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普通高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他一切艺术。"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思想情感的集中表达。黑格尔曾指出:“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喜悦,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情感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人类艺术形式中最纯粹的艺术,被誉为皇冠艺术。黑格尔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贝多  相似文献   

4.
肖岚 《广西教育》2012,(2):90-91
音乐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黑格尔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  相似文献   

5.
音乐感觉是人类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欣赏,提升人的艺术修养.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能把内心深处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与培养学生个性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是艺术欣赏的一部分,也是艺术教学的一个分支。音乐欣赏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高尚品质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发展个性、完善人格;音乐欣赏是人们本能的精神需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相似文献   

7.
杨海云 《考试周刊》2010,(18):226-227
爱闲斯坦说:“人的想象比知识更可贵。”音乐应该说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表现可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情感,可以熏陶人的品格,也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聆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的一种实践活动。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广泛“读乐”与艺术实践活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与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9.
<正>流行音乐贴近生活,歌词简单,表达直白,容易理解。因此,比起莫扎特、贝多芬的经典音乐,它更易于融入学生生活。可以说,流行音乐是当今初中生生活中的主流音乐。因此,我产生了在中学音乐课堂中有效渗透流行音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想法,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一、对比法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  相似文献   

10.
刘红梅 《四川教育》2008,(10):24-25
艺术是心灵的倾诉,可以拨动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音乐借声传情,可以表现人类多种细微复杂的情绪:喜悦、悲凉、深沉、哀怨、恬静、壮观、忧愁、思恋……可以说,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坚持情感体验原则,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起人的情感体验,提升人的艺术修养。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而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法国一位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所以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声音来打动人的心灵,使人们在“音”的行进中得到情绪的抒发和心灵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教学是纯美育,是有组织的音乐在时间中连续并付诸听觉,以动态为主,主要表现主体感受、感情的艺术。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其艺术修养,培养各种艺术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找到乐趣、激发音乐创造能力呢?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通过词与曲的结合来抒发人们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一首高质量的优秀歌曲,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孟子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音乐具有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力量,因此,可以通过愉快的音乐活动,借助鲜明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在教育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幼儿音乐欣赏教育是提高幼儿的音乐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音乐欣赏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幼儿园音乐欣赏的策略,旨在提高音乐文化传播水平,让幼儿能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音乐和舞蹈是擅长抒情的艺术,自古以来它们就亲密地结合在一起。《乐记》中记载:舞者,乐之容也。”“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等。人们又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之说。音乐和舞蹈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目前,在低龄儿童的艺术教育中,舞蹈隶属于音乐,那么舞蹈对音乐教育有多大的辅助作用呢?本篇要叙述的就是舞蹈在音乐欣赏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人们理解、感受、欣赏、品评音乐艺术作品的过程。我们知道,任何艺术都有它自己的一套表现内容的手段。音乐艺术像文…  相似文献   

17.
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具有感染力的一种艺术传导方式,音乐专业教学中,音乐欣赏教育课程是对音乐技巧以外的,音乐道德修养的一种提升方式。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音乐欣赏是一种独特的对艺术修养不断提升的复杂心理的演变,针对现代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对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是必要的,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重要的是提升道德素养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用他自己的方式说他自己要说的话,每一种艺术都用它自己的特殊形式去表达它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说,所有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毫不例外地能激起具有正常感觉和理智的人的真实情感,只不过“激起”的方法各不相同。绘画、文学、音乐等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段之间的真正差别在于:绘画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情感;文字通过能被理性了解的陈述来表达情感;而音乐则直接地通过赤裸的表现抒发情感。当然,在音乐如何抒发情感的问题上并非如此简单。因为:一、音乐语言常被抱怨为含混不清人们常常提起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说过的一句话:“人l]常常…  相似文献   

19.
朱媛 《华章》2013,(22)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本文通过器乐、音乐课及合唱合奏三方面阐述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学中情感性原则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是表现美、创造美的艺,人们用它来抒发情感、表现情感、寄托情感,不论是唱是奏是听,都涵盖着、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黑格尔指出:“音乐所引起的只是一种朦胧的感情共鸣,听众情感很容易越出这种内容意蕴中朦胧的内心因素,把我们主体内心情况摆进去,达到物我同一状态。”音乐,绝不是一种简单的音符,而是一种铸造人的灵魂,深蕴着人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而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