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惠平 《广西教育》2007,(5A):3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因此,要加强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在“玩”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2.
高庆雄 《甘肃教育》2005,(12):36-36
新课程语文教材.很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每一单元的综合学习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并把它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但在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中.教师往往对口语交际缺乏足够的重视.对有目的、有计划的口语交际的教学投入较少。较之对写作训练的全力以赴而言.口语交际训练只能算是一点“点缀”而已。我认为这种态度和做法不妥,因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就投有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或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是表达、交际、思维反应、生存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我认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一是阅读课要渗透训练,二是作文课要注重训练,三是课外要强化训练。课堂口语交际训练一定要凭借训练点来进行。下面就语文课如何挖掘训练因素,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训练中通过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口语交际与阅读写作的结合、口语交际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口语交际的强化训练等4个板块的递进式训练,能使学生的听说能力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农村小学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在现代语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交际内容生活化、交际实践情景化的基础上,通过紧扣农村特色多样化的训练途径,有效地训练,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农村小学学生口语交际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交际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应着重抓好:创设情境鼓励说;依据教材训练说;提升兴趣主动说;设计主题乐于说。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是任道而重远。  相似文献   

7.
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角度来说,作为义务教育之后的职业教育,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给予了高度关注。我校除了在基础课语文教学中坚持每节课都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之外.还在中专生一年级第二学期和高职二年级第一学期专门开设了60课时的口语交际课,旨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8.
赵加胜 《学语文》2006,(4):56-56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长期而大量的训练,可目前中学阶段专门的口语训练课时少,给学生的锻炼机会更是少得可怜。因此,我们要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把训练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写作和口语交际都是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只不过前者是书面的,后者是口头的。既然两者关系密切,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把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作文教学中。根据本人和他人的经验,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相关尝试。  相似文献   

9.
王爱青 《新疆教育》2013,(10):130-130
口语交际的教学应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在各科教学过程中坚持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重视落实听与说的技巧、方法的训练,重视交际态度、情感、能力的培养。对各年段的口语交际训练与不同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要体现其训练的阶段性与不同的交际特点,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在互动状态下的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理念 由于本次口语交际训练话题互动性不强,而口语交际课就是要在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为此,教学时首先要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敢说、愿说,这样才能实现交际;其次,要特别注重训练的层次性,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吴秀丽 《文教资料》2010,(5):168-169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中口语交际能力内涵的理解,探讨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指出将课堂训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大力倡导和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对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共识。如何有效地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必须明确口语交际训练应遵循的原则,这对于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训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各种情景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桂重先 《学语文》2011,(1):77-77
刘焕辉先生在《言语交际学》中提出“一定语境是和一定交际过程相始终的”。也就是说交际过程必定有与其对应的语境。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们要创设适当的、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并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是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杜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要。《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地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确定为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素质的小学语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并把口语交际训练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语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阶段目标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以下两方面抓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16.
《汉语》教学对口语训练的淡化,造成许多藏族中职生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低下。创新《语文》教学,实施情境化的口语交际训练,拓宽口语交际的领域,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通过三个途径:利用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积极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要达到强化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双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教师的指导要切实、精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理 《天津教育》2005,(9):49-50
新课标在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中均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列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这一明确规定,从信息时代的社会需要出发,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口语交际训练是观察、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的综合训练。搞好口语交际教学,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认识水平。同时,还能养成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以及尊重他人、懂得合作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在各年级的教学中,我们都要重视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利用丰富的教材内容,抓住教学契机,拓展灵活、机智、多变的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鼓励他们敢想善想、敢说善说,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的一种课类。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洲练。首先要上好口语交际课。教师要善于创没形式多样、富有童心童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训练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