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清电视纪录片拍摄中的光比控制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视听纵横》2010,(4):108-110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进入高清时代,高清摄像机日益为越来越多的导演和摄影师所用,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要拍摄工具,高清摄像机较之于标清摄像机而言,以其更为强大的光色处理能力为电视观众还原了一个更为精致灿烂的真实世界,本文将结合笔者运用高清摄像机的实践,试图总结其中一些具有规则性和普遍性的经验或教训。  相似文献   

2.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电视开始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此后电视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尤其是近几年来伴随着摄像机以及编辑软件、后期合成软件在大众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曾经神秘的电视制作过程逐渐被广大百姓所熟悉。  相似文献   

3.
纪执磊 《视听界》2002,(4):86-86
近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扛起摄像机走上了电视记者的岗位。笔者发现地方台的电视记者有“三种镜头”越来越多,应引起同行们的重视。第一种现象是镜头太高。记者的镜头大多是仰视,对着的多是领导和上级,却很少对着群众。笔者对苏北部分县市的电视新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清摄像机的诞生,使得我们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能够表现更加精细的画面,同时电视制作要有新的、更高阶层的创意,以充分体现出高清晰的,高质量的,逼真的画面,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如何把灯光元素,更加合理的,完美地运用于高清电视中呢?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想创造出出色的画面效果,就要将所有的技术元素和视觉元素都密切的结合起来。电视清晰度是指画面再现物体细部能力,即对不同色调的物体的极小的相邻面积,极其细节部分的分配能力。高清摄像机采用先进的CCD(电荷藕合器件),高质量的数模转换和数字电路处理技…  相似文献   

5.
电视镜头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在技术上,镜头指摄像机的光学部件。在电视创作上,镜头代表着摄像机不间断地一次拍摄的片断。  相似文献   

6.
质疑影视数字化制作的"虚拟"热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军 《青年记者》2006,(16):109-109
当今时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大型计算机、数字化智能化摄像机、编辑机、视频切换台、数字三维特技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电脑灯控系统、MD音频制作系统等先进的电视制作设备的问世,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作功能。电子技术的发展是电视事业腾飞的基础,也可以说  相似文献   

7.
郑宏 《电子出版》2003,(9):60-62
就像数码照相机的应用越来越普 及,数码摄像机于九十年代中后期和 新世纪逐渐为人接受和广泛使用。许多人用数码影像制作实验电影,电视电影,娱乐电视节目,音乐电视,独立制作纪录片等,数码格式在主流媒体中应用也越来越多。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使用轻便操作简单,画面质量高,数字格式存储不易受损,后期剪辑方便等。在民间使用上,除了个人影像  相似文献   

8.
刘锋 《记者摇篮》2006,(4):61-62
随着数字产品的骤然兴起并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个人持有价位不菲的DV格式数字摄像机者越来越多。如果将DV格式的数字摄像机与VHS摄像机相比,由于其具有摄像质量高、色彩还原好、录像带信号多次复制不衰减不失真和机身体积小、重量轻等诸多优点,深为大众青睐并能满足专业摄像人员的使用。笔者作为专业电视传媒记者,平时亦经常使用VHS或DV格式的摄像机,在日常工作中对这两种类型摄像机的性能和使用都积累了一些的经验和技巧,在此就一些常见问题愿与发烧友们共同探讨。一、拍摄图像不够清晰的原因1、由于不同厂商生产的型号各异的摄像机,其…  相似文献   

9.
由于高清电视技术标准相对标清电视技术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对于高清摄像机中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性能和指标都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提高,以满足高清拍摄的需要。镜头是摄像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清拍摄的眼睛和门户,是决定拍摄图像质量的关键部件之一,也是操作最频繁的部分。高清摄像机  相似文献   

10.
数字摄像机的菜单功能极大的扩展了电视画面的创作空间,了解掌握菜单各项目的原理和功能才能在拍摄实践中获得较好的应用.数字摄像机菜单中"拐点"是设定所拍摄电视图像的影调反差的项目,是常用菜单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1.
手机拍摄的视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新闻当中,这似乎对于传统的电视生产,对于摄像机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时代在发展,这些变化是传统电视人必须面对的挑战。我们应当认清两种拍摄设备的优劣,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为电视新闻所用。更进一步,我们应当引起重视的,不是手机能否代替摄像机拍摄,摄像机能否应对,而是怎样利用以手机拍摄为代表的新媒体存在方式。传统的电视新闻在迎接挑战的时候,一手要抓紧自己已经驾轻就熟的武器"摄像机",一手也要抓紧对手擅长使用的新式武器"手机",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落伍。  相似文献   

12.
要问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视节目和电视风格的最大变化是什么?答案一定众说纷纭.比如节目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手法越来越复杂,技术越来越先进,不一而足.但我以为,电视节目的日益纪实化和人性化表达最能反映30年中国电视发展主流趋势.这不仅仅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逐渐融入到全球世界政治体系中,更重要的是它凸显了我国电视从业人员对电视媒介本质属性认知的深入和自觉,以及电视媒介属性的逐步回归.  相似文献   

13.
电视报道是在高技术重装备下进行,这些年报道取材从胶片式发展为录相式,设备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记录影像比用胶片拍摄来得更为简便。但是,无论设备向什么式发展,电视报道者与摄影机(当然包括摄像机)的伙伴关系不会改变,由简陋的发展初期开始逐步养成的一些习惯和规矩也大都适用于现在。  相似文献   

14.
杜洪宁 《视听界》2007,(5):103-104
电视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电视品牌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要想在日益升级的品牌大战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建立坚实的项目基础。个体策划依靠单个点子制胜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必须借助各种专业人员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通过对电视项目各种资源的整合,理性运作,立体作战,对电视项目实施全程策划。  相似文献   

15.
电视事业是高技术、高投入的事业 ,在一个电视台里摄像机等采访设备的投入资金 ,超过设备总投入的一半。全国有1000多家电视台 ,小台有几台或者十几台摄像机 ,大台有上百台摄像机。每台摄像机的价格从十几万元到100多万元不等。初步测算 ,全国电视台每年投入采访设备的资金达十几亿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提高摄像机使用效率 ,用尽可能少的采访设备圆满地完成采访任务 ,成为解决财力有限与节目需求量大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近20年内 ,全国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记者采访范围扩大。而摄像机基本上还是采用由电视台购买 ,属于电视台所…  相似文献   

16.
万军  范伟 《声屏世界》2008,(8):46-47
舞台灯光由于是作用于人眼,因此在色彩运用上没有什么限制,只要是人眼能辨别的自然界中的任何色彩,灯光师都可以在舞台上合理运用。电视拍摄则大不一样,由于是用摄像机来观察,无论任何色彩通过摄像机后呈现的最终色彩才是电视灯光的色彩。由于受摄像机技术的限制,绝大多数自然界色彩都很难通过摄像机完全还原出来,甚至有很多色彩会偏色或者变得脏兮兮的。例如,在3200K色温平衡拍摄,高色温的白光会偏蓝,暖色光会有不同程度的偏色,绿色光会变得脏兮兮等等。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摄像机对冷色光以及纯度较低、明度较高的光还原较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的不断发展,虚拟演播室在各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虚拟演播室对电视灯光的照度、照明方式有着全新的要求,其照明用光在电视摄像和非编制作中要求相当高。如何实现一个感觉真实的画面,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需要正确使用好色键效果。具体到如何设计演播室当中的色键背景,如何布设灯光以及如何调整摄像机和色键器,整个虚拟演播室系统的  相似文献   

18.
眼睛与摄像机两者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和不被人所了解的“奥秘”。对于电视创作者来说,他的眼睛制约着摄像机的“活力”,摄像机又制约着人眼的观察。眼睛能看到的,摄像机会无动于衷;摄像机能迅速反应的,眼睛却毫无察觉。我在长期的实践中,感觉到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同,这种差异和不同给创作带来的影响不能低估。  相似文献   

19.
我带着基纳姆摄影机走上桥的时候,它已经是一位老朋友了。——[荷]尤·伊文恩电视报道是在高技术重装备下进行,这些年报道取材从胶片式发展为录相式,设备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记录影像比用胶片拍摄来得更为简便。但是,无论设备向什么式发展,电视报道者与摄影机(当然包括摄像机)的伙伴关系不会改变,由简陋的发展初期  相似文献   

20.
摄像机的光控技术与拍摄的电视画面的清晰度的高低、彩色能否正确再现、视频动态范围的大小等息息相关.本文从光控技术原理出发,对摄像机的光控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