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关于建立网络用户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对网络用户的研究也提上日程.网络用户学是研究网络用户的一门科学,它要研究网络用户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目的是加强网络传播研究,促进网络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是人类以信息网络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生成的新型文化形态,是人类一种网络化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图式。网络虚拟交往易导致个体道德观念弱化和价值取向紊乱,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网络主体道德观念异化导致其网络行为演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网络道德评价标准多重和网络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导致网络非道德主义泛滥。网络主体道德理性丧失导致主体道德人格缺失。培养和谐网络文化场域建设力量,发挥制度的秩序整合与建构的双重效能,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拓展教育渠道,创建优秀红色网站、博客和BBS等和谐网络文化辐射载体,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健全完善网络伦理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技术研发,有效净化网络信息,加大网络审查和监管力度,营造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3.
构建企业知识网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知识网络知识网络是一种获取、共享根植于组织内外社会网络中的知识和情报资源,以创造知识,提升组织知识竞争力和情报能力为目的的网络结构。企业知识网络的构建由知识网络需求分析,确定知识网络的结构模式,建立知识网络以及拓展知识网络等几个重要环节组成。开发、利用知识网络对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因网络质疑引发被质疑者的公关危机,是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的一种新形态。其中,网络搜索技术进步与社会失范行为增多、诚信缺失、受众知情权得不到充分尊重是形成网络质疑的主要原因。网络质疑阶段是舆论形成前的关键期,被质疑者应该迅速对质疑进行有效回应,避免因应对不当而演变成危机。  相似文献   

5.
程琼 《新闻前哨》2014,(1):75-77
新媒体时代,网络涂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网络涂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让更多的人接触和欣赏到艺术作品,这正是网络艺术的魅力所在。本文通过网络涂鸦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并以网络涂鸦作品为例,分析了网络艺术的特征及其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自由地在网络空间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以某种表现方式进行自由地言说。本文把网络谣言看作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值得进行社会研究的事实,通过认识理解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分析网络言论自由的内涵及其特征,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为规避网络谣言泛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工具,网络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是人们迈向未来的钥匙。作为工具的层面,网络与技术趋同于一体是整个社会前进的动力。但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进一步依赖,使人类日益依赖于一个远离人类心灵的中介化、形式化和技术化系统,人们判断生活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李海峰 《新闻界》2007,(4):54-55
本文对网络文化教育这一课题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提高网络素养并不是简单告诉人们反对什么,而是要强调"人的能力的培养",即教育培养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如何培育网络素养的具体方式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叶妮 《今传媒》2014,(8):29-30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高潮,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利器,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享受网络反腐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失误以及制度缺失,本文对网络反腐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分析,并提出了推进网络反腐发展的对策,使得网络反腐健康、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恩界  张晓明 《新闻世界》2011,(12):179-180
通过对一起恶意网络谣言的分析发现,在网络谣言阶段中,网民舆论由于受到负面情绪影响而表现出“讽刺受害人”倾向;在谣言澄清阶段网民舆论开始向“同情受害者”转变,而网络印刻效应可以作为解释网络论坛舆论发生、转变的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其立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一组数据,从网络安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犯罪三个角度指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的角度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结合国外在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文苗 《中国出版》2013,(12):37-39
网络的发展催生了多样化的网络行为,而多样化的网络行为推动了网络社会的进步。网络言论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对于网络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网络出版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果传播方式,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共享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有效把握网络言论行为与网络出版行为之间的实质,本文主要从内涵、特性、目的等基本内容、主体和客体等构成要素以及程序问题、规范问题、责任问题等实际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对网络言论行为与网络出版行为的若干异同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3.
詹骞 《现代传播》2006,(5):111-112
网络杂志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承载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网络阅读体验。它依托互联网平台定期发布,内容由以文字为主逐渐发展到综合各种多媒体形式,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以及二维三维动画等。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杂志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在网络杂志不同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所凸现出来的不同特性,并对多媒体网络杂志和传统纸质杂志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左璐 《新闻世界》2011,(8):329-330
芙蓉姐姐,从一名普通的大众到红遍全国的网络明星。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网络用户素质不高的反映,也有人认为这是网络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无论它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监督:数字化背景下反腐倡廉新锐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监督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新亮点。网络舆论监督实现了反腐倡廉与网络的良性互动,网民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有效地举报各种腐败案件,对扼制腐败现象起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但是,网络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应该客观地评价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相关法律,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保证网络舆论监督在制度性的轨道中运行,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效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扎根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懂网络、用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基本需求。网络对于一名称职的网络编辑来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编辑必须运用好网络,就如同士兵必须用好自己的武器一样,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怎样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发网络资源,发挥网络优势,把网络宣传工作做得更好,是我们每一个网络编辑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3,(3):46-49
网络视频广告是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网络广告形式,网络视频广告的主要目标受众是青年,当代青年有自己的文化归属,在网络上呈现出其特有的亚文化特征。因此,研究当代青年网络亚文化,对提高网络视频广告的传播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通桥”网络行政,是使用网络这一载体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依托中原网打造的全媒体网络行政平台。形象地讲,也是一个拥有4000名“网络公务员”的“网络政府”,每天在正常工作时间,通过网络接收并处置来自网友的各种意见、建议和民生诉求。自2011年10月27日至2013年6月17日,“心通桥”上线以来共接到网友各类建议和投诉52323条。其中,被相关职能部门回应和受理的有449131条,回复受理率达93.9%,已办结数量为42036条,办结率为80.34%。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医院布局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Vlan网络技术和Trunk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医院局域网系统。分析了多种网络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混合网络系统内部结构,该法可以在低成本基础上满足医院在网络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蓝云 《中国记者》2013,(7):22-23
奥一网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新闻互动社区网站,是广东网络问政核心互动平台。本文是作者有关奥一网网络问政的探索历程,如何理解网络问政内涵,以及关于网络问政和"两个舆论场"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