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笔者在检读中国印刷史著述时发现,有关中国印刷史研究的先驱者T.F.卡特的相关资料介绍很是希见,甚至英、美国家的一些人物数据库中也找不到他的名字.而T.F.卡特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作为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印刷史专著在近百年来频频被引用和参考,这对于作者而言显然有失公正,对中国印刷史界而言则略有遗憾.因此,笔者通过国内外零星史料的梳理,大致勾勒出T.F.卡特的生平经历、著述及著述版刻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上面提到了出身农民的陈永贵,这是在中国。美国也一样。卡特就是农民出身,当然他不是从南部的花生地里直接入主白宫的。在美国近代的几位总统中,从我这个外国人的眼光来看,我对卡特最有好感。因为我曾采访过他两次。一次在白宫,一次在中国的钓鱼台。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阅兵,这是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 自1949年以来,中国先后举行了13次国庆阅兵,最近的两次分别是1984年的35周年阅兵及1999年的50周年阅兵。这13次阅兵,有哪些让人难忘的瞬间?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普遍以老大自居,他们对亚洲、对中国了解很少.但也有一些美国人发现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其实是非常迷人的,偶或有对中华文化起源感兴趣的,河南便成了他们心目中的"麦加".  相似文献   

5.
时尚人物     
美国前总统杰米·卡特一直笔耕不辍,他撰写的第一本小说《黄蜂巢》11月11日在美国公开发行,这也是卡特出版的第18部作品。 卡特在谈到自己为什么要写小说时说,“其实我只是想做一些不同的事而已。”现年79岁的卡特没有休笔的打算,不过现在他想去学习绘画。他还曾在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相似文献   

6.
十一月八日党的十六大开幕,这一天恰好也是中国记者节,非常巧合,这两个日子叠在一起。我觉得这对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能参加十六大,当然会以一个新闻人的状态去体验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7.
阿米里奥此次拍摄的“中国”,距离上一部著名的、同样由意大利人——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已近35年,它们都诚实与诚恳,但方式显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闫肖锋 《青年记者》2008,(12):66-69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 1979年1月29日,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应卡特总统之邀赴大洋彼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访美.  相似文献   

9.
刘长乐:谈到媒体的实力,我觉得非常重要。总的来说,从规模上讲,我们中国的体量也非常地小。比如说美国,美国现在文化产业在整个GDP中间占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有的时候是超过三分之一。它的文化产业所创造出来的产业价值,在整个GDP中间能占这么大的比例,是非常惊人的。我们中国的文化产业,在整个GDP中间占的比例不到3%,这个比例非常地小。中国媒体的发展实力到现在为止,跟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很不匹配。怎么样能使中国的媒体做大做强,然后把我们的实力提上去。  相似文献   

10.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2,(2):10-10
超五成外国观众不进影院看华语电影由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针对美、英、法、德、日、韩、印等国35岁之下的电影主流观众的调查显示:超过1/3的外国观众一点不了解中国电影.超过58%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影响一般。除了整体关注不够,外国观众也不怎么进电影院看中国电影,其中55.1%的人是通过录像带、DVD观看的。  相似文献   

11.
陈毅清 《大观周刊》2011,(34):49-5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为之瞩目的成绩,这也着实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然而,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自有其不可忽视的弊病,这也是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的。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显然是个非常难以掌控的命题。本文拟通过文献查阅的方法,辅以笔者家庭(家乡)的生活变迁情况,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实情况进行简单的梳理,从而达到比较客观地评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05,(12):13-13
中国百姓喜爱观音,尤其是喜爱千手观音,也就是大悲观音。在中国的国土上,大悲观音流传甚广。大悲本是观音的名号之一,人们在称呼佛的时候,也用大悲一词。大悲观音的造像是奇诡的,它在平面上铺开了千手,恍如一个巨大的孔雀向世人展开其美丽的翅膀,使人在壮观中感到一种神秘。从局部看,每只手都有变化而且非常生动,这无数手臂衬托着低眉的菩萨,低眉表现她对世人的关注,手壁则显示其法力无边。  相似文献   

13.
潘擎 《兰台世界》2012,(1):71-72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重要门类之一.在版画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从复制到创作两个重要阶段,其中,中国版画的复制阶段约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在隋唐之际便已经出现.早期的版画目的是为了印刷与出版,画、刻、印三者分工合作,刻者只需按照画者的画稿进行刻版,所以称为复制版画.古代版面最常见的就是木刻,也有非常少数的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古代版画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站到WTO的肩上--看转型期中国出版业竞争优势的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无疑是中国和中国人经济生活中的一件非常好的大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强大趋势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游离于世界之外、游离于国际经济社会之外,成为孤儿.中国历经20年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包括13年的"复关"谈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它本身发展的需要也要求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时,中国在海外的投资不足10亿美元,可忽略不计。14年后,这个数额增长百倍。尤其近两三年,中小公司、民间基金乃至个人投资者也非常积极开拓美国、欧洲市场,速度和规模都令人惊讶。80年代的时候,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买走美国,现在,中国资本在这里大显身手。而中国企业的收购热潮正逐渐影响着欧洲人、美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报业发展格局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些对报业发展非常不利的观点似乎逐渐占了上风.认为现在是报业的冬天。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宣称中国报纸可能在30-35年内消亡。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一种基于XDICTGRB组件的卡特著者号码自动生成系统框架,该框架利用XDICTGRB组件结合各种编目软件以自动获取著者名,将卡特表构造为多分支树(卡特树),并依据著者名采用一种向左最相邻搜索算法遍历此树,找到遍历路径所对应卡特表中正确字符串,从而能够快速、简单的生成卡特著者号。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人来说,饮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并不是中国人好吃,而是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群体意识使然。  相似文献   

19.
胡亚男 《青年记者》2008,(11):41-42
三位领导人的三次访美经历 1.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 1979年1月28日~2月4日,邓小平副总理应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1月29日,邓小平与卡特总统举行了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尤其是台湾问题以及国际形势交换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中国第一次向WHO报告怀疑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是非常有意义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