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书香”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一个名词,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特有的一个典雅的词汇,有着美好的内涵。书香是指高雅的典籍,也指读书人的书卷气息和文化氤氲。由此可见我们是一个崇尚文化、崇尚读书、珍爱书籍的民族。“书香”的由来是有一种名叫芸草的植物,又叫芸香,因其气味能杀书虫,  相似文献   

2.
第10届上海读书节从7月3日~12月10日为期5个月。本届读书节主题是“读书,让生活更美好”。读书节设有“阅读世博,畅想未来”上海职工学双语系列活动、“知识照亮人生,读书铸就辉煌——30年来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征文活动、“世博网上行,书香飘e坊”上海青工网上读书活动巡礼、“交流好书,节约资源”上海市民换书周活动、“同享知识,共建和谐”创建职工书屋活动、上海社区读书活动特色成果展示、“读书·谋生·创业”上海外来建设者读书论坛等18项大型活动。本次读书节向全社会发出《伸出援手,情系灾区——为都江堰市民捐书》的倡议。  相似文献   

3.
旧书的情怀     
法国的&;lt;欧洲时报&;gt;在列举“人生十乐“时,读书之乐为其中之一.因为读书可以获取知识,知识是人的精神食粮,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也是生命最快乐的追求.我爱读书,常以读书为乐.所以,平素最爱去逛的地方是书店,最爱买的东西就是书.因为读的书杂,买的书种类也是各式各样.多年下来,所拥有的书虽谈不上汗牛充栋,也算是书香满屋了.……  相似文献   

4.
赵标 《华夏文化》2008,(4):16-18
追求智慧,成为智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理想。早在《书》、《诗》中即有“哲”、“哲王”、“哲人”、“哲夫”、“哲妇”、“既明且哲”、“知人则哲”、“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等言辞,而“哲”却“明智”之义。可见,古人很早就已表露出摒弃愚昧、崇尚智慧的美好愿望。不过,这止导尚“智”之辞多为一鳞半爪,不成体系。真正开始对智慧与智者进行初步系统而精辟论述的要数孔子。  相似文献   

5.
"书香"何指     
刘书龙 《寻根》2004,(5):82-83
在汉语里,“书香”是一个极具文化韵味的词汇,如“书香门第”、“世代书香”等,这一点凡是读书人都是知道的。但如果问到“书香”究竟何指?恐怕现代的许多人就会感到有些茫茫然了,甚至会有一些人错误地以为“书香”就是指书卷间的油墨味。其实所谓“书香”,并非书籍本身的香味,  相似文献   

6.
“书籍文化”是人类一切智慧的结晶。中国书籍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先有画(图)后有字(书)的历史长河,故称“图书”。中国是一个图书大国,图书年代之久远,类量之浩瀚,题材之丰富,装帧之古朴,令世人惊叹。这是先人和前辈给我们留下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书文化如果以殷  相似文献   

7.
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老子认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学日益老子对知识、智慧的态度从现象上看似乎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以下引该书只注章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五十三章),表现出对知识、智慧的重视与肯定。另一方面,他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十九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似乎对知识、智慧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实际上前一种知,是合于大道之知,人也只有具有这种合乎大道的智慧、知识,才能“行于大道”。后一种智,是世俗的经验之智,是一种聪明巧伪…  相似文献   

8.
褚纳新 《寻根》2006,(1):65-71
浙东素称人文渊薮,南齐时余姚人虞和是浙东地区有史可考最早的私人藏书家。自宋室南渡之后,浙江成了全国的学术著述版刻中心,民间藏书蔚然成风。明代,随着姚江学派的兴起,余姚的科甲扬名于天下,“衣冠文献,益盛以大”。读书成就了学人的前途,也造就了一方乡土的藏书之富。泗门,这一浙东富庶之地上的书香古镇,其藏书文化,更值得一书。  相似文献   

9.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13-313
8月17日,上海市档案馆编辑的《辛亥革命与上海——上海公共租界档案选译》一书在2011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上首发。该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辛亥时期上海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书中刊载的档案记录大多为首次披露,填补了辛亥革命研究史料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郑晓江 《寻根》2005,(4):99-111
1998年,也是金秋十月,我应佛光大学南华管理学院生死学研究所之邀,赴台参加“哲学、宗教与生死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讲学一周。分别一年,原生死学研究所所长钮则诚教授已升任教务长,接其位的是尉迟淦教授,他拿着我在台湾出版的《生死智慧》一书,  相似文献   

11.
张岂之教授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指出:“只要人类存在,有些著作的智慧之火就永远不会熄灭,它一直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孔子的《论语》就属于这类蕴含着“智慧之火”的传世经典,它能够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提供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的指导。孔子所处的...  相似文献   

12.
李迪 《寻根》2000,(4):86-88
“书”的意义有多种,最常用有二:一是写字,“书”就是写的意思;一是指字及其载体,即书籍。本说的是后一种书。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40-140
经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从2011年起,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由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承办,并纳入部市合作项目。这标志着上海书展经过7年精心打造升格为全国性书展。8月17~23日,为期7天的2011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4.
我很喜欢龙应台教授一些散,她的风格可谓“宏丽”,并且深刻、独到、犀利、尖锐,视野广阔,融合着东方和西方的化,也融合着史哲等广博的知识,有时甚至显示出一种连男性作家也少有的恢宏气势,给人以智慧的享受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
开放是我国对外关系史的主流。伟大的“丝绸之路”就是一条贸易、开放之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曾长期居于领先的地位,我们的祖先以其非凡的创造才能和勤劳智慧,为世界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不朽的贡献。曹雪芹(公元1715一1763,一说1724-1764)的(红楼梦)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传世珍品,两百多年来,用汉、英、法、俄、日、德等文字出版了80多种版本,深深感染了外国读者和研究人员。书中也描写了一些进口货和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在《睛受病补孔雀裘》这一回里,这件“金翠辉煌”的孔雀奖,就是经“丝绸之路”运来的…  相似文献   

16.
束有春 《寻根》2015,(3):4-14
"诸子"与"百家"老子与孔子,传统观念中,他们一个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一个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们是儒家与道家的化身。说某某学派是什么,某某人是某某学派的创始人,某某人是某某"家",这在春秋时期来讲,一般是没有这种归类的,其  相似文献   

17.
吴棠 《大理文化》2003,(4):55-58
天山知音 在云南,我很少逛书店.因为没有我需要买的书;我买书都是从北大附近的"万圣书园"去邮购.今年6月,他们给我寄来第32期<万圣阅读空间>,这是一份书园自办的"燃一炷书香,续一份书缘"内刊,书评之外是新书目录.从目录中我发现了这样一条信息:  相似文献   

18.
女书作品的诗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建军 《寻根》2001,(4):26-30
现传的用女书写作的学性作品有600多篇。其中“唱本”和“贺三朝书”等民间礼仪性本用诗体形式,直接在人与人之间用以交际的书信等也都是诗体,女书作品为什么基本上都是诗体形式?女书作品诗体形式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女书作品有没有所谓的诗学价值?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邱志红 《寻根》2008,(5):35-40
黄兴涛先生曾以“晚清英文语法概念和知识的最早传播”为题,对英语在华传播史上最早出现的几本鲜为人知但却极具重要意义的英语文法书进行了系统考订(详见《文史知识》2006年第3、第4、第5期),指出《英国文语凡例传》是我国“第一部中英文对照的英语文法书”,《文学书官话》是“以中文‘讲明’英语文法学的最早著作”,而《文法初阶》则是“中国人独立汉译的首部完整的英语文法书”,  相似文献   

20.
书香·心香     
厌倦了这个世界的喧闹与繁华,我手捧着书,静静地待在那个只属于自己的心的角落里,嗅着书香,身心与灵魂开始飘飞,慢慢升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