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国最早的乡镇图书馆--广东梅县松口图书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俊贵 《图书馆论坛》2006,26(2):232-232,196
广东梅县松门图书馆作为松口文化之乡的重要标志,在中国乡村文化,特别是乡村图书馆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松口是辛亥革命摇篮之一,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批判改良派的同时,为传播革命思想需要,非常重视书刊作用,在各地积极倡办各种形式的书报社、图书馆,以促进革命活动与民众阅读活动,辛亥革命胜利进一步推动着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在日本有过一段婚姻,并留下一个女儿和两个外孙,但孙中山的这段"日本情"以及日本后代的情况并不为大众熟知。日前,由中国历史专家组成的"20世纪中国革命与日本"访日代表团,见到了孙中山的日本外孙宫川东一,他向中国专家们讲述了那段尘封了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后,蒋介石就开始关注苏俄革命,他在研究苏俄革命经验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苏俄的信任.认为苏俄革命的胜利"是中国革命的福音来临",是"人类的救星"[1]31.1921年3月5日,蒋介石在给孙中山的信中说:"回忆吾党失败之历史,无一次不失败于注重外交者,则外交之不足恃,盖可知矣.近观俄国外交之近状,尤足借证.  相似文献   

4.
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与苏俄的联盟无疑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联盟对孙中山改革中国社会的政治理念实践具有重要作用,亦是苏俄"世界革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深入历史情境,拨开云雾,这一联盟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的政治运作.无论是苏俄的"向东看"抑或孙中山的"恋苏",皆是在具体历史发展中历经观望、试探、妥协而走出的"妙招".一句话,联盟是孙中山与苏俄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同盟会,指1 905年秋成立于日本东京的同盟会本部,由多个革命团体联合组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统一机关,孙中山任总理,拥有对内对外各权.然而,辛亥前数年,在革命起义大兴之际,同盟会本部未能始终发挥领导作用,原各团体依然各自为战,同盟会内部斗争不已,孙中山就多次遭攻击,在此情形下,加上孙中山急切发动起义以及革命重心的转移,孙中山对东京同盟会亦开始有所疏忽,双方关系若即若离.这一微妙关系,很值得探讨,不仅对辛亥前的孙中山及其革命活动,而且对中国革命会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出版的关于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著述多认为,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年,由于俄国陷于内战并有协约国的军事干涉,加之中国政府派军队封锁了中俄边境,故直到1920年春中俄交通打开之前,苏俄、共产国际不可能与中国先进分子取得直接联系,也没有派人来华从事宣传.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以来,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任务.在国民政府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孙中山及其思想是重要的政治资源.其生前,孙中山为革命奋斗一生,提出了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规划《建国方略》和《建国大纲》;其身后,孙中山创建的国民党政权则充分利用了孙中山的历史影响,对其纪念和崇拜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山陵建成后,将病逝于北京、灵柩暂厝于西山碧云寺的孙中山安葬于南京,成为国民政府整合社会、巩固其统治的一个极好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8.
《北京档案》2008,(5):F0002
我党领导人很早就认识到开展体育运动、强健军民体魄对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性。红军时期,在毛泽东和朱德同志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经常开展传统竞技与军事技能相结合的体育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建立学校,不仅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而且还成立了体育中心,开展各类体育活动。革命根据地体育运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军民体魄、提高了军事技能,而且扩大了党的影响,在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红军 《兰台世界》2012,(16):11-12
孙中山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而且是杰出的报刊活动家,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形成了深邃广袤的新闻思想,开展了身体力行的办报实践,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深远影响。一、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基础孙中山知识渊博、学问深厚,浑身烙刻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他对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曾经作过高度的评价,认为优秀  相似文献   

10.
王立权 《兰台世界》2005,(15):66-68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是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它历时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实行了许多革命政策,给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取得了相当的丰功伟绩.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斗争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反映农民革命运动的档案文件,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斗争所不可能有的档案工作.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处于中国历史上内外交困的复杂时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区别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其档案工作也因此具备了不同的历史特点.据笔者分析,太平天国时期的档案工作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悦 《兰台世界》2012,(28):11-12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由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本身固有的软弱性,导致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成果.为了找到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陈独秀不断地对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反复的研究.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的主要领导人,他的思想是研究中共思想的重要方面,而作为陈独秀研究重点的辛亥革命,是我们正确了解陈独秀思想的重要一环.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陈独秀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其一生的革命活动中,曾留下了"驱除鞑虏,振兴中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等诸多流传至今的名言,其中"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这句名言是先生在1912年视察山东时,在高密火车站接见高密同盟会领导人时留下的。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旦在南京  相似文献   

13.
刘坤 《中国档案》2024,(2):20-21
<正>1924年1月,在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这次会议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百年虽已过去,但仍然值得回顾和思考这段历史。领导革命的国共两党呼唤合作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画卷,有这样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史的洪流,时而迂回旋转,蓄势不前,  相似文献   

14.
进入《孙中山纪念馆》,我们首先感到的是照片档案的真实性,它引导我们进入了百年前辛亥革命那一段辉煌的历史之路. 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伟大的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1911年10月10日,倡导发动了武昌起义,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第二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我们眼前出现了孙中山的兄长孙眉的照片.是他资助孙中山远赴火奴鲁鲁今称夏威夷的地方.那是1879年,孙中山17岁.档案资料中记录了孙中山自己的心情:"始建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相似文献   

15.
宋玉艳 《兰台世界》2012,(28):13-14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和三民主义的倡导者,第一个提出反封建、终帝制的伟大革命家.孙中山从小就非常勤奋,喜爱读书,被当时文人誉为"手不释卷"的表率.在香港中阳书院读书期间,孙中山认真听课,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读书,大量地阅读各种书籍,开阔了视野,为以后探寻革命的真理及实践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日,笔者有幸见到一枚证章,上有"建国川军第一军司令部"和"出人证第15号"宇样.建国川军也称为建国联军川军,由熊克武将军组建于1924年11月,到1925年10月消亡.这枚证章制作于1924年到1925年.这枚证章不仅反映了建国联军川军的历史,也蕴含了孙中山先生生前最后一次推翻军阀、谋求共和的军事行动,同时也体现了建国川军首领熊克武将军追随孙中山、忠于革命的精神及与孙中山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孙中山作为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不仅是一位卓越的革命活动家、践行家,也是杰出的革命理论家、思想家,还是优秀的革命宣传家、演说家。他一生为近代中国的民主共和革命奔走呼号,可以说演讲贯穿于其一生的革命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孙中山以其政治家的热忱、革命家的激昂、思想家的深邃、演说家的睿智,将远大抽象的政治理想和实际具体的革命斗争、国家治理与建设等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创造了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举世瞩目的演讲文献。这些演讲文献,涵盖了孙中山很  相似文献   

18.
革命的胜利,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也就是说靠军事与宣传。这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发明,早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党也发现了宣传与军事斗争是革命成功的关键、胜利的法宝。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就曾极力赞许报刊宣传的作用:革命成功,全仗报界鼓吹之力。甚至认为革命成功极快的方法,宣传要用九成,武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长期艰苦奋斗取得伟大革命胜利的精神支柱。江泽民同志指出:"回顾我们党几十年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到,革命的理想和精神,对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有多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切表明,只要我们共产党人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够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在中国的统治,极大地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国家的大门,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篇章和转折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