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广大城乡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科普报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一些党报、电台等大众媒体也纷纷推出生活类科普专栏,大登特登涉及科学饮食、医疗保健、长寿养生等方面的科普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望和需求,也为报刊赢得了读者和市场,不失为明智之举。但纵观目前生活类科普文章,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2.
《学会》2019,(1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科学文化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并逐渐转变为人们认识世界、处理身边事务的思维基础。纵览中国科技发展史以及科学文化传播的相关论著,可以看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进一步解放人们的观念、思想和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基层科普前沿阵地的科普场馆,必须从做好实体场馆品牌、扩大基层科普宣传效果、提高科普创作能力等方面更新自身定位,助力科学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华敏 《科协论坛》2007,(5):19-21
科普是一个多目标系统,但基本的目标只有一个,这就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科普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为公众所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科普目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4.
科技馆是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窗口,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普教育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一发展趋势对科技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技馆要不断创新科普教育理念,提升科普教育功能与作用,培养广大公众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这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协论坛》2004,19(10):7-9
传统的科普形式主要是科普图书、科技报刊、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而互联网以其信息量大、查询方便、传播速度快,且具有全球性、实时性、交互性和多种媒体的表现手法,以及人们对科普形式与内容需求的变化,正逐步成为科普的新形式和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上网用户已超过8700万,互联网已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满足公众获取信息、集各媒体多种优势的大众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06,21(2):16-17
近年来,我区科协不断开辟科普工作的新途径,加大了利用媒体的力度,与区内各大新闻媒体加强合作.建立广泛联系,有效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图书,互联网的宣传优势.与各家媒体共同策划,打造出一批科普精品节目,开办了一批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宣传投果好的科普栏目,拓展了科普阵地,到2005年,媒体科普宣传趋于成熟和稳定,提高了向公众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了浓厚的科普氛围,提高了科协的知名度,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公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科普工作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心,报刊上的科普作品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科普书籍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向图书市场.我国的科普出版事业正显示出一派兴旺蓬勃的气象.  相似文献   

8.
一文学与科普都应走出"怪圈" 当前报刊文学园地的减少正如文化精品的衰落一样,虽是事实,但也绝不可简单地认为是文学正遭遇"厄运".要承认由于高度发达及多样化的传媒形式,已使文学的生存空间不得不萎缩.但作为一个关注科技与文化交叉的学人,我以为作家们对文学的现状不应太悲观.一方面文学媒体或园地要反省自身的品位与精品的距离,切不可一味迎合时尚的"快餐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追求了创新点,是否开辟了新天地.如环境文学、灾害文学不都是反映热点的冷门吗?在此方面亟待好作品问世.中国科普文坛的旗帜--高士其先生以其科学与文学交于一身的上百篇科学诗,带领人们向文学王国迈进,使人们学会了科学,也记住了文学的哲理.他的许多科学诗及小品文至今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典范.从科普意义及文化传播意义上讲,科学与文化联姻是文学的出路之一,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途径.  相似文献   

9.
苏和顺 《学会》2001,(6):30-30
近几年来,福建省龙海市科协充分发挥科技群团优势和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把加强科普工作摆上科协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把科普教育看作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速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措施,提高了人们的科学知识水平,培养了人们用科学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快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一生从事科普创作、编辑、翻译工作.由于他在清王朝度过了少年时代,目睹并体验了老百姓的种种苦难,深感民智未开国家落后,皆因政治腐败科学不昌明所致.所以他自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走上社会就开始向报刊投寄科普稿件;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工作期间,除了编写科学书籍以外,还要忍受着战乱之苦,甚至在日寇的空袭间隙,仍致力于科普创作.自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障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为开明书店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郭建斌  沈君 《学会》2010,(7):57-60
科普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林业科普信息化建设,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就中外林业科普信息化建设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了推动我国林业科普信息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林方曜 《学会》2012,(7):58-61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重在实效。气象作为人们身边的科学,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全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重视和发挥气象科普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何国祥 《学会》2003,(9):48-49
二次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 ,由于世界范围军事、经济、社会发展的广泛需求 ,科学技术进入了“大科学”时代。特别是近 2 0年来 ,由于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科学技术的影响力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而“大科学”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的时代形态 ,深深地影响了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本文将就“大科学”与科普的社会功能做一简要的分析 ,希望能从理论上对新时期的科普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模式。一、小科学到大科学就是科学与技术不断结合的过程“大科学”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相似文献   

14.
科普创作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技术科普创作尤其如此。高技术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且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从目前来看,关于高技术知识,不仅基础的中小学教育很难涵盖,就是高  相似文献   

15.
藏文科普出版书对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西藏,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很多西藏农牧民思想落后,科学素质普遍低下,因此,必须创新农村科普工作的发展,让科普走进我们的身边、走进农牧民的生活,在广大西藏科技工作者、教育者、文化传播者、科普工作者等各方面专业人才的努力下,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曹永红 《科协论坛》2009,(10):24-24
9月3日一大早,四川省荣县新桥镇镇政府广场上人头攒动,人们正在和来自市县的科技专家咨询各类种植业、养殖业、农作物病虫害等方面的问题,这是该镇开展的86次“科普早市”活动。早在2006年,荣县科协结合新桥镇农村群众喜欢赶旱场的习俗,依托镇科协创建了以“科学引领致富,科学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科普早市”,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科技进步的关键措施,科普宣传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普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已刻不容缓。针对目前科普宣传中存在的问题,依法开展科普宣传,促进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8.
<正>做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重庆市合川区科协顺应科普信息化发展趋势,努力拓展现代科普信息化渠道,积极主动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全区科普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主要做法与成效(一)加强媒体合作为切实发挥大众媒体宣传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好这一公共宣传信息平台,合川区科协积极主动与区内报纸、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加强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合川广播电视台增设开辟了《科技大篷车》节目,在合川日报增设开辟了"三江科普"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1,(2):90-91
光阴荏苒,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青浦区科普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青浦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方案》,以争创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为契机,以促创新、惠民生、强素质为立足点,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促进科普与经济、文化、生活的融合,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看法认为,科学把自己搞得太严肃了,因此需要有某种东西——或某个人——不时地打破通常笼罩在科学周围的认真气氛,以使局外人不感到科学的可畏。科学漫画家能当此任,因此,在整个科普事业中,科学漫画家起着理所当然的作用。这个画派最可‘读’的漫画家之一是美国的西德尼·哈里斯(Sidney Harris)。过去20年,他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北美的一般报刊和科学报刊上,在《美国科学家》、《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