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解读一篇文章的基本思路,也是最有效的阅读途径之一.欲动阅读之全身,必先牵文本之一发.这"一发"是什么.是文限,是阅读文本的最佳切入点.有人说,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把一本书读薄了,把一篇文章读短了."先牵一发"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吃透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把文本读短至一段话、一句话乃至一个词.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整合文本之主旨,把握文本最具核心价值的信息.由此可见.牵住了一发,就为深入解读文本之全身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找到了进入阅读最高境界的捷径.  相似文献   

2.
成兆亮 《成才之路》2011,(25):71-71
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义。阅读虽无"定法"但又确有"法"可依,这就要求教者根据阅读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志洁 《学语文》2012,(6):21-22
批注式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简洁的书面语言,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在书上标记,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和评论读物的读书方法。"注"是划、圈、点、勾画、注写等;"批"是把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感悟,用富含情感性的语言表达出来。批注是指在课文空白处作感悟式的注读,是一种表达对文本独特体验的学习方式。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新课程阅读教学理念的最佳实践者,是促进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在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过程中,往往会依据文本的文字,对还未看到的内容或围绕文本的空白点进行推想猜测。如,看到文本前面的内容,猜测后面的内容;读到文本的空白点,猜测其弦外之音。这种阅读方式我们把它定义为猜读。猜读,读者可将自己猜测结果与原文或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内容进行比较.进而提高阅读品质。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余映潮针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教材阅读,首次提出了"理读"的概念。他将"理读"解释为"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这是一种有效的教材阅读方式,也是"理读"的第一种境界;语文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细致解剖文本,进而达到"理解式地读"的要求,也就是"理读"的第二种境界;最后,语文教师在阅读教材时还要具备理智辩证的眼光,客观地审视和处理语文教材,争取进入"理读"的第三种境界,即"理智式地读"。  相似文献   

6.
【编辑视角】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随着本体论阐释学、接受美学、文本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当代文本解读观正在发生变革。摒弃过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模式,把文本解读的重心转向文本—读者,视读者的解读为文本的本体存在,把解读活动作为文本构成不可或缺的本体层次。由此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文本解读提法,比如"文本素读"、"文本细读"、"本色阅读",不一而足。本期选刊三篇文本阅读的文章,以激起大家对"文本阅读"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此可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重视学生的文本阅读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学实践证明,加大初中学生的阅读量、大量积累汉语言材料无疑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纵观我们时下的阅读课堂,老师们通过课前查资料、课堂创设情境、课后拓展延伸,费尽心思分析文本内容。又或者反复使用"一读、二品、三吟诵"等方式揣摩作者意图,试图把文本往深处、更深处挖掘,唯恐挖得不够深入,不够透彻,不能将学生的阅读高度往上拽一拽。看上去是用尽了招数,使上了吃奶的劲,但是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仍然停留在言语层面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9.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英语阅读的质量包括两项硬指标 :一是阅读的速度 ;二是理解的准确程度。读慢了 ,完成不了任务 ;而理解得不准确等于没读。只有快而准同时具备 ,才能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平时就务必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快速阅读。同学们首先必须走出一个误区 :认为读快了就会影响理解 ,于是对于一篇文章总是细嚼慢咽 ,又查词典又翻资料 ,逐词逐句阅读 ,以便理解。而事实上 ,读慢了就会导致读了下句忘了上句 ,结果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 ,除了知道最后两句或几个词外 ,不知文章所云。这样既耽误了阅读速度 ,又影响了对…  相似文献   

10.
孟子对读懂一篇文章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即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就必须了解作者以及他的创作背景。其借鉴意义不言而喻。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文本背景及作者资料的作用。其实,在学生理解文本处于困难的关键时刻,适时、适度、适当地运用作者及文本创作背景资料,能弥补学生生活经历的不足,激活学生想象,促进学生顿悟,提升阅读效果,助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和信息交流过程,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反复的读,才能深入到文章中去,品味它的精美,体会它的内涵。我把读书分为阅读和朗读,在这篇文章中,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阅读和朗读两部分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董春香 《考试周刊》2012,(62):51-51
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尤其是多读整本的书,当然是好事,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整本书之前,还是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三思而后行"。一把关:阅读教材是否学生自主选择,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把关:阅读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把关:阅读题材、体裁、风格是否丰富多样,是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设计》2014,(9):53-53
读后感,是小学常见的一种习作体裁,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自己感受最强烈的印象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习作。这类习作是建立在学生阅读以后,有"感"而发,"感"是主体,是习作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记事类文本教学,往往容易在读懂“事”上耗费精力,教学以“阅读理解”为核心价值,表达依附于其中。学生阅读文本的主要任务就是吸收,之后就剩下储存知识条目。长此以往,他们将被僵化的语文知识所套牢。潘新和教授认为:读“完”一篇文章,阅读教学才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就是要让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因此,我们主张记事文教学,重心应偏向“记”,重在教“表达”。  相似文献   

15.
在儿童文学阅读中,由于儿童读者的年龄特殊性,他们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独立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有了成人阅读指导者的存在。在文本面前,指导者与儿童一样是"读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只有"先读"者与"后读"者的区别。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指导者为儿童阅读提供引导、帮助,是沟通文本与儿童读者的"中介"。故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者应是儿童的理解者、解放者,是儿童文学的热爱者,是儿童阅读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相似文献   

16.
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本细读,老师们常常理解为就是仔细地读课文,这当然没有错,但细读不只是仔细地读。文本细读是20世纪欧美新批评的基本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立足言语确立文本的主体性。这一方法对文学阅读产生过较大影响。虽然这方法被后来的阐释学、接受美学等读者主体理论所冲击,阅读的重心从文本转移到读者——这其实也在另一种意义上丰富发展着文本细读,如读者的期待视野,空白的想象与再创造等都为细读注入了新的意义——但不管怎样文本细读还是应该成为根本的阅读方式之一。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  相似文献   

17.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加以阅读教学。将一组文章按一定要求放在一起,通过教师精选的文本分析探究;群文阅读还可以不同的议题为组,一起品读文本,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起来,读中练,练中求发展,就能有效推动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通过比手法、比语言、比表达,学生轻易就能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抓住多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真正习得并内化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杜凤飞 《教师》2010,(36):96-96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黾,我们把有创意的阅读,简称为“创读”。“创读”与“实读”是阅读的两种方式。“实读”,即实实在在地读,努力读出文本的本来意思,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这是一种“再现式”的阅读。  相似文献   

19.
高志明 《考试周刊》2011,(38):17-18
阅读理解是中考的主要题型之一,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而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特别是课文教学,深挖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最有效、最实用的训练方式。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把课文教学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并且把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以及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贯穿于这三个教学环节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本色阅读?一是针对阅读鉴赏的方式而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阅读鉴赏活动的自然、常态、常规、常情,不需要特别的"辅助"和"凭借"。二是针对阅读鉴赏的内容而言,强调把注意力放到文本上,阅读理解紧扣文本本身,从文本中去发现作者,发现情意,发现意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