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自1986年10月以来,苏联教育界就教育改革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和阿莫纳什维利为代表的一批知名的实验教育家和革新者构成辩论的一方,他们分别在前两次会晤的报告《合作的教育学》和《个性的民主化》中阐发了自己的主要观点,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思想。这些教育革新家提出的口号是:“解放儿童”、“解放教师”,这道出了合作教育学的主旨所在,那就是要把教育从自我丧失、不知所向的异化状态下解放出来。“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  相似文献   

2.
当前,苏联的普通教育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势头,这就是从宏观深入到微观的改革,即深入到教学、教育过程的改革。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围绕“合作教育学”问题正在进行的热烈讨论。 所谓的“合作教育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强调把教学、教育过程建立在师生合作这种新型关系之上。《合作教育学》一文发表于1986牟10月18日的 苏联《教师报》。在此之前,一批从事教育实验长达25—4O年的教师和学者,如 B·φ·沙塔洛夫、ш·А·阿莫纳什维利等,应《教师报》的邀请,在莫斯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会晤,与会者还根据这次会晤取得的共同认识和共同体验就写了题为《合作教育学》的座谈纪要。 这一纪要发表之后,引起了苏联报刊和舆论界的极大关注。人们认为“合作教育学”是创造与革新的象征。 就目前情况而言,“合作教育学”已得到广大社会舆伦的支持。这反映在苏联教育部长 С·Г·谢尔巴科夫的讲话中,反映在《真理报》和《共青团真理报》刊载的有关文章中,尤其反映在“合作教育学”的全力支持者《教师报》所发表的大量文章中。只是在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中存在着不同意见。一部分院士认为“合作教育学”言之成理,并指出,凡带普通性的东西无疑地都应在经过科学检验之后加以推广,凡带特殊性的东西应视不同条件予以采用,凡  相似文献   

3.
自从1986年10月以来,苏联教育界围绕题为《合作教育学》的一篇文章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教育思想大辩论,至今还在继续。从表面上看,这场辩论是由苏联《教师报》(苏联教育部和教育工会中央的机关刊物)编辑部发动的。1986年10月初,该报编辑部约请了七位长期从事教育实验并且已经取得卓越成效的教育革新家的代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这七人当中  相似文献   

4.
从1986年以来,苏联开展了教育大讨论,一批长期从事教育实验研究的著名教师革新家在对苏联的传统教育理论和教学法进行严厉批判的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道主义的教育主张——合作教育学。合作教育学在学校教育中要解决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5.
合作与优化是苏联八十年代两个十分活跃的教育学派,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教育理论体系。目前,在苏联教育界,这两个教育学派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优化教育学派的理论代表——尤·巴班斯基 优化教育学派以巴班斯基七十年代出版的三本教育教学最优化的专著为教育理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赞可夫的教育实验思想。优化学派是苏联六十年代以来教改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有的学者认为,以巴班斯基为首的优化学派,是沿着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赞可夫高难度教育学——巴班斯基最优化教育学的轨迹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1986年10月,苏联《教师报》邀请苏联从事教育实践的革新家们切磋商谈,各抒己见。在一些教育的基本问题上,他们的观点完全一致,并一致签署发表了一份“合作教育学一  相似文献   

7.
1986年10月苏联《教师报》发表了教师—实验家第一次座谈纪妥《合作教育学》(译文载本刊87年第4期)之后,引起苏联报刊和舆论界的极大关注。其间,出现了第一次针锋相对的论战,反映在本刊1987年第5期译载的《创造的权利》和《科学与实践的结合》等文章中。1988年10月苏联《教师报》又发表了第二次座谈纪要《个性的民主化》(译文载本刊88年第4期),再一次引起论战,反映在本期所载的两篇文章中。一篇题为《合作教育学的现实性与虚构》,作者是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В·Т·利乔夫;另一篇题为《合作教育学的现实性与利哈乔夫的虚构》,作者是苏联《教师报》主编В·马特维耶夫。现将两文同时发表,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8.
创造的权利     
当前,苏联围绕《合作教育学》问题正在进行着热烈讨论。 本刊第四期登载了苏联《教师报》1986年10月18日发表的题为《合作教育学》的座谈纪要。这里继续公布苏联教育舆论界对《合作教育学》持扬赞态度和反对态度的有关材料:(1)《教师报》1986年12月13日编辑部文章“创造的权利”:(2)《教师报》1986年12月18日苏联教育科学院8位院士的联名文章“科学与实践的结合”;(3)《真理报》1987年4月4日社论“学校的革新活动——希望、欢乐和担忧的源头”;(4)《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7年第2期Ю·K·巴班斯基的文章“教育科学与教师的创造”。 这场讨论仍在继续中,讨论结果必将对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1988年3—4月间《光明日报》先后发表了柏高同志的《苏联新出现的‘合作教育学’》和《再议‘合作教育学’》两文。文中介绍了苏联教育实验专家和教师沙塔洛夫·阿奠纳什维利等论述他们名之日“合  相似文献   

10.
苏联新近兴起的合作教育学思潮,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教育思潮。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雷先科娃、沙塔洛夫、阿莫纳什维利、谢季宁等人是苏联著名的教师革新家。他们通过二十五年以上的教育实验,针对苏联教育科学的停滞状态和空洞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讲究师生合作的教育理论——合作教育学。合作教育学中的“合作”一词,意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劳动和相互协作。它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强迫、强制、注入所引起的冲突而言的。因此,合作教育学,照教师革新家们的看法,乃在于“坚决改变在实际的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一种建立在新型师生关系之基础上的师生合作的教育学。在师生合作的情况下,学生的个性受到尊重,学生的学校生活变得愉快、轻松和欢乐。因  相似文献   

11.
合作教育学是本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前苏联形成的一种很有影响的教育流派。它的主要倡导者是一群长期从事教育改革探索的教育家,如阿莫纳什维利、沃尔科夫、沙塔洛夫、伊利英、卡拉科夫斯基、雷先科娃、谢季宁等人。他们在1986年9月至1988年10月之间举行了四次会晤,发表了《合作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教师的创造 苏联教育科学院在对待教师—实验家的经验方面,其出发点是:在每一个人的经验中都包含有某种共性的东西,特殊性的东西,个性独有的东西。共性的、普遍可行的东西能给以推广运用。例如,在发表《合作教育学》这篇文章的那些教师—实验家的经验中,力图把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迅院士В·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去,并把这些思想的阐明作为上述文章的核心,从而号召加强教育工作中的人道主义和师生合作精神,——这种做法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苏联从1986年10月开始在《教师报》上开展了关于《合作教育学》的讨论。继这一讨论,又于1987年2月24—25两天在莫斯科举办了《创造性示范课》的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行合作教育之后,学习就变成了使学生感到十分有趣的事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天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下面一文就是苏联教育科学院教授、博士 A·诺维科夫在观摩了这些创造性示范课后的一篇评论。  相似文献   

14.
列·符赞科夫(1901-1977),是苏联有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学博士。他从一九五○年起就开始研究普通教育学,曾同凯洛夫合作写过《教育学》。赞科夫从一九五七年起,进行“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实验研究。坚持在小学进行多年的试验,一九七五年发表了他主编的《教学与发展》一书,对他领导的教学改革实验作了系统的全面总结。赞科夫教学改革实验的意义,不仅在于把小学教育由原来的四年制改为三年制,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苏联自1986年10月至今,开展着一场激烈的教育大辩论。在这场大辩论中,合作教育学赢得了苏联社会的普遍欢迎,并迅速确立了它的优势地位。合作教育学同时越听反快引起了我国教育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把教育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合作这种新型关系之上。传统的教育学把儿童看成是没有创新精神的、不听话的、任性的人;认为只有教师才知道儿童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教育”(实际上是强迫)儿童服  相似文献   

16.
一、两种教学论的实质凯洛夫的数学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主编的《教育学》中。他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力求使教育学科学化。一方面,借鉴了历史上进步教育学的成就,如:裴斯塔洛齐、夸美纽斯等教育家的教学思想;另一方面,解释了苏共中央、苏联领导人关于当时苏联  相似文献   

17.
“合作教育学”是苏联新出现的一个教育流派,它于1986年12月18日公开露面,提出了教育革新的观点,引起了苏联教育界的一场大辩论,迄今为止,辩论仍在继续。为了全面了解“合作教育学”的思想和实践,本市和平区教科室崔明赓、李呈付、陈凤茹同志将有关资料整理摘编(本刊有删改)发表于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谢季宁是苏联教育科学院教育一般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是苏联杰出的教育革新家之一。他曾在农村学校进行过二十多年的实验,担任过三所学校的校长。他的探索象沙塔络夫、伊利英、雷先科妹、·阿英纳什维利及其它教育能手的探索一样,创造了一种新的教育学——“合作的教育学”。它与  相似文献   

19.
《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8年第7期刊登文章,向合作教育学发起了挑战。这一挑战在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Б·利哈乔夫的《合作教育学的现实性与虚构》一文中能够见到。实质上,这是继八位院士的公开信(指《科学与实践的结合》一文),之后,首次展开性地发表反对合作思想的言论。毫不奇怪,它已经引起,并无疑还将引起许多读者对此作出反应。 看来,应当感谢作者发表这篇文章。如今每天都在证明,合作教育学的一整套思想和做法正得到日益广泛的承认,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教育界的高度评价。至于它的论敌的反驳,其迟缓程度令人不甚理解。  相似文献   

20.
苏联教育科学副博士、俄罗斯共和国功勋教师И·П·沃尔科夫是“合作教育学”的坚持者之一。如果说,“合作教育学”的某些观点引起了异议,那么,沃尔科夫关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的思想和经验则得到了俄联共和国教育部的赞许,并予以广泛宣传和推广。沃尔科夫应苏《国民教育》杂志的约请,曾撰文《显露和发展学生的倾向和才能》,就尽力提供条件,充分显露和发展学生的独立创造性,并将学生独出心裁的创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