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法制教育以造就具有法律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为根本目的。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法律基础"课到目前为止,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并未得到有效提高,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校中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存在实效性不足的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方面则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法律知识不足、法律常识贫瘠的问题。"参与式"即是为提高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实效性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屡有发生。加强法制教育是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调查发现,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师生缺乏法律信仰、师生法律素养不高等不足。因此,应采取实施全程法制教育、不断拓宽教育渠道、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有效途径,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减少违法犯罪现象发生,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3.
课程整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存在诸多误区:法制教育目标抽象化、空泛化,法制教育内容德育化、智育化,法制教育价值取向手段化。为增强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必须区分法制教育的"应然性目标"与"实然性目标",必须正确处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重构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的发展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与高职学生的多样性,需确立"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应该注重教师专业素质、专业制度和专业精神,从而保证"基础"课教师整体队伍提升。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阐述的民法知识能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职业法律素养,对高职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要明确"基础"课民法教育教学培养高职生职业法律素养的科学含义和内容;其次要改革其方法:改变民法教学理念,构建民法教学的新模块,突出高职生职业法律要求,巧妙地运用有关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到作为职业人所必需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分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种,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是:实践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考核方式要突出实践性;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7.
探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演进历程,分析其设立、建设、调整和改革的原因和过程,深刻理解课程性质,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增强课程的说服力、感染力,使"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对"基础"课专题式教学的理解、教学课程的组织、教学的具体实践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式教学模式,结合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该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战经验,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以上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结合高职实际,准确定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从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宏观的逻辑架构(整体)、微观的单元教学设计、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五个方面创新设计高职“基础”课教学,并以“基础”课第五章为例,创新了微观的单元教学设计,对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纵观各高职院校,大多是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视为常规学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偏重于理论,而对于其中的情感体验和实际践行方面则多直接被忽视,因此,高职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也是倍感枯燥乏味,"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也普遍较差。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在"基课体验式教学的一点研究。  相似文献   

11.
"慕课"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匆匆来袭,让不少大学在"深感压力"的同时,不觉发出"狼来了"的感慨。试图从"慕课"本身特性出发,来探讨分析其对未来教育尤其是未来高职教育的冲击,进而提出高职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坚定的法律信仰尚未确立、法律意识不强、法律应用能力不足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提出了加强法制教育、强化依法治校、拓展"用法"途径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非法律专业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呈现片段化,碎片化倾向,缺乏主动性,使得他们的法律意识相当朴素。表现在他们对法律知识的知晓度较低,欠缺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对我国现行法律评价失当。培养非法律专业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落实依法治校,营造校园法治环境;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健康法律心理;积极探索法制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情景剧教学法通过指导学生模拟真实情景或角色扮演,从而在情景交融的体验实践中实现育人目标。它注重学生的能力养成,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法运用到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是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的观念基础,实现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化进程,必须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加强和改进法的运作诸环节,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为法律信仰逐步形成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的主渠道。为了增强本门课程的吸引力,提高课程实效,迫切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和普及,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放式教学产模式生了巨大影响。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开放式教学中,是开放式教学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课程特点,在分析现代信息技术选择与运用原则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开放式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是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其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之一。然而,法制教育收效甚微,缺乏实践环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提高法律修养和法律意识的主阵地,教学效果能否达到,关键是能否恰当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既增长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制教育。文章将项目引领法引入到《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介绍项目引领法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分析项目引领教学方法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显著特征及实施效果,以求对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基础"第一次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绪论,更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两门课程的总序言,新媒体时代教师需要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进行严密的教学设计:教师自我介绍、课堂规则制定、课程相关介绍、大学适应引导、课堂及时小结和课后作业布置等,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