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文练笔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的训练特点。对于促进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作用。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却不能恰当把握随文练文有效的训练时机.对于选取“练笔”的时机随意性较大。如此则不能达到应有的练笔效果。那么。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捕捉随文练笔的时机呢?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学生们对习作兴趣不浓,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无物,缺乏真情实感。教师们虽也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习作训练,但收效不大。随文练笔能有机地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它能有效启动学生的习作练笔欲望,是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文练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习作训练。要提高随文练笔的实效性,必须找准训练点。  相似文献   

4.
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习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因而深受老师们欢迎。然而,目前随文练笔设计、使用随意性大,基本处于教师各自发挥的状态,缺乏规范,致使训练效果参差不齐,制约了随文练笔的推广与应用。本文试就随文练笔的规范化问题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文练笔是锻炼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训练形式,它既巩固了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又锻炼了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依托文本,适度拓展,按照"寻找一个训练点,精准练笔""铺就一条辅助路,有序练笔""拟好一篇下水文,引导练笔"的方式来开展一定形式的练笔训练活动,能较好地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周凌 《小学语文》2013,(10):50-51
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所以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进行有效的随文练笔,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这时候的习作就如一粒种子,如果学生把写好作文看作是自己的愿望与需要,就一定能让这粒习作的种子更具力量。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随文随时的小练笔活动,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减缓作文的压力。学生们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片段小练笔,让他们在习作起步阶段就养成天天练笔的习惯,就如每天要写字一般自然,就能让他们从一开始就产生对习作的那份“依赖与牵挂”。  相似文献   

8.
习作是对学生感知力、敏感力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素养的重要标尺。然而,只要一提及写作学生就会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打心底里排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为写作训练提供了一条润物无声、行之有效的路径。如何挖掘文本中的作文因素,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呢?  相似文献   

9.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巧妙运用相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轻,兴趣浓,效率高,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运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随文练笔呢?  相似文献   

10.
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教师应想办法降低作文的坡度和难度。“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篇幅短小的习作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郭黎明 《江苏教育》2007,(14):18-19
所谓“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习作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下面谈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表达能力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以从文本范例中提炼出有效的范例资源,习作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似乎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多教师都将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随文练笔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但遗憾的是很多课堂中,教师的随文练笔呈现机械训练、随心而欲,似乎每节课不进行练笔实践就不能顺应教学理念的转变。本文提出要回归本源,随文练笔落在实处;依序而行,随文练笔凸显要点;参透文本,随文练笔设定焦点。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单元的作文训练,其实在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习作练习的资源。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加强“随文练笔”,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了如下训练形式: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随文练笔不同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部编版教材的编排本身含有编者促进读写融合的意图,教师巧妙地利用好阅读教学,渗透随文练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本文分别从围绕“中心句”练笔、模仿“美点”练笔、发掘“趣点”练笔、结合“空白处”练笔、借助“关键词”练笔、落脚“想象处”练笔等多个方面,探索依托文本阅读,发掘习作练笔的有效点,开展随文练笔以提高学生习作有效性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6.
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或者学生的每天所见、所做、所思、所感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小练笔与单元作文训练不同,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是一条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治疗各种习作顽症的有效途径。小练笔的内容和形式广泛而又灵活,包括随文练笔、生活记录、问题争鸣、读书心得等等。  相似文献   

17.
黎君明 《考试周刊》2012,(80):34-35
随文练笔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进行中,相机引导学生利用有关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方式。如能实现“无缝链接”,就能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为练就生花妙笔提供可能。“随文练笔”现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要将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写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习作练习.本文力求在师生对话中呈现随文练笔的训练点,让随文练笔带领学生更深地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打破固定的模式,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  相似文献   

19.
卞荣艳 《文教资料》2012,(24):58-59
"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能融读写为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随文练笔"伴随着阅读过程,贴近学生当下的阅读感受。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把习作训练有机地纳入阅读教学体系,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课堂随文练笔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化文本语言的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为广大教师接受并采用。做好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