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胡运弓是二胡演奏过程中最核心的技术环节,尤其是现代二胡演奏艺术中弓法技术占了更大的比重.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弓方法才有利于把运弓质量提高和改善,把高质量的运弓技巧运用到乐曲演奏时,我们的演奏水平必会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提琴乐曲创作在整个近现代音乐文化中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在小提琴乐曲创作的民族化追求中,中国的作曲家将民族元素融入到作品的旋律、调式、曲式以及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中,力图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气质,表现中国人思想情感的小提琴器乐作品.  相似文献   

3.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而踏板则被喻为“钢琴的灵魂”,由此可见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地位与作用.踏板在钢琴演奏中极具个性,不同的演奏家在同一乐曲的同一段落也许会运用不同的踏板技法,即便是同一个演奏家在不同场所演奏同一首乐曲,踏板的使用也可能会有变化.这种现象是许多因素所致,如乐器、声部平衡、作品风格、演奏场所和美学观等.踏板的准确运用可增强钢琴演奏的表现力,使乐曲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鲁迅《野草》的创作,从情感指向到题材、构思、章法、技巧甚至语言表达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屠格涅夫散文诗创作的影响;但同时,《野草》在抒写情感的力度、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表现思想的深度以及运用技巧的完美程度上,都远远高出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从而实现了创作艺术上真正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要想演奏好一首钢琴作品不是简单地把音符弹奏出来就万事大吉,如不理解乐曲内容和音乐表现方面的具体要求,就很难把乐曲的意境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演奏者认真研究作品的内容与音乐表现,并与熟练的演奏技巧紧密结合,从而获得理想的演奏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扬演奏中真正能动人心弦的乐曲要求演奏者不仅具有娴熟的技巧,还要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一首乐曲,惟有感动自己尔后才能打动听众.扬琴演奏是听觉的艺术,也是表演的艺术,只有演奏者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内涵、精湛的技艺、真实的情感才能由内而外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扬琴演奏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笛子演奏的再创作,做到对乐曲主题思想的理解,乐曲风格的把握,美感韵味的表现,音色恰当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及巧妙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8.
琵琶曲的分类上有文曲和武曲、大曲和小曲之分,《霸王卸甲》一曲在琵琶曲中属于武曲。但《霸王卸甲》一曲不仅表现了战争场面,更表现了乐曲主人翁项羽“悲”的情感色彩。全曲感人至深的音乐情感,令人难忘。文章是通过对琵琶曲《霸王卸甲》中段落结构、创作手法和演奏技巧的浅析,根据在乐曲发展过程中,音乐的发展和故事发展相对应的发展方式,探寻这首乐曲对故事悲情色彩的音乐情感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钢琴教学中,有效地"慢练"是每个学琴者必须掌握的一种练琴方法.初练一首曲子或解决某一技术难题,应该慢练;即使在练熟之后,也必须常用这种练习方法,来保持和巩固完善这首乐曲的技巧部分,让它不断地趋于纯熟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职大学报》2008,(1):74
手风琴教学除解决技巧问题外,还必须重视对乐曲的理解与表现,这样才能使手风琴教学不断深化.不断提高.技术与修养在高等师范手风琴课中相辅相承,共同促进,共同处于教学的统一体中.  相似文献   

11.
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是音乐欣赏的基本要求;音乐欣赏要与自身的生活体验及情感要求密切相结合;对同一首乐曲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S175传奇曲是李斯特创作晚期的宗教钢琴作品,乐曲运用圣咏旋律形式作为主题旋律,运用大量浪漫时期高难度钢琴技法,使用丰富的音乐语汇,生动形象的呈现出诗意的标题。本文从音乐分析学角度出发,以李斯特个人宗教思想与特定时期的创作特点为背景,以相关史实为依据,通过对音乐语汇诠释标题方式的具体分析,探究乐曲写作手法诠释宗教主题的方式,管窥李斯特宗教钢琴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精品课程的制作不同于单纯的课堂教学录像,本文就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拍摄特点与制作技巧进行了论述,从前期视频拍摄,到中期视频编辑,再到后期视频制作,阐述了一些制作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关于古典概型主要做了三点思考:1.三种古典概型问题的样本空间的选取技巧;2.运用古典概型的等可能性,构建样本空间的技巧;3.如何避免或减少古典概型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出现,并且分别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徐婷婷 《美育学刊》2020,11(2):62-66
贝拉·巴托克是将钢琴打击乐化处理发展到顶峰的代表性作曲家,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主题(动机)、调式调性、和声、节奏等要素,是其音乐构成的技术特点,也是他对钢琴打击乐化处理的方法,以及这种处理方法在乐曲中扮演的角色。总结演奏者如何运用更为合理的演奏方法从而更加准确地诠释作品要点,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善于运用应变语恰当地处理各种各样的教育“变故”,表明教师语言艺术和教育艺术达到较高层次。笔者结合教育案例,论述了教师运用教育应变语的技巧:临变不慌,借机施教;将错就错,反客为主;幽默机智,春风化雨。  相似文献   

17.
韦伯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的《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是单簧管演奏艺术中的经典之作,也是韦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乐曲的结构中韦伯主张自由,浪漫主义的色彩。本文就《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的结构特征,分析其在曲式结构和音乐表达上所体现的音乐理念,并且进一步从演奏技巧方面对其作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学校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运用当今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 6.0和Access数据库开发了本系统,探讨了其具体实现方式和所涉及到的一些编程技巧。  相似文献   

19.
简述《童年情景》十三首乐曲的曲式结构;对这十三首乐曲在曲式结构上存在的共同点进行分析,总结出规律或者其一般特点;对作品的和声技法及调式调性进行分析,对前面三个部分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力图说明《童年情景》曲式结构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20.
对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阶段的8位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结构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非技巧动作的使用上,运动员为追求更高单个难度价值和连接价值的同时要满足动作组别的要求,使非技巧动作的使用目的趋于单一化趋向;在技巧动作的使用上,E组及以上难度在三种技巧类型中呈不平衡分布,向前的E组以上难度技巧类动作使用空间很大,大量运用E组难度以上向前的技巧类动作和F组难度的"后跳转体类"技巧动作,将会是今后技巧类动作编排的新趋向;在整套动作的编排上,采用D组以上的单个向后的高难度空翻转体及连接,是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开场动作编排的主要特征。结论:采用2个D组及D组以上动作连接为开场动作,是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开场动作编排的倾向性特征。运用至少3个D和C的连接(2个以上回笼连接)和一个C组的非技巧动作以及1个以上F组单个技巧动作为中间动作将会是未来男子自由体操中间动作编排的主要趋向。采用E组及更高难度的单个向后的技巧动作为结束动作,将会是今后世界男子自由体操结束动作编排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