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邓小盾 《大观周刊》2011,(49):146-146
中国的知识产权的发展,公司在网络上的知识产权侵权。知识产权在网络上的侵权行为,保护地位日益猖獗的盗版现状。互联网:从“自由”到“版权保护。”完善的法律体系,开展了知识产权与网络道德的关系改善,加强密切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期刊商标的侵权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的特点,列举网络环境下期刊商标侵权的表现形式,提出了保护措施,包括:出版者应树立商标意识,进行期刊商标申请注册;国家应完善立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侵权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版权侵权严重而复杂,维权不易。为解决此问题,总结了常见的且不易维权的网络侵权行为;分析了侵权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三:数字技术自身的特点的影响、知识产权价值观的影响、知识产权制度特点的影响等,基于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玉国 《出版广角》2017,(21):57-59
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产权,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权具有主体复杂、客体多样、侵权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和侵权证据不易保全的特征.我国相关立法欠缺、执法不严以及综合管理体制有缺陷,这使得我国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应当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综合执法管理以及强化行业自律,构建体育赛事网络传播法律保护体系,切实推动我国体育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网络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以来,多次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就建设网络强国、促进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并专门强调要增强互联网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震慑违法侵权行为.这些重要讲话既对加强网络治理、培育良好网络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做好网络版权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必须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把握新机遇、认清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才能实现网络版权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网络服务面临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工作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了提供网络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以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信息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虚拟社区作为网络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使得信息的共享达到了以往传统传播方式所没有的迅速性和多样性。虚拟社区信息共享中存在着大量忽视知识产权、擅自复制、转贴、下载、编辑等侵权行为。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共享协议、建立集体管理制度、开发保护技术等方式,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档案馆隐性知识显性化中知识产权风险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用户管理、争取豁免权利、强化馆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和谐的环境等规避侵权行为,以期提升档案馆利用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档案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国际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信息服务的内容、形式都有深刻的变化。近年来出现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信息高速公路”等信息技术都隐含、引发了许多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问题。因此,在档案部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的研究,并指导实际工作,避免侵权行为,既充分保……  相似文献   

10.
数字资源的大量出现和网络环境的迅速普及,导致了许多网络侵权行为的发生.作为网络内容提供者的数字图书馆近年来也是诉讼纠纷不断.文章以数字图书馆为例,就网络内容提供者ICP侵权行为的构成、侵权归责原则,侵权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信息传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陈益君  张军 《情报学报》2001,20(5):560-565
网络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途径。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 ,也给原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版权保护应在信息生产者、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之间寻求最佳的利益平衡。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复制、网络侵权行为等问题的讨论 ,提出了构建信息产权法制体系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梁徐静 《出版广角》2015,(2):107-109
在秩序混乱的网络环境下,网络版权侵权成为见怪不怪的现象,维护网络版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网络时代具有开放性、全球性、综合性等特征,其为网络场域内版权侵权行为的易发提供了可乘之机,而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则可以从发表、剽窃、获利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并对侵权行为主体、客体及证据效力进行责任认定,从技术、制度及法律视角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数字档案馆是当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探索和倡导建立的一种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数字档案信息是通过网络方式互联、网络远程访问的。基于数字档案馆域名标识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以及网页侵权行为,导致其域名的恶意抢注及网页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可划分为网络内容提供者/网络用户直接侵权和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两种类型.为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证明责任,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作类型化处理十分必要,并且应尽量平衡网络著作权人的保护激励、公众获取信息、互联网发展三方利益.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版权侵权严重而复杂,维权不易。常见且不易维权的侵权行为有:没取得版权人的人许可,擅自发表其作品;破坏作品的完整性和破坏作品的权利管理等几种情况。网络版权侵权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三:数字技术自身的特点的影响、知识产权价值观的影响、知识产权制度特点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因,解决的方案有正面的方案和反面的方案,这两种方案各包含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品具有非物质性特征,而知识产权的范围由法律来进行裁定,这一规定不仅表现为对效力范围进行限制,更体现在对权项范围进行界定。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属于非法行为,是非法律事实行为,知识产品所有人专有的权利就是知识产权侵害的对象,这一类侵权行为和一般侵权行为特征有所不同。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举止,我国一般采取二元归责的措施,在过错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下补充适用过错的推定责任,从行政、刑事、民事等多个层次来保护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7.
齐海彬 《兰台世界》2012,(26):64-65
在具体分析用户行为发生侵权行为的基础上,指出从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用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规范用户信息使用行为、争取豁免权利、妥善解决纠纷与合理的抗辩等方面规避数字档案馆用户行为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区在网络信息交流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网络社区中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侵权行为也越来越普遍。同一般的网络侵权行为相比较,网络社区中的侵权行为在行为的表现模式、受害的范围以及责任形式上具有自身的特点。我国《侵权责任法》对网络侵权的问题作了原则规定,但对网络社区中的侵权责任如何适用法律还需具体明确,有些制度规定明显不足,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由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了《2006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紧紧围绕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明确了我国2006年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任务,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13,(15):7
新华网报道:时值第1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不少地方严查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河南一口气粉碎了150万份非法出版物,江西也销毁了40万份。面对喜人成绩,我们应意识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不在于打击,而在于培养全社会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盗版侵权,社会上流传一些理论":①盗版"仿制"对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