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在中学生中早已不再新鲜。中学生带手机究竟是为了方便与家长联系,还是与同学攀比,或另有其他原因?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究竟应该怎么看待,如何解决?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调查走访了兰州市和皋兰县的部  相似文献   

2.
手机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不但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而且还实现了网上冲浪的高科技功能,这也正是学生们喜爱手机和出现“校园手机热”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城镇中学约有80%的中学生有手机,农村中学也有约50%的中学生拥有手机。虽然手机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也严重地干扰和影响了学校的管理与学生的学习。那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学生使用手机,为“校园手机热”现象降降温呢?笔者认为,要让学生主动从手机热中解放出来,就要找准施教的基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手机一族".学生配备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之间的联系,但由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学生的自控能力薄弱,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靖已显得十分突出,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手机一族”。学生配备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之间的联系,但由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学生的自控能力薄弱,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课余时间交些笔友,对于丰富生活、拓宽视野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要把握尺度:一是要注意选择益友;二是不可沉溺于此;三是不要因此漠视了周围的同学和师长。对于中学生交笔友这件事,家长、老师既不应过多干涉,也不能不闻不问。孩子把自己的内心寄托于不曾谋面的朋友,这说明他(她)也许有不愿声张的心事,也许内心苦闷却无处倾诉。交笔友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追根溯源,笔者建议家长、老师认真思考一下:这些中学生与周围人是否存在着某种交流上的障碍?老师、家长能否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面对独生子女,与孩子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是家长、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城市中小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对手机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们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在学生手中。手机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既是他们的通讯工具。也是他们的玩具。“有事给我打手机!”这是现在城市校园里颇为时髦的一句话。据调查。持有手机的孩子已经占到一定比例。部分民办学校的学生已经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在寄宿制学校拿手机的中学生比例更高。正因为如此。一些商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发并上市了针对中小学生用户群的儿童专用手机。而老师们对此大都十分苦恼——如果上课时遇到有学生使用手机。老师就是再生气.但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批评几旬吧。转眼就忘了;没收了吧.手机又不像书刊和其它玩具。属学生的贵重物品。早晚都得归还;禁用吧。只要学生们调成振动档.将手机往书包或衣兜里一装。老师们还是防不胜防。也许可以这样说。实际上现在的学生手机已经成为课堂上的公害之一。它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影响老师的讲课情绪。虽然目前不提倡学生使用手机的学校占了主流。但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家长和学生们还都有其使用手机的“充分”理。那么。中小学生用手机到底应不应该制止呢?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规模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小学生看电视、用电脑和手机等信息传播媒体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影响,发现周间和周末使用这些传播媒体对学习成绩影响不同。看电视可以满足他们的娱乐和信息需求,周末适量地收看电视节目与他们的学习成绩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由于电脑和手机在农村小学生手中只充当游戏机的功能,使用这些媒体的时间与他们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使用这些媒体的时间和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在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的普及,很多中学生都会带手机到学校中。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知识层面,还能够辅助学习并且减少家长对于学生安全的担心,但是如果中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缺少自制力,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对正常的生活以及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进行研究,首先,从三个好的方面以及两个不利的方面提出了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然后,从学校和家长要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交流、不断完善学校对学生携带手机的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对学生的疏导教育三个角度提出了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超长假期线上上课模式,给中学生及家长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人们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地在家中上网课,这本是促进学习的途径,但却让学生们有了正当玩手机的理由,亲子间的矛盾冲突也主要集中在手机使用上。那么,复学后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智能手机成瘾?本文分析了青春期的孩子手机成瘾及戒断的不同阶段性心理特点,探讨如何在手机戒断阶段避开孩子情绪管理的雷区,预防出现极端行为,引导家长帮助中学生顺利摆脱假期网瘾。  相似文献   

10.
家长难道还不了解他们自己的孩子?其实很不然。学生在校学习、交往、活动等方面的表现有时他们并不是十分的清楚,而这些又正是家长们十分关心非常想知道的,也是需要让他们知道的。家庭是学校教育的保障和延伸,学校教育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双方应常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家长出于对子女的特别情感,对老师谈及关于自己孩子的看法会十分敏感而在意。因而,善于亲切、合理、科学地向家长“介绍”其子女在校的表现,是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为了能深层次地沟通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使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手机的不断普及,现在中学生普遍都持有手机。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给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联系带来了方便,然而随着学生中手机的广泛使用,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也悄然出现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越来越普及,很多中学生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也配有手机。手机的使用,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中小学生携带、使用手机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事实证明,学生携带、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手机中的不健康内容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手机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少年不识愁滋味.许多家长也这样认为:现在中学生有什么可愁的?他们享受了比父辈富足得多的物质生活,不愁吃穿,不用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累,根本没有愁的理由.其实,问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的中学生承担了社会文明传承的重任,又担负了学校、家长太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手机的不断普及,现在中学生普遍都持有手机.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给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联系带来了方便,然而随着学生中手机的广泛使用,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也悄然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拇指一天     
如今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造型越来越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通讯工具了。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中学校园里也出现了“手机一族”、“拇指一族”,中学生朋友的学习生活也在因此而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中学生是否应该拥有手机?也许这个问题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但无论如何,手机的流行在校园里已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群中手机拥有率的增长,手机已经不单单是成年人的交际工具,许多中小学生也开始使用手机,甚至把手机带入校园。一时间,校园手机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学生为什么带手机上学?学校对此应持什么态度?针对手机在校内使用引发的种种问题,学校有何对策?4月28日,由本刊和上海电台推出的第11期“中学生论坛”围绕这些问题在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电脑》2004,(4):40-43
你有手机吗?(甲:买不起-乙:买了也用不起-)呵呵,的确,虽然手机的普遍使用已经促使无线通讯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但是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其昂贵的话费仍然让人望而却步。不过,现在资费低廉的“小灵通”已经红遍大江南北,而最近小灵通与移动、联通之间也开通了短信互发功能,又掀起一阵小灵通抢购热潮:由于小灵通的价位和话费都很贴心,在中学生当中也逐渐流行起来.你是不是也很想了解小灵通,渴望拥有一部自己的移动电话呢?下面就让我们与小灵通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吧!  相似文献   

18.
科斯·波泰是澳大利亚一家广告制作公司的负责人,他说今天的青少年已经不属于小孩子了,他们是年轻的成年人。年仅十二三岁的青少年已经开始模仿成年人的习性,他们对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和就业以及娱乐等各方面都有了独立的看法。如今青少年中越来越普及的手机也是如此,一方面手机是他们独立的符号,便捷的联系工具;另一方面,面对手机进校园,老师和家长却有种种顾虑。那么中学生应不应该持手机入校园呢?  相似文献   

19.
本刊近日陆续接到中学生、大学生的来信,他们在信中无助地表达了承担各种考试、父母下岗、选择学校、寻求伙伴、追求品牌时装、晓知天下明星的种种压力。这些压力已经让他们活得比家长还累,更加让他们受不了的是还要吃掉父母离婚的苦果,使之成为一群带着隐形伤疤的人。他们的伤不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内心,心灵上的冻伤。他们想单纯地活着,可能吗?看来,离婚对家庭的影响太大了,尤其对孩子成长的伤害更加明显。本刊编发此文,让更多的有心人多起来。  相似文献   

20.
从手机依赖性的角度探讨中学生孤独感水平,以便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通过采用问卷法探讨了中学生的手机依赖性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孤独感能有效预测中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说明有孤独感体验的中学生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倾向。并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中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和使用手机,少数中学生存在手机依赖的倾向;恋爱中的学生对手机更具依赖性;手机使用年限和每天开机时间长短都会影响中学生手机依赖性;孤独感体验高的中学生对手机依赖倾向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