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燕 《兰台世界》2011,(9):33-34
《经法·六分》篇为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一篇。文物出版社先后于1976年和1980年将该批帛书整理出版。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已发表的《六分》篇的释文有几处需要改动。  相似文献   

2.
奚亚丽 《兰台世界》2014,(9):149-150
马王堆帛书《五正》篇说的“五正”,应如帛书整理小组所注释,为“四时治民之政”之义,而并非君主正己而正四方之义;帛书易传《要》篇中的“五正”,当指与君主治道相关的由“五官”所掌的政务,与易占中的五行生克无关。  相似文献   

3.
马王堆帛书《五正》篇说的"五正",应如帛书整理小组所注释,为"四时治民之政"之义,而并非君主正己而正四方之义;帛书易传《要》篇中的"五正",当指与君主治道相关的由"五官"所掌的政务,与易占中的五行生克无关。  相似文献   

4.
马王堆汉基帛书出土已三十馀年,其研究也已成一专门学问。不过对于帛书文体的研究,尚有许多工作值得做。曾有学者认为帛书《称》不成文章,其实在帛书《称》之前,有《武称》、《小称》,郭店楚简《语丛》等,帛书《称》之后,有《为吏之道》、《谈丛》等,杂录熟辞的文体一脉相承,并直接影响到后世类书。  相似文献   

5.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抄写在一幅高约48厘米的帛块上,出土时已经断裂为16大块及一些小的碎块,经过帛书整理小组的拼缀,现已大致复原②.《五星占》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天文书,整理小组的释文一经发表③,就引起了中外天文史研究者的重视.由于帛书残损得比较严重,整理小组曾据《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唐开元占经》、《乙巳占》等一些相关传世文献,对帛书残缺的文字做了一些拟补.  相似文献   

6.
孙燕红 《文化遗产》2017,(3):126-131
《史记·殷本纪》有伊尹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未有详论,后世不得其意.马王堆汉墓帛书《九主》及《九主图》的出土,为追溯文本来源提供了史料.本文以帛书《九主》与《史记·殷本纪》《别录》等为文献参照,探讨"九主"的内容及其在文献记载上的变迁,分析帛书《九主》记载,对九主的含义和九主故事做一个统合的疏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7.
拙文《恢复〈老子〉古本面貌》(《文献》92年3期)曾谈到帛书与今本老子文字上的差异,但只是略举了五、六个例子,语焉不详,远未展开。因为文字差异而掩盖老子重要论断的,实有必要详加研究。除了已有专文论及的外,这里还须另择其主要者,再呈刍荛之见,求教师友。一、"企者不立"与"吹者不立" 今本二十四章开头两句,各本都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在前论帛书老子时,我们认为这是后人的文饰,胜过帛书。后来发觉不对,因为帛书都只有一句:"炊者不立"。  相似文献   

8.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黄帝学派古佚书的第三篇,题名为《称》,全文一千六百字。此篇文体特殊,由一些内容不相关连的独立语句组成。最近,谭家健先生指出,与《称》篇文体相似的古代文献,还有《逸周书》中的《周祝》,这一意见是很值得重视的。祝是古代神职人员,掌文辞和宗教礼仪。《说文》云:"祝,祭主赞同者。"《周礼·太祝》云: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1996年5月出版了高明先生的《帛书老子校注》(下简称《校注》)。用张岱年先生的话说:"此书考校之之细,勘察之精,俱超过近年同类著作,对许多疑难问题提出许多独到见解,可谓帛书老子研究的最新成就"(序)。它利于纠正今本《老子》的错谬。不过该书偏重文字校注,而无篇名、篇次、分章、章次之考订校注,在文字考订上也颇多值得商榷之处。仅就下述六方面略陈意见,就教高先生及同好。首先,沿袭旧的,名不符实之篇名  相似文献   

10.
成都科技大学图书馆《分编信息》编辑组寄给我一本《分编信息》1986年第二期,我看了其中两则报导:“学术研究动态”和“皮、卢论战综述”,知道了《北图通讯》85年第三期选登了六篇文章,吴声亮同志写《用“组配”改造现代分类法值得商榷》对其中的一篇进行评论。也知道了卢中岳同志在《四川图书馆学报》1985年第四期发表了《对皮高品先生评论的回答和讨  相似文献   

11.
《战国策·赵策四》“触詟说赵太后”章,亦见于《史记·赵世家》和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裘锡圭先生曾据帛书考释过其中四则文字。今援其例,续考二则如下:  相似文献   

12.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的名篇。今本《战国策》却误把“龙”“言”两字并为一字,于是有了个“触詟”。《史记·赵世家》记为“触龙言愿见太后”。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所说与《史记》完全相同。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面世  相似文献   

13.
2009年金秋,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红色摄影史录》,作为献给新中国60华诞的一份厚礼。全书分正编、副编,总计120余万字,1600多幅图片,是对革命战争年代中国解放区新闻摄影历史的真实纪录。正编又分《叙事篇》和《影像篇》,《叙事篇》写的是中国解放区摄影发展概况,包括摄影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先后从宋人周紫芝的文集《太仓(禾弟)米集》(下简称《集》)中发现了一篇《尚书六部架阁(记)》,从清人张英等辑《渊鉴类函》(下简称《类函》)中发现了一篇节录的宋人李大异《六部架阁库题名记》,从宋人潜说友纂《成淳临安志》(下简称《志》)中发现了包括上述两篇文献在内的宋代档案学文献共四篇,其另两篇是:綦更生撰《三省枢密院架阁库题名记》,陈晦撰《六部架阁库续题名记》。本文先将有关六部架阁库的三篇题记介绍于此,以飨读者。关于三省枢密院架阁库的一篇,拟另撰文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所撰文稿先后被《张季子九录》《张謇存稿》、1994年版《张謇全集》,尤其是2012年的新版《张謇全集》集中收录,得以流传并供学者研究.但因张謇一生撰文无数,加之张謇研究热持续高涨,学者搜寻其散佚文稿的兴趣依然不减.即使在新版《张謇全集》出版后,仍有部分张謇散佚文稿被陆续发现.而在最近两三年面世的张謇文稿中,其中散佚时间长达一个多世纪,散佚经历颇为独特,学者非常关注,蓦然隔海眺望才见踪影的一篇文稿,恐怕非张謇壬午年(即1882年)写成的《朝鲜善后六策》(以下简称《六策》)莫属!我聊感庆幸的是,自己长时间坚持参与搜寻《六策》,屡屡碰壁,终于发现《六策》在海外的藏身之处,并促其回归张謇的故乡南通.  相似文献   

16.
一字之差     
一九六三年八月六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劳动和革命》,今年一月三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将军和儿子》。这两篇通讯都是人民日报转载别的报纸的。前一篇的原  相似文献   

17.
《四库总目》对收录各书的卷数与篇卷分合多有精要论述.但因各种局限,馆巨对一些书的版本未作深考,致使提要在考辨卷数、篇卷分合中出现了一些错误论断.兹举馆臣之误六条,除《汲古丛语》条系指《总目》失检外,余五条皆从版本角度辨其论断篇卷之失.  相似文献   

18.
国家图书馆藏《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钞本源自姚鼐四库提要分纂稿之稿本。其与现通行整理本《四库提要分纂稿·姚鼐稿》之间存在较多异文,其中更是多出了四篇分纂稿,分别是《却扫编》《桯史》《西溪丛语》与《辍耕录》分纂稿。通过将新见的四篇分纂稿与不同时期的四库提要进行对比,可以发掘出姚鼐四篇分纂稿的学术价值,亦可管窥《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过程中的诸多细节。  相似文献   

19.
自帛书《老子》甲、乙本问世以来,学界即予以极大的关注。将帛书《老子》两种本子同传世诸种《老子》版本对勘,无论在字句还是篇章结构上都存在着显著的不同。通过比较研究,学界一直聚讼纷纭的许多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但就笔者所见的材料来看,人们对帛书的研究重点,似乎偏重在它独到的篇章结构上,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屡有问世,而对其文字方面、传世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荀卿赋十篇与《赋篇》及《成相篇》之间的关系,历来争议不少,本文从著录体例、内容真伪、体裁等三个方面证明《赋篇》、《成相篇》是为荀卿赋十篇;对于《赋篇》、《成相篇》分篇,在梳理前人说法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