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象派钢琴音乐从它的产生开始就被蒙上了浪漫主义色彩,这是在19世纪欧洲社会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必然结果。印象派钢琴音乐特点鲜明,个性突出,它具有完整的曲调结构和风格,又具有个性的和声和音阶。总的来说,印象派钢琴音乐是一种以印象派为核心的一种表现情感或客观事物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
董玲 《文教资料》2007,(33):81-83
众所周知,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这个名字是与印象派紧密相连的。本文通过四个方面来分析莫奈的艺术生命力及其对印象派产生的影响:莫奈的艺术生命力在于它的创造性;莫奈的艺术生命力来源于现实生活;莫奈的艺术生命力体现艺术家情感;莫奈的艺术生命力在于独创的色彩语言,并进一步通过莫奈的作品为例分析艺术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赵尚文 《考试周刊》2013,(12):16-17
印象派是艺术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运动。一些艺术史学家们认为日本艺术,尤其是浮世绘艺术推动了印象派运动的发展,但他们忽视了中国艺术在这个时期的作用。事实上,日本艺术中吸收借鉴的中国元素肯定对印象派有所影响。本文从历史社会环境出发,探究法国印象派、日本绘画、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联系,并把法国印象派、日本绘画、中国古代绘画的构图因素进行对比,论证中国艺术与印象派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观摩“印象派珍品展”可以说收益非浅,对于我们精神上、视觉上的冲击力也是非常的大。它增加了我们对审美趣味上的培养。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印象派作为西方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分水岭的重要性,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印象派艺术为何深受中国艺术家的青睐和要真正了解和接近印象派中国艺术家所经历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5.
印象派在西方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印象派绘画中善用光与色这两个方面 ,阐述了其不同于传统技法的特点 ,说明了它在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建立的桥梁关系。  相似文献   

6.
印象派在西方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印象派绘画中善用光与色这两个方面 ,阐述了其不同于传统技法的特点 ,说明了它在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建立的桥梁关系。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学者认为,现代派艺术思潮基本上是在印象主义前后开始的,印象派在色彩方面大胆的探索,是第一次以探索艺术表现形式为主的画派,因此在美术史上被认为是现代画派的开端,后印象派塞尚的艺术及观念,为绘画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结构方式,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  相似文献   

8.
红影 《新读写》2008,(5):54-55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年少时受过严格的美术训练,有着扎实的基本功,他不断变化艺术手法,哥特艺术、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主义、非洲黑人雕刻、原始艺术等都被他汲取,最后变为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印象派在西方绘事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印象派绘画中善用光与色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其不同于传统技法的特点,说明了它在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建立的桥梁关系。  相似文献   

10.
路艳霞 《科技文萃》2004,(12):170-173
路:为什么印象派画展在国内外总让观众充满期待和热烈反响? 水:首先,印象派绘画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的艺术,其影响及传说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了100多年.它既不是完全陌生的艺术,又不是随处可见的流行艺术;它既不是遥远的艺术史记忆,又不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前卫艺术现象.  相似文献   

11.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结合印象派绘画的艺术创作的实践提出并论证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论点.文章通过印象派对光、色彩和构图的新理解,具体分析印象派来使这一理论得到较为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10,(19):F0004-F0004
文森特·梵高(1853—1890)被认为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和高更、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他们吸收了印象派的精髓,却反对印象派纯客观理性的描绘,提倡事物的实质和象征意念,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先驱。他的早期画作喜欢用荷兰画派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该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保罗·高更(PaulGal.1guin,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8日),生于法国巴黎,印象派画家。大部分艺术史家将他归于后印象派。高更的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并往往充满具有象征性的物与人。在现代艺术史中,高更往往被拿来与梵高并论。  相似文献   

14.
《画梦录》问世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随着时间的冲洗和历史的沉淀,它的光彩日见斑斓。笔者通过细读《画梦录》,发现在书中,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与表达的情感与西方现代艺术——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有某种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5.
印象派是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印象派绘画是注重于绘画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之中.本文就印象派油画艺术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研究,以此提升印象派油画艺术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印象派与此前的画派相比,更注重艺术的形式,忽视艺术的内容。印象派画家是色彩的艺术家,在他们笔下,色彩犹如跳动的音符。色彩在印象派绘画中淋漓尽致地发挥着作为绘画语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能指与所指是艺术符号的一组基本关系,用它解读中世纪与艺复兴艺术作品的演化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世纪艺术符号的所指大于能指,能指为所指服;艺复兴艺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相互依存中,能指、所指相互为对方服务;从印象派到现代主义艺术符号的能指大于所指,或所指意义抽象、模糊,或所指意义被能指形式抽空。  相似文献   

18.
第一步     
《语文世界(高中版)》2009,(5):F0004-F0004
后印象派,或称后印象主义,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的后期。换句话说,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而是与印象派本质不同的、在印象派之后产生的一个艺术派别。在19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地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后印象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尚、梵高和高更。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美学意象的角度对后印象派大师凡高的绘画艺术进行解析,寻找意象和印象的契合点,可以为西方印象派艺术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理论方法。以凡高的艺术作品为研究基础,对凡高印象派艺术中的审美意象进行研究和剖析,可以看出凡高不仅仅注重描摹物象的真实,而是用他的生命去追求再造形象的独特审美情趣以及自由的艺术意象。  相似文献   

20.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派画家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印象派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中,革新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彩学。还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层出不穷,世界艺术形式的大变革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