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芳 《广西教育》2013,(45):59-5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让儿童自己学会学习。”学生如果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可以扩大知识面,并增强自身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学提示”优化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夯实自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学能力不仅是学生今天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的需要而存在的。在学生一生中,教师的“教”毕竟是短暂的,获得自学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将来学生走出校门,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学获得知识。   其次,从学习过程中看,自学是学生能动地认识矛盾的过程。通过自学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没有自学,学生只囿于教师讲解的范围,不利于学生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发展。   中小学…  相似文献   

3.
潘东 《学语文》2013,(5):78-79
我在“自育自学”实验教学中.从自学策略、自学习惯和自学动机三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教给多种自学策略教给学生自学的策略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首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故教师要备好预习课.要具体指导好学生如何做预习。具体做法是在上新课之前以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自学,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古人也有言曰:"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自学后进行有效的交流汇报,从而检测学生的自学成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自学是一个学生必备的基本学习技能。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教师应充分利用政治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期为将来不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一个人、国家竞争成败的关键,作为现代的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自学能力的内涵、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层次序列、学生数学自学行为的指导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英语学习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没有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一般不太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老师一般采取“高压”政策,跟的太紧,学生的学习被动,不得已才学,而且学生依赖性太强,没有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许多教师往往也会忽视这个问题,以至于有些学生进入高中、乃至大学仍缺乏自学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分重要,特别是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更是如此。针对这一情况,我对新一届高中学生进行了旨在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学会自学,以至坚持终身自学的过程,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确,教育过程除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函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高等函授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委明确指出:函授教学应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自学为主,并组织系统的集中面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举办函授教育的高等学校必须认真、严格地组织教学全过程。我们认为提高函授教育质量,抓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西方国家就有开展“如何进行学习”的研究。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就说过,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我国教育界普遍关心全日制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农怡程 《广西教育》2012,(38):65-6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语文自学习惯是语文自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驱动力量,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高中生正处在进入高一级学校或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无论是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还是从教育改革的需要来看,培养普通高中学生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强 《教育探索》2002,(10):50-51
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里,把“学会学习”作为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主题之一。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会学习”,是学生学好功课、掌握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时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期。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不仅有脑力劳动,也包含身体和心理的承受力;不仅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其中的情感、意志、学习的责任感、积极性和自信心是重要的动力因素,对自学能力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家长要对孩子自学能力的培养有一个整体的、…  相似文献   

12.
杨建新 《考试周刊》2011,(67):125-126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和技巧,以求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说英语学科更需要培养自学能力。中学阶段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学生将来继续深造的需要,而且是学生步人社会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针对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依赖性强,听课盲目,抓不住重、难点这一状况,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实施了“明确目标,指导自学,师生互动,练习反馈”的“四步教学法”,申报了课题,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受用。”所以,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靠教师传授,二是靠自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仅靠老师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创设了许多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六步自读法”、“设疑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避免了那种“注入式”,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二,一是靠教帅讲授;二是靠自学。学生在校时间是短促有限的,随着时代发展,不管社会知识,还是文化知识,都无穷无尽,仅靠教师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靠自己利用大最的业务时间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所谓“自学引导法”,就是既有学生自学又有教师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采用“自学引导法”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而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现这一思想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一些基本方法,可为学生自学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能否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自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爱上自学,需要教师精心营造,巧妙设计,既要注重平时的课堂教学,又要延伸到课外,使自学活动灵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宫海宏 《成才之路》2011,(19):15-15
“学案”是“学案型教学法”中的重要元素。在学案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学生在拿到学案后的自我学习过程。下面,谈谈如何指导学生结合学案做好课前预习。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校由于扩招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自学能力较强,而大部分学生自学能力较差,这些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发现问题,教师拨拨转转,教师不拨不转,课堂上过分依赖老师。因此,本人认为生物课堂教学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课堂自学能力。一旦,学生有了这种能力,会受用一生。为此,我想在一定的范围内(实验班)改革以往的生物教学模式,施行“静思——发问——讨论——总结”的生物课堂自学模式,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所谓课堂自学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借助资料、手头工具、现代化教学设备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学习,相互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运用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应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一、培养学生自学的信心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独立思考。要想使学生树立自学的信心,就必须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摆脱“吃等食”的思想。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