小说短,阅读不需要太长时间。 生:因为小小说内涵很丰富。 师:很高兴同学们都喜欢小小说,因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三篇小小说。上学期,我们曾赏析过两篇小小说,还记得题目吗? 齐声:《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 师:谁能向大家说说赏析小小说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要理解小小说的主题。 生:要品味语言。 生:我认为主要还…  相似文献   

18.
师:(导入新课后放蒲公英种子的录像,生齐读第一句)你觉得蒲公英种子怎么样呢?生:很美丽。评析:形象引路,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师:是呀,我们的风姑娘也很喜欢它。你看,风姑娘来了。(画风姑娘。)生:(高兴地叫)风姑娘!风姑娘!评析:再次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体现了教师的功力。师:风姑娘来了,蒲公英的种子就怎样了呢?(演示活动灯片。)生1:它飞走了。生2:它离开了亲爱的妈妈。师:课文怎么写的?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生读。)师:微风是怎样的风?生:很小的风。师:微风是怎样吹的呢?现在我请两…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关系,提出问题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找一个—— 生:百分数。 师:好找吗?(好找)那么,好找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生: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哪都能找得到。  相似文献   

20.
片段1:师:谁来读一读写“我”摸海星的句子?其他同学注意听。生:(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师:能告诉大家“我”是怎样抓海星的吗?(生再读,读得和刚才差不多)师:你觉得抓海星容易吗?生:很不容易。师:那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