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了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历史契机,解构了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主要结论: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是蕴含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及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发展之势。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前提是实现城乡人才、资本、技术、产业互动,动力是汇集城乡交通网、信息网及环境承载力之功,最终推动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议从经济循环、制度统筹、文化互补、社会互动、生态繁荣等5个方面,构建城乡体育融合发展基本路径理论。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下,体育与科技融合已成为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核心引擎。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方法,在阐明体育与科技融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探寻体育与科技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逻辑维度上,体育与科技依托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业态融合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业态等新供给,培育出体育消费新需求、新模式,促进体育产业的供需良性互动,破解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机制维度上,体育科技融合发挥结构优化效应、效率提升效应和价值创造效应,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从体育与科技融合宏观层面的机制创新与政策保障、中观层面的合作协同与平台建设、微观层面的强化创新与三维共力提出其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制约因素、变革机制进行探究,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数字经济能够提高政府管理和治理效率、促进体育产业全方位改造与精细化运作、提升体育企业的竞争意识与场景搭建能力。基于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3方面分析变革机制。提出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优化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环境;释放技术红利提高企业协同性,实现数据资源优化配置;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突破数字经济人才储备瓶颈;推动融合发展规范化,着力构建数字平台与场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制约因素、变革机制进行探究,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数字经济能够提高政府管理和治理效率、促进体育产业全方位改造与精细化运作、提升体育企业的竞争意识与场景搭建能力。基于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方面分析变革机制。提出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优化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环境;释放技术红利提高企业协同性,实现数据资源优化配置;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突破数字经济人才储备瓶颈;推动融合发展规范化,着力构建数字平台与场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认为:我国城乡体育发展历经了从城乡分割到互助过渡再到统筹发展最终到追求城乡融合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推动城乡体育发展,应从空间、产业、要素与治理进行融合,但现实中存在:城乡体育差距过大发展不均衡致使融合存在壁垒;城乡体育要素间流通存在限制导致融合存在障碍;城乡体育融合制度供给不完善导致融合缺少保障;城乡体育目标与认知存在差异致使融合产生分化。基于此提出:城乡体育发展应以融合发展为理念,落实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部署;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统筹规划城乡体育空间融合新格局;以产业兴旺为目标,健全政府市场互补的要素流通机制;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完善城乡体育治理融合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摘要:体育强国建设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乃至学校体育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其中体育产业发展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体育产业发展逻辑进行深入探讨,主要从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体育产业发展是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以及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体育产业发展逻辑路径等3部分进行论述。提出了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体育产业发展逻辑路径如下:加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理论研究;明确把发展体育产业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新目标,夯实体育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深化体育产业领域机制体制改革,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协调推进;完善体育产业政策,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和监管。  相似文献   

7.
济宁市黄河滩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区域交通条件便利,产业基础良好,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济宁市积极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对标对表国家和省市确定的发展目标及任务,济宁市黄河滩区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济宁市要提高政治站位,大力推动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依托新发展理念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搭建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全力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济宁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8.
将TOWS矩阵分析法借鉴到西宁城市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中。首先对西宁城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四组不同的战略组合,即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利用这些战略组合,结合西宁城市旅游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发展战略即产业融合战略、城市特色战略、形象提升战略、比较优势战略、空间分区战略。对西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指导价值。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形态,提出相应的方略举措。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建立完整的体育内需体系,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引领,参与国际体育治理和促进产业融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把实施扩大体育内需战略与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体育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要以扩大体育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大体育领域投资力度,培育多元体育消费业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既是丰富人力资源的逻辑必然,又是释放内需潜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在管理体制、中高职衔接、产教融合等方面依然面临诸多困境。为此,我国需以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多维融合发展为重点方向,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在具体执行层面,应勾勒现代化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建立横向衔接和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探索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战略合作机制,推动“三教”改革由“化学治疗”转变为“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科学有效的运营战略是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前者离不开运营战略因素的准确评估。利用PEST方法分析产业宏观环境,基于生产系统论描绘体育用品产业运营管理系统框架,运用文献资料法及归纳法阐释资源观视域下产业竞争优势;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及虚拟企业理论,利用枚举法及逻辑分析法构建产业广义资源集,运用德尔菲法从中选取影响产业运营战略的26个相关因素,揭示因素间二元关联性,应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建立相关影响因素的递阶有向图,设计手段目的链算法,辨析出6个关键因素——政策环境、企业所有制及其治理、自主创新能力、劳动力供给、产业集群、资本运作,进而提出着眼于关键因素的产业发展对策及政策建议,希望指引体育用品企业科学发展,支持运营战略目标实现,提升产业运营绩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资源适度投入与合理配置成为文旅产业内涵式发展的标配。将山东泰安市文旅产业作为一个独立主体,依据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构建泰安市文旅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通过高质量发展指数、投入产出模型等方法测算2011—2020年10年间泰安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产业资源利用效率。结果显示:整体而言,2011—2020年,泰安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走向呈波动上升态势;文旅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方面,2011、2013、2015和2020年4个决策单元综合效率值均小于1,尚未达到数据包络分析法有效;而2013、2015和2020年3个年份均存在文旅产业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的情况。依据上述实证测算结果提出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推动产业融合模式创新;加快文旅资源整合,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文旅品牌形象,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对策建议,促进泰安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为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而做出的重要战略抉择,对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研究背景,探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内涵、机遇挑战和治理路径。认为:“双循环” 赋予了体育产业在市场主体培育、消费引领、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等方面新的时代内涵,扩展了体育产业的经济、社会价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面临时代机遇、战略机遇、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市场主体建设不强、消费潜力释放有限,国际产业分工不合理、品牌影响力不足等一系列现实挑战,亟待推动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缓解发展矛盾。在路径实施层面,提出体育产业应明确治理主体、完善治理手段、优化治理结构、落实治理战略,通过构筑系统化的治理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冰雪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促进冰雪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决策意义,而融合发展能否实现,还依赖于冰雪产业系统科学的系统结构来有效引导和推动。在明确冰雪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形成逻辑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构建冰雪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维结构,对其要素构成、功能作用、性能表现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认为:在要素构成上,三维结构包含了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生产维、生活维、生态维三大核心要素及其十五个基本要素。在功能作用上,生产维为生活维提供消费资料,影响生态维的空间格局;生活维为生产维提供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对生态维进行保护、修复、治理、丰富;生态维为生活维提供生态产品,为生产维提供生产资料。在性能表现上,三维结构具备高效度、协调度、持续度、融合发展度。在此基础上,从利用市场机制、优化供给侧、统筹消费需求、保护和开发生态资源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助推冰雪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三维结构健康运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冰雪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促进冰雪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决策意义,而融合发展能否实现,还依赖于冰雪产业系统科学的系统结构来有效引导和推动。在明确冰雪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形成逻辑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构建冰雪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维结构,对其要素构成、功能作用、性能表现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认为:在要素构成上,三维结构包含了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生产维、生活维、生态维等3大核心要素及其 15个基本要素。在功能作用上,生产维为生活维提供消费资料,影响生态维的空间格局;生活维为生产维提供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对生态维进行保护、修复、治理、丰富;生态维为生活维提供生态产品,为生产维提供生产资料。在性能表现上,三维结构具备高效度、协调度、持续度、融合发展度。在此基础上,从利用市场机制、优化供给侧、统筹消费需求、保护和开发生态资源等4个方面提出了助推冰雪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三维结构健康运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动力与路径。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构建完整的体育产业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链、供应链,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当前,体育产业形成了“政府—政策—产业— 市场—企业”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双循环”支撑动力。鉴于此,通过紧扣更高水平供需平衡,围绕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抓紧以扩大体育内需、促进城乡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构建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新型体育消费体系,提出 “一个”主线、“两个”改革、“三个”重点、“四个”体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业态,与体育产业的结合将为新发展阶段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本文从数字经济的内涵出发,梳理了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并结合体育产业的实际,将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阐述为:数字经济提高体育资源配置优化效率;提高体育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体育产业创新赋能;开启体育产业价值重创过程;提升体育数据资源价值,促进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结合推拉理论论述由升级机制、优化机制、融合机制、支撑机制和治理机制组成的动力机制,并对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建构产学研相结合的数字体育创新体系;加强体育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技术驱动基础;夯实体育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产品提质增效;积极打造数字体育产业生态,做好体育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四大措施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已经成为完善城乡布局结构、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将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视为整体,以价值链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从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内在机理出发,探寻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驱动因素,并构建由“内驱力、外拉力、中介力和支持力”四种力量组成的民族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动力系统模型,以期为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发展观、"两山论"、生态整体主义,以及治理理论等新发展理念、新研究理论正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法治理念发生转变.建设南岭国家公园是广东省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实践.针对原有立法较为滞后、立法可操作性不强、执法效率较低、法治成本不均衡、综合治理难度大等问题,广东通过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实践难题,其做法对我国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法治理论和实践,尤其是对构建生态严格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的体制机制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产城人”融合发展以人为核心,推动科技资源、产业、城市等基本要素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目前扬州科研投入与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还不完善,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还不平衡,人口老龄化与人才结构梯队缺位。通过创新主体培育与科创平台强基建设、新型产业体系构建和布局、古城保护开发与城市精细管理、中长期人口改善与劳动力供给策略调整,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下深度融合各资源要素,最大程度释放经济活力和强劲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