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研究,可以实现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课程的良性互动,促进语文教材编写进一步优化,增强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适用性,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效度。目前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考查不相匹配,在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待加强,探究题命制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试卷结构上应尽快解决文学类与实用类不相匹配的问题,在考查目标上应更加强调考查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考查内容上应增加课外阅读与阅读方法的考查,在选材上则应扩大阅读文本类型。  相似文献   

2.
2008年福建语文高考把中外文化、文学名著引入高考考查范围。这种作法充分肯定了读书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那么.该如何看待高考改革中的变化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化论著阅读,也成为我们高中语文老师所要面临的难题。这篇文章从二个方面加以论述。一、从现代教育心理学角度观照古代语文教材的可资借鉴之处。二、论述文化论著阅读的内涵、重要性及有效研读的方法探究。  相似文献   

3.
姚丽辉 《现代语文》2014,(4):152-153
文言文阅读是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方式,是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覆盖面广,分值大,但失误率也较其它知识点要高。笔者就近几年高考题对实词的考查做了一些探究,总结了一些判断解题的方法,望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综观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无论是课标卷还是大纲卷,其都在不同程度上渗透了新课程理念,相比以往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强调对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而对这三种能力的考查落实到现代文阅读上,  相似文献   

5.
"选做题"是高考语文湖南卷集中考查选修课程内容的试题,集中体现了湖南省高考语文命题在语文应用和探究能力考查上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实现。本文试通过观察高考语文湖南卷选做题在材料选择、题型设置和命题角度取舍等方面进行的不断探索和改革,从考试内容、能力层级要求、结构特征、设题特色,以及命题追求等方面对高考语文湖南卷选做题的设计进行思考,并对选做题实现语文应用与探究能力考查的实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越来越多的试卷在阅读和写作上加大了考查力度,特别是文章阅读的考查更为明显,从分值的设定到能力的考查,均超过了以往的大纲卷中的比例。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来应对高考对文本解读能力的考查呢?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对阅读教学的理解,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加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的培养是  相似文献   

7.
盘点2010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聚焦考查热点、探究备考策略,对2011年高考语文科的备考是至关重要的。2010年高考卷中文学作品阅读的以下热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文学作品阅读在整个语文卷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纵观2010年高考语文卷,北京卷和湖南卷的文学作品阅读题分值较2009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将探究考点的能力层级定为下,明确指出:“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它还对文学作品的“探究”内容作了更为细致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孙景颜 《师道》2014,(4):35-37
高考语文试卷的命制,在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上.更注重文本的人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突出试卷“文化”与“精神”的底蕴,在考查中再现语文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其中,选做题的文学类阅读主要是对应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虽然整体比例不高,但对于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究题是江苏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必考题型。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将探究考点的能力层级定为F,明确指出:"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2008年,江苏省在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的试题中开始设置探究题,对考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考查,连续几年来,探究题成为了新课程高考试题的常模。下面就2008至2011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的探究题,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期对2012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首次新课程高考语文试题在平稳中适度创新,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海西和本土特色:强调文化积淀,注重文学鉴赏,突出思辩色彩。在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阅读的探究能力,为高考命题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底。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了《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增加了语文的能力层级——由原来考查的五个能力层级变成六个。设置了高考语文能力考查最高的能力层级F级——探究能力层级。明确规定在选考内容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进行考查。2009年是辽宁、安徽、浙江、福建四省课改后的第一个高考年。能充分体现课改精神的语文探究题应该会成为高考试卷中的考查重点。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在语文阅读方面,强调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因而在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考纲》对“探究”这一阅读能力层级的要求是: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201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中阅读理解部分占了全卷分数的35%左右,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陌生的阅读材料能迅速准确的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从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省市高考都很重视探究题,认为它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好题型,2013年重庆卷也将新增探究题。语文探究题的设置多在古诗文阅读和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上,其中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又主要考查散文与小说。《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内容及能力的要求是: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培养高中学生的多元解读能力体现出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解读方法的多元化、解读角度和解读结果的多元化。从2011年各地语文高考试卷来看,不少试卷都有关于多元解读能力考查的内容,特别在阅读环节和写作环节中占有极重的分量。  相似文献   

17.
周向军 《考试》2004,(11):3-4
近年来,散文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新教材中散文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高考中散文尤其受到青睐,从1998年到2004年连续7年高考大阅读都是考查的散文(只有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是考的小说)。散文不仅成为高考阅读考查的重点,而且高考对散文阅读的考查从内容、形式以及设题和答题要求都在不断地拓展和创新,内容上更加凸现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形式上正在从狭义散文向广义散文拓展,设题上开始向新课标要求的感悟、体验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语文对现代文的考查,是阅读的重中之重。怎样阅读现代文,提高答题能力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探究:其一,对现代文本身是否有阅读障碍;其二,学生是否具备了分析鉴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探究能力的考查在2007年高考“新课标”卷中初露端倪,在2008年和2009年高考的“新课标”语文试题中也全部呈现。2009年已有十省市实施了“新课标”高考,2010年将有更多的省市进入“新课标”高考的行列,这意味着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将会出现更多的“探究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正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但语文教学的真正变革还有赖于高考来推动。近年来语文高考试题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特别是在“大阅读题”(现代文部分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选材上,重文学、重文化、重经典的特点比较明显,必将引发语文教学的一些深层改革。高考变化对语文教学有哪些影响,阅读教学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我拟从2010年高考试题解读出发,作一些简要的窥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