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阳 《教育探索》2002,(8):12-13
发现和发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创造活动,它们虽有其共性,但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它们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着明显的差异.相应地,作为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创造教育就应当分为发现教育和发明教育,它们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探讨和分析,不仅有助于创造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而且对创造教育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其创造教育体系的建立,创造教育的目的、条件及方法,对当前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创造教育指一切开发人的创造力,使学生形成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创造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坚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技法和方法,开发人的创造力。创造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必由之路。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全教会议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就创造教育的涵义、特点及其与传统教育的本质的区别进行了阐释,比较分析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利弊得失,指出我国必须提倡和实施创造教育,提出了实施创造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未来学家奈斯在《大趋势》一文中指出 :“处于伟大变革时代 ,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创造是一种产生前所未有的思想或事物的活动 ,常和发明发现相关联。创新和创造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创新包括创造 ,是更高层次的创造 ,是范围更广泛的创造活动。人类过去和现在都需要创造 ,人类的未来更离不开创造 ,而且在急切呼唤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高的创造。创新教育就是要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以期迎接世界的挑战。一、创新———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就是抛弃旧的 ,创造新的。人类社会不正是在不断发现新知识…  相似文献   

6.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   创新性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 3个方面的素质,因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教育也应包括相应的 3个方面的内容。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兴趣、创新意识、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创新性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三个方面的素质,因而创新教育也应包括相应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索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这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之…  相似文献   

8.
创造教育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人的本质的一种特性。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创造的潜能,也具有创造的天性。通过创造教育有效地加以引导和开发,蕴藏在人身上的创造性潜能就会变成现实的创造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①一、创造教育的内涵1.创造教育的界定。什么是创造教育?国内外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教育;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阐明,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发展看,时代呼唤创造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育不仅是人类潜力的基础,而且保证他们的生存质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创造力、发明力、发现力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对我们的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内容、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知识经济的定义,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高素质人才为基础的经济;分析了知识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认为推行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是高校面临的一项根本任务;对比了继承本位与创造本位理念的不同,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自由思想的空间,平等环境的熏陶和自由选择的机制,因此,创造教育需要通过教育创新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化学创新教育及其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化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 ,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以实验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多重素质 ,特别是创新素质。人才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创新就是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创造新理论、新产品 ,发现新规律、新定理 ,发明新技术、新工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是化学创新教育的模式。以化学实验为载体 ,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品质、科学能力为一体的化学创新教育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化学创新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创新个性。要善于观察、发现、思考 ,创新都出自创新动机和个性。二战…  相似文献   

12.
创造教育与化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造教育 创造教育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教育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应用创造心理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创造性智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其教学内容既遵循现有知识系统,又不囿于已有知识框架,它着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发明和创造。教学原则主要是:探索性、独创性、批判性、个性化及综合性五大原则。其根本宗旨是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给学生以必要的学习“自主权”,让他们在自由的时间、空间内去寻求、发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技术应用性教育,其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本科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对这一教育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有着自身的特点。文章选择会计这一财经类专业,根据人才需求的特点对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 什么叫创新?创新,字面的意思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即举凡通过创造性思维,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创出新成绩,都可以叫创新。日常生活中,凡是用前人所没有用过的思想、方法、技术来解决问题、处理问题,也都叫创新。创新与创造相关,既包括事物发展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结果,也包括新的发现和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技术与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 基于此,对于普教来说,什么是创新教育,被教育理论家界定为: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5.
人们的教育理念往往包含着对教育功能、教育价值以及教育目的等教育中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那么这三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呢?本文以教育的功能为着眼点,对三者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并试图从中找出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的关系。作者认为正是由于教育功能的多面性,处于不同利益集团的人们就会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对幼儿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科学和人教育的理论、发展历史及现实进行深入的思考后可以发现,它们本质上不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在根本上有着相同的价值观,都注重人的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本就当前幼儿教育领域中科学教育和人教育两的关系.融合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理论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创造型教师是指那些具有创造性教育观念、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积极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师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现代教育,刨造型教师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他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他能够  相似文献   

18.
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创新、创业”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各自不同,又相互关联。“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是“创造、创新、创业”概念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创造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并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其演进的轨迹可分为五个时期。创造教育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总趋势。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创造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素质教育也要依托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不能替代创造教育,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并行不悖。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方法很多,关键是开展创造教育。开展创造教育,必须依托创造性的环境、创造性的教师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人才的重新认识,导致创造教育的开展,德育在创造中起主导作用,创造教育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载体之一,通过创造教育提高了德育效益;创造发明活动是德育的有效途径,而德育工作的创新,又优化了创造教育的环境;班主任的积极参与,使创造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教育也促进了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