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原现象"是一个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暂时性的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例子也客观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暂时性的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例子也客观存在着.  相似文献   

3.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 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 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甚至下降的现象。处在"高原 期"中的教师,工作热情下降,前进动力不足,甚至出现 个性萎缩、职业倦怠,工作和自身发展很难再上一个新 台阶。笔者认为,要突破"高原现象",就必须强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知识的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训练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甚至下降的现象.中学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笔者就中学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高原现象”在钳工技能训练中会阻碍学生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阐述了“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高原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卢海兵 《物理教师》2006,27(5):7-68
高原现象是学生知识、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暂时停顿现象,是思维发展中常见的量变过程,它正反映了思维发展的曲折性和阶段性,出现高原现象并不表明知识技能的掌握已达到生理限度,正相反,高原现象之后,成绩仍会有进步,有时进步还十分明显。因此,研究高原现象的产生原因,并正确对待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对搞好物理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对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关教学对策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英语过程中,即英语技能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阶段性的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状态,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之为“高原现象”。本初探了“高原现象”产生的四种原因和克服“高的现象”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学习效果与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的时期,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本文分析了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的原因,同时针对高原现象出现的原因,有的放矢,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造成教师"高原现象"的原因很多,教师出现高原现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高原现象,一个学校的发展出现高原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这个学校的领导(更多的是一把手)自身出现了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教育部首次将"中职会计技能大赛"列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项目,该项目是由会计电算化、翻打传票和点钞三项组成的综合性项目。在备战大赛的集训中,相当多的选手会出现一段时间练习和训练效率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现象,即"高原现象"。本文试从剖析"高原现象"界说和成因入手,寻求应对"高原现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论高考复习后期"高原现象"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所称的"高原现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竭尽全力而又提高很少的一个水平相对稳定的阶段.高原现象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乒乓球练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进步,练习者非常刻苦却收效甚微,有时甚至有退步的感觉,这就是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12.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但在“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的继续上升。同样,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关注教师的“高原现象”,及时分析教师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克服的对策,增强教师战胜困难的信心。这样才能帮助教师突破“高原”现象,实现其专业的持续发展。一、正视教师成长过程中“高原现象”的成因教师成长过程中“高…  相似文献   

13.
胡蝶 《考试周刊》2008,(13):124-125
本文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视觉对体育训练中出现"高原现象"后重新形成新的运动技能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在运动训练中"反馈训练"的价值和作用,为广大教练员设计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参考.笔者认为:反馈训练可以降低运动员的焦虑、提高肌肉运动水平、减轻压力和减少疲劳.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无失败技能考核"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明 《职教论坛》2004,(15):41-42
本文针对当今时代青少年热衷于电脑游戏这一社会现象,指出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提出计算机技能教学的"无失败技能考核模式",借鉴电脑游戏方法,对计算机技能考核实行新的考核方法,使学生充分明确考核目标和考核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考核机会;并按学生要求只记录考核的最佳成绩,作为阶段性评价及最终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所谓素质教育的"高原现象",是指素质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处于徘徊或原地踏步状态,不仅无法深入下去,甚至还有倒退的可能."高原现象"虽是事物发展进程中的暂时现象,但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就会拖长"高原现象"的逾越期,从而阻碍事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原现象"的概念,数学教学中学生如何会产生"高原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克服、缩短高原期,以便更利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钳工技能训练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后期出现的成绩暂时停滞不前的现象,是钳工技能训练中常常遇到的一道屏障。本文阐述了产生“高原现象”的成因,并据此提出克服“高原现象”、促进技能形成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8.
张彦军  佚名 《高中生》2008,(6):70-71
高原现象在心理学上,人们把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技能暂时停顿的现象叫做"高原现象"。具体而言,指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尤其在马上就要面临考试之际,忽然感觉成绩停滞不前。也就是说,在经过一段高强度的学习并有所进步之后,许多同学会感到学习和复习效率低下,甚至学过的知识也模糊不清。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而言,高原现象是极其有害的。  相似文献   

19.
产出性词汇发展过程中的"高原现象"直接阻碍了语言学习者的词汇表达能力.文章分析了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帮助学习者明确观念、利用课堂教学促进接受性词汇向产出性词汇转化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0.
技能比赛训练中的"高原现象"是学生技能提高过程中很难绕过去的一个坎。"高原现象"的形成源于学生知识技能的"瓶颈"和心理倦怠等原因。文章重点介绍了在知识、技能和心理方面突破"高原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