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强调历史知识的传递以及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而有些人忽视了科学方法特别是科学精神的培养;还有些人甚至把科学精神的培养狭隘地理解为理科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徐兴虎 《考试周刊》2012,(44):133-134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当然,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语言应该有所改进,形成独特而新颖的历史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把口语作为课堂语言的主体。新课程改革已经到来,历史教学应该让课堂语言变得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他们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本文从新的视角谈谈历史教学中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育教学不只是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很多历史教师反映历史课难上,这是因为许多教师和学生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会、记会,而忽视了历史的内在规律性的发现,忽视了历史的血肉丰满的人文价值,以致教师讲得机械呆板,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沉闷的气氛笼罩着历史课堂。如何改变这种空耗无聊的教学状态,使历史课堂鲜活起来,生动起来,这需要历史教师潜心钻研来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他们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到历史教学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重视对人类自身活动的解说,而忽视人类社会与其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关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人地关系内容的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人地关系内容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人地关系观念。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习惯的培养。近年来,我们通过学习并自觉围绕新课程标准思想,在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和精神,积极探索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从各方面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以下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仍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语言。准确严谨、生动形象、清楚通俗是历史教师授课语言的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吕静 《快乐阅读》2013,(12):103
长久以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越来越只注重对教学程序的追求,只重视对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内容深度的重视,忽视了培养学生素质的培养。长此以往,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得不到保证,并且学生的能力也会得不到培养,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阮亚琼 《考试周刊》2009,(8):162-162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习惯的培养。近年来.一些教师通过学习并自觉围绕新课程标准思想,在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坪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和精神,积极探索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从各方面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教研中,我们尝试采取了这样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授历史科学知识,科学必然是准确的,因此,对历史教师语言的首要嘤求就是真实、准确。我们知道,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富如余库;历史现象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容不得丝毫错误,来不得半点虚假,有时一字之若,就会导致概念上的模糊,甚至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所以,准确是历史教学语言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语言是整体教学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思想品行,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化语言。它既有一般教学语言的共性,又有自己独有的个性。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语言首先应具有历史学的专业化属性 (一)以真实、具体为基础“科学术语是事物或关系的正确反映。”历史科学中只有以真实、具体的史实为基础,才能发现和掌握历史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有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啃书本”,而忽视了怎样“教活”历史,更谈不上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达艺术。于是,历史教师被学生戏称为“老古董”。历史教学成了“一潭死水”.据调查,回答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的占85.1%,究问原因,竟然有75.9%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照本宣科,语言表达生硬。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历史教师课堂语言表达水平。本文试对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巍琴 《考试周刊》2011,(6):168-169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他们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方法讲授历史,却忽视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殊不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阐述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运用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与历史考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历史教学涉及的双方是教师与学生,中考历史试题发布后,历史教师都会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以助其科学把握历史学科命题方向与命题规律。因此,历史试题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有效指导其教学实践;而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助于其提高复习效率,进而科学备考。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历史教学该怎样进行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然而,我们现行的历史学科教学,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轻视或忽略人文教育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教材内容和教材体系侧重于科学性,而忽视了人文性;二是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而忽略了人文精神涵养的培养;三是局限于教材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了对学生思索社会问题的习惯的培训。要改变这种状况,应通过改革教材内容、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加强历史教学语言的文学性,可从标题语言、导入语言、评价语言三方面着手,以切实推动历史教学从机械地传授知识向注重理性和情感蜕变,从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相似文献   

18.
尹志强 《成才之路》2011,(32):60-60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历史教学更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只有把握好语言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要体现语言艺术,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研究与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唯物史观提供了一个科学解读历史的理论与方法,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包容性和现实性,是我们进行细化的历史评价教学与实践,对具体的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科学而客观评价的实践基础。在历史课教学,特别是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践中,我们据此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历史评价方法,取得了量化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思维、培养能力,都必须通过语言。那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发挥和运用语言呢?我以为,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三性”、“三个原则”是其中的关键。  所谓“三性”即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形象性。中学历史课讲授的历史知识,是融客观史实、思想观点、历史概念为一体的知识,即史论结合的科学的历史知识。这种知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首先决定了历史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准确性。这是因为:第一,历史科学只有以真实、具体的史实为基础,才能认识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