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是有效克服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诸多弊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实现审美化教学的核心与关键在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贯穿"创美"与"立美"。"创美"是实现课堂教学审美化的前提条件,是"立美"的基础;"立美"则是"创美"之实践和升华。  相似文献   

2.
第一,打造"立美育人,乐学求知"的课堂模式,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加强教学研究是构建教育美、教学美,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根本保证。为此,我校形成了以"立美育人,乐学求知"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构建起以情境教学手段为基调、以主体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领悟数学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芳 《考试周刊》2011,(56):76-77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展现数学美,以及挖掘数学美,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举例介绍了数学的"对称之美"、"简洁之美"、"统一之美"和"奇异之美",目的在于落实中学数学教学的数学美育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张高平 《教师》2012,(13):37-37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的教学对像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孩子,我们的教材更是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教学实践已表明,成功的教学,无一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美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手段三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5.
潘晓莉 《成才之路》2010,(31):42-43
吕淑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教学中的选文,一般多文质兼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老师备课时,要把握好选文特点及文体特点,探寻教学中的美点,  相似文献   

6.
英文电影《音乐之声》的美不仅是音乐的美,也是人性的美、生活的美、自然的美。笔者从影片的剧情出发展现了两个主人公海军上校特拉普和家庭教师玛利亚代表的两种教学理论,即"教师中心说"和"儿童中心说",并探析了两种教学理论和与其相对应的"灌输式"和"园丁式"的教育方法,对于家长和教师如何正确教育儿童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桂珍 《考试周刊》2012,(57):92-93
情境教学让学习者如临其境,触景生情。英语情境教学策略的要义是"美、思、情":以"美"为源,创造多彩语言;以"思"为魂,落实创新思维;以"情"为神,实现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8.
林晓华 《考试周刊》2011,(11):53-54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道出了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任何艺术都是以创造美、表现美为目的的,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教育,让学生在语文中发现美,进而能追求美。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分支,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语文中审美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散文,是一种可以"铿锵得像诗,雄壮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尖锐得像戏剧的对话"的文学体裁。翻看语文课本,散文占有很大比重,散文的教与学也一直被关注。散文被誉为"美文",它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住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一、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这个特点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课追求"教学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政治教师只有在人格、教态、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不断的修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去创造教学美,才能产生感人的力量和审美的魅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美,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从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11.
梁聪 《广西教育》2012,(34):64+67-64,6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需要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我个人认为应从表率美、文章美、情境美、实践美四要素入手。一、表率美有学者说:"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实际上是对语文老师感兴趣。"语文教师的表率美是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模式是教师反思问题的思维形式。在西方国家,英、美两国的教学反思模式最具有代表性。它们以深厚的教学理论为支撑,将教学反思模式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埃拜模型"反思模式"、爱德华兹—布朗托模型"反思模式、"拉博斯凯模型"反思模式。同英、美两国相比,我国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阮彩伟 《考试周刊》2012,(51):40-41
教师职业是一项"美"的事业。教育和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崇尚美,从而将"美"的种子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做一片美的树叶》用隽秀的诗行,描述了树叶短暂而美丽的一生,是一篇引导孩子们向善向美的生动教材。教学中,我巧妙地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4.
刘鑫 《考试周刊》2012,(35):124-125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美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现代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爱美、健康、创美,从而获得美的仪表、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形体、美的动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这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陈丽婷 《考试周刊》2010,(51):34-35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作文教学的美跟教材直接相关。教材是通过教师的"教"才"活"起来的。新课改实验教材,目的是把作文教学通过"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生活体验"激活。在此,我谈谈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曲玲 《现代语文》2009,(10):83-84
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多样化的综合。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王国维认为"无我境界与有我境界和谐中产生美"。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设美的环境,贯彻美学理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美、欣赏美、体验美。  相似文献   

17.
"导"即"引",课堂导入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引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一场演出,那么导入就是序幕。那开场的第一锤,乃是重中之重,必须浑厚有力,起到"一锤定乾坤"的作用,牢牢吸引孩子的眼球。语文课堂的导入应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体美、情感美、和谐美、悬疑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充满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它神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用语文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然渗透,美化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促使自己的语言美、行为美。  相似文献   

19.
闫陆 《学周刊C版》2014,(10):198-198
本文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音乐教学理念,根据多年的幼儿手风琴教学实践,初步总结出一些实用、灵活的手风琴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欣赏教学"入手,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美,激发幼儿学习手风琴的兴趣;二是以"游戏教学"为主,引导幼儿表现音乐美,增强幼儿学习手风琴的兴趣;三是举行"亲子教学",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坚定幼儿学习手风琴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李灿东 《成才之路》2011,(12):39-3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造就完美人格的摇篮,美育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构建"阅读审美"教学的模式,构建"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以美育美,以美启德,以美毓德,让每个学生都过上美满幸福的好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