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各国都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和重要原因。本文从家庭角度出发,探讨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首先从家庭做起,强化家庭的教育职能,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更新教育观念,讲究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科技》2003,(4):11-12
目前影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主要问题 青少年作为社会中的群体,他们的心理、行为方式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受影响最多的不外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同学和同辈群体。影响青少年精神不健康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凯  张惠雯 《科教文汇》2023,(22):49-52
智能手机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低头行为已成为青少年群体中的普遍现象。文章回顾了青少年低头行为的测量,从补偿性互联网使用理论、病理性互联认知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视角分析了青少年低头行为的形成机制,并基于问卷数据分析,从家庭、社会和个性等方面探讨了青少年低头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青少年低头行为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经济大潮的冲击,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从而导致道德失衡现象。因此,要求我们充分净化社会环境,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相互衔接、齐抓共管的德育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5.
田雪 《百科知识》2021,(9):45-46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认知启蒙与性格萌发阶段,若忽视其心理行为问题,势必会诱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其影响甚至会持续至青少年时期.而这种由心理作为源头所导致的问题行为,在心理学领域简称学前儿童"内化性问题行为".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归因 在儿童问题行为的现有研究中,最主要的往往是家庭原因,但是在家庭因素中父母情感忽视的研究却较少,情感忽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忽视伤害.情感忽视、无视是学龄前儿童对父母在其生长过程中关心、关爱等情感缺失的认知,是父母在生活、生产中忽略对孩子的情感输出造成的,它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又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6.
吴浩伟 《科教文汇》2021,(12):181-182,185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行为的产生不利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该文通过对近两年有关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了解问题行为的研究现状以及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7.
赵红波 《科教文汇》2008,(9):138-138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成为困扰各界的难点问题。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不仅有社会环境的因素,而且家庭教育方式和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当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根源。预防措施的根本就是坚持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紧密结合,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育中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孙力 《科教文汇》2008,(19):280-280
青少年失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重大问题,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青少年自身的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家庭原因。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科学探究青少年失足的原因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析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以独特的方式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更吸引了许多青少年网民的加盟。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负面影响日趋凸现,许多青少年由于痴迷网络带来的刺激和欲求.导致了许多不良社会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引起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普遍焦虑和关注。网络,已经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基于此现状,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田荷梅 《科教文汇》2010,(33):168-169
在青少年中有一种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生活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的现象,即"心理孤儿"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一心理问题的形成,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又有环境的因素。因此,家庭、社会和学校应该予以重视,分析其原因,寻求减少这一现象的对策,使青少年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黄海兰 《科教文汇》2020,(9):169-170,17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青少年犯罪也与网络有较大的相关性,网络导致青少年情感缺失、社交障碍、道德水准下降。由于网络的影响,青少年存在着人的需要、动机、认知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极大的消极作用。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需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建设,完善青少年监管过程中的道德法制建设,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已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只有建立了系统化的预防措施才能使有效预防由于网络原因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一种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解决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治疗理论和体系。当前许多青少年问题的产生离不开家庭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欲通过对一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个案研究,来探索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大量惊人的数字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正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家庭因素引起的案件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太仓高级中学的同学们通过案例分析、实地采访、问卷调查、资料整理等研究过程,对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进行了分析。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主要来自四类家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朱凤娇  罗骏  朱志强 《内江科技》2011,32(10):204-205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行为不仅对其个人产生重要的作用,也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有重要影响一本文根据社会适应行为的人格五因素理论和情感智力理论,以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培养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干先 《今日科苑》2010,(12):196-196
我国足球运动竞技术水平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是青少年足球普及率不高。而影响青少年足球参与率不高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大众传媒因素及伙伴群因素。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不合理使用网络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成瘾已成为青少年中相当严重的现象.本文认为,网络情境的虚拟性、资源的丰富性和信息的开放性导致了青少年思辨能力的迷失,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首先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在传授分析问题技巧的同时帮助其养成健康的网络行为,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思辨能力,进而合理地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一是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导致孩子形成不良性格和行为,为孩子偏离正常发展轨道、走上歧途埋下隐患;二是毒品预防教育的空缺和毒品亚文化的影响,让一部分青少年形成了对毒品的偏差认知,产生了对毒品的认同和接纳心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五点启示:青少年父母是毒品预防教育的首要对象;毒品预防教育要从"小"抓起;充分重视与发挥中小学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中的作用;健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保障机制;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让孩子远离毒品亚文化。  相似文献   

20.
吕艳飞 《现代情报》2011,31(11):79-81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升,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各个人群,其中也包括正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本文以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为数据来源,分析了我国城乡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存在的差异,并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可能因素,最后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