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大藏书家黄丕烈,被誉为藏书界“五百年来第一人”.古往今来的藏书家中,能做到藏而能鉴、鉴而能读、读而能校、校而能刊、刊而能精者,首推黄丕烈.他一生收藏了近200部宋版书和上千种元、明刻本以及大量的古抄本,其藏书之精,至今没有一个私人藏书家可以与他相媲美.  相似文献   

2.
黄丕烈(1763-1825),清乾嘉时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字绍武,一字绍圃,号芜圃,芜夫、复翁.其署名很多,如抱守主人、士礼居主人等.嘉庆六年(1801)逢举人大挑,黄丕烈名列一等,本可到直隶去当知县.黄丕烈不愿就职,纳资得兵部主事,不久便弃官回归故里,毕生从事藏书、校书、刻书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3.
《士礼居丛书》刻主黄丕烈晨光黄丕烈(1763—1825),字荛圃,一字承之、绍武,号复翁、后来主人、秋清居士、知非子、抱守主人、求古居上等,清代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中,卒于宣宗道光初。26岁得中举人,官分部主事。自以怀才不遇,辞百而...  相似文献   

4.
略论缪荃孙在目录学上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缪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自称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一八四四年),卒于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缪氏研究目录之学,创办过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平生博览群书,广收典籍,擅长文史,精于考订,著述颇多。他代张之洞撰《书目答问》,辑刊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荛圃藏书题识》、《荛圃刻书题识》,撰《艺风  相似文献   

5.
黄丕烈清代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校勘学家、出版家。为此,结合黄丕烈的版本目录学最初实践,论及其目录学思想,他创立的许多古籍整理方法,开辟了许多版本目录方法的先河,对后世目录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丕烈(1763—1825),清乾靠时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乾隆五十在年(1788)举人,字绍武,一字绍圃,号芜阿,芜夫、复翁。其署名很多,如抱守主人、士礼居主人等。嘉庆六年(1801)逢举人大挑,黄丕烈名列一等,本可到直隶去、与知县,黄丕烈不愿就职,纳资得兵部主事,不久便弃官回归故里,毕生从事藏书、校书、刻书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7.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又字绍甫,号荛圃,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氏,清代著名藏书家。其生活的年代,正是清代学风日盛的乾嘉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读书、藏书、刻书活动十分活跃。黄氏从20多岁开始藏书,一直到他去世,共收藏了大约二百多部宋版书和上千种元、明刻本及大量的旧抄本、旧刻本。  相似文献   

8.
傅增湘(1872-1949),字润浣,后改字浣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书潜、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等,四川泸州江安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历任贵州学政,教育总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等.他不仅是现代中国公立女学的创办者,著名的教育家,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与江阴缪荃孙一起并称海内.他关注我国图书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后改名晋,字子晋,号潜在,又号隐湖,别署汲古阁主人,今江苏常熟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一五九九年)殁于清顺治十六年(公元一六五九年),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的藏书家和历代私人刻书最多的出版家。作为藏书家,他的汲古阁和目耕楼藏书八万四千多册,秘笈琳琅,其中多宋元旧(?);作为出版家,他曾出版过六百多种图书,发行全国,故当时就有“毛氏之书走天下”的说法。从这两方面来看,毛晋对我国古代文典笈的保存和传播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是值得我们来加以阐述的。  相似文献   

10.
梁永先生的《雍庐书话》引起了许多读书人的关注,已有好几篇文章热情地评介过,一些杂志也纷纷刊摘其中的名篇佳作。舒芜先生在《积极的文学结缘者》(代序)称此书“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的读书之话,一切都结合自己读书、求书、访书、得书、失书、爱书、忆书之事来谈。”若说到梁先生,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位真正的爱书家(bibliophile),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藏书家(book-collector)。书在一般的藏书家手中可能沦落为一种炫耀性的资本,仅仅是一种藏品;而在爱书家眼里,书是朋友,读书是无声胜有声的交流,绝不会导致对书的崇拜(像佞宋主人黄丕烈那样),  相似文献   

11.
石韫玉(1756-1837)不但是我国历史有名的方志学家、校勘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有名的藏书家和目录学家,可惜各种藏书家传略和目录学著作皆未提及,值得研究. 石韫玉字执如、琢如,号琢堂、竹堂居士、归真子、花韵庵主人、独学老人,室名独学庐,藏书室名凌波阁.清吴县人.韫玉系出丹阳延年之后,其高祖中年弃家从释氏名智远,曾祖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清顺治二年(1645)流转苏州,舍城南吴氏,吴氏以女妻之,遂家苏州吴县.韫玉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殿试一甲第一名,授修撰,曾典试福建、视学湘南、知四川重庆府、迁陕西潼商道、升山东按察使,归而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二十余年.于道光二年(1822)参加中表黄丕烈在白莲泾积善庵举办的问梅诗社.  相似文献   

12.
外国铸造的银圆,很多人认为它到清代末年才在中国流通,早一点也认为鸦片战争之后才流通。如台湾陈秀夔著《中国财政史》就说:“自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随着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入侵我国,外国银洋,便大量输入。”查《清史稿》卷一二四《食货志》钱法门,也只说:“初,洋商麋集粤东,西班牙、英吉利银钱大输入,总督林则徐谋自铸圆抵制,以不适用而罢。嗣是墨西哥、日本以国币相灌输。光绪十四年张之洞督粤,始用机器,如式试铸,李鸿章继任续成之。……中国自行银钱自此始。”好像认为到林则徐任两广总督,即道光后期外国银圆才大量输入。 其实这都没讲对。我在清代藏书家的文字里发现道光以前外国银圆在中国江浙一带流通的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一)黄丕烈的藏书题跋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号荛圃,清江苏省苏州府吴县人。他是清中叶的大藏书家、版本目录专家,写过大量藏书题跋。光绪十年潘祖荫收集他的藏书题跋编刻为《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六卷,民国八年缪荃孙等又增辑刻成《荛圃藏书题识》十卷《补遗》一卷,民国二十二年王大隆又辑刻了《荛圃藏书题识续录》四卷。这些题跋里有许多讲到他买书以及晚年卖书的书价,我用《题识》和《续录》通查了一遍,查到记载书价的有121条。其中说“白金△两”、“白金△  相似文献   

13.
清代藏书家之多不下百数,能以版本学家相称的却不多,乾嘉时期的黄丕烈可算是一个。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往往只注意和集中在他对文献资料的收藏保存和对古书版本的鉴赏识别上,特别是清人洪亮吉论次藏书家流别为考订、校雠、收藏、赏鉴、掠贩五等,把黄丕烈列入“第求精本,。独嗜宋刻”①的赏鉴家之后,舆论就更是一边倒。甚至有据洪氏所论,进而批判他“和那些‘宋椠元椠,见而即  相似文献   

14.
丁福保的藏书观念及藏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福保是我国近代重要的藏书家.他认为藏书不仅在于储存,更在于利用.他积极提倡藏书家要读书,同时把自己的藏书大量捐献给社会,为社会公用.作为著名的出版家,良好的出版业绩支持了他的藏书事业,也使他有能力接受其他藏书家的图书质押,从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图书.  相似文献   

15.
黄丕烈是清代乾嘉时期苏州的著名藏书家,所藏皆为善本,同时他还刻书、校书、赏鉴书,并写作了大量极具价值的题跋。姚伯岳撰写的《黄丕烈评传》是第一部完整地反映传主一生事迹与思想面貌的人物传记,不仅全面地写出了这位藏书家在藏书以及在版本、校雠、目录学等领域的创造性成就,同时更刻画出他对于古书如魔似痴的心灵世界,让人对这位传统文化的赤诚护卫者、传承者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6.
墨海楼主人为蔡鸿鉴(1854—1880)及其子蔡和霁(1871—1889)。他们是我国藏书史上少有的年轻藏书家。藏书共31209册,善本约占三分之一。鸿鉴字绿卿,号季白。其先世居鄞县东乡,父蔡筠以经营商业起家,始徙居宁波城内。鸿鉴爱好藏书,即所居为墨海楼以储之。其藏书主要来源有三: 1.他童年时曾受业于镇海姚燮,姚燮殁后,所遗  相似文献   

17.
毛表、毛扆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出版家、藏书家汲古阁主人毛晋的四子和幼子.兄弟两人师事魏冲是他们自己在跋<诗经阐秘>中说的,应该可信.两篇跋文笔者曾见两种版本:一是潘景郑先生校订的<汲古阁书跋·附录>(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铅印本):一是台湾省"中央"图书馆收藏、编辑的<中央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1982年台北市影印本).经过核对,两本跋文出入不大,影印本有表、扆印章和表跋末署"受业门人",多出"门人"二字,其它无异.兹据真迹印本照录于下:  相似文献   

18.
六、宋刻本价格宋元旧刻至清代已日渐稀贵,而嗜宋之风则至清尤烈,自号“佞宋主人”的黄丕烈颜其藏书室曰“百宋一廛”;后来居上的陆心源则以“皕宋楼”争抢风光。为争购宋版书,黄宗羲与吕留良反目成仇;为保护宋版书,孙蓉镜血书佛字,“以免蛀厄”。众多藏书家的争相购求,使清代的宋版书价腾云驾雾,持续高涨,达到“高处不胜寒”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张立  杨薇 《出版科学》2006,(5):60-63
清代知名文献家黄丕烈将自·己丰富的藏书以及对版本、校勘的卓识应用到图书刻印出版上,同时对图书发行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一)加拿大图书出版家理事会: 加拿大图书出版家理事会(Canadian Book Publishers’Council,简称CBPC),1910年始,原为多伦多商业董事会(Toronto Boasd of Trade),1961年改为加拿大图书出版家理事会。理事会的宗旨是:特别鼓励和促进出版加拿大作家的作品;鼓励并支持发展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