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共主体论教学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契机,主体间性课程强调文本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之间的对话,三主体在交往中的互识与共识构筑了主体间性课程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正>一、主体间性的哲学视域1.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纵观西方哲学发展史,从古希腊的"朴素"主体论到康德、费希特的先验主体论以及黑格尔的绝对主体论,其哲学论断从普  相似文献   

3.
知识论课程现把课程等同于知识,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性缺失;“经验”论课程观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表现为纯粹的学生主体的课程,从而造成教师主体与文本主体的缺失。主体间性课程就是基于知识论课程现和“经验”论课程现的困惑而提出的。主体问性课程是主体同性交往的经验。交往是主体间性课程的核心,理解是主体间性课程的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培养完整、自由的人是主体间性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育哲学学科重建以来,教育哲学领域主体间理论研究问题主要聚焦于教育本质或理念、师生关系、教育目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式、德育和班级管理等几个方面。教育哲学领域主体间理论研究基础包括胡塞尔认识论的主体间理论、海德格尔生存论的主体间理论、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主体间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论、弗莱雷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梅洛·厐蒂和舒斯特曼身体间性理论等等。在系统梳理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教育哲学领域主体间理论研究的基本理论观点时发现,已有研究在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主体间性的表述方面,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关系方面,主体间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方面等。  相似文献   

5.
将主体间性的讨论扩展至人和自然之间,是可以基于海德格尔晚期存在论、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解概念以及马丁·布伯我-你关系论这三个理论依据的。他性不属于主体间性的讨论范畴,而主体间性研究并未抛弃斗争性的维度。主体间性的讨论走向审美主义,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将主体间性的讨论扩展至人和自然之间,是可以基于海德格尔晚期存在论、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解”概念以及马丁·布伯“我一你”关系论这三个理论依据的。“他性”不属于主体间性的讨论范畴。而主体间性研究并未抛弃“斗争性”的维度。主体间性的讨论走向审美主义,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蔡宝来王嘉毅世纪之交,教学论在反思其学科发展历程中进行着现代建构。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论体系影响至深,加之受研究主体学术视野所限,故对理论形态的反思总嫌浮浅,而现代建构也缺乏明确方向性。本文将从传统教学论体系的理性分析入...  相似文献   

8.
问题取向的课程论研究有着无目的的目的性、非功利的功利性、知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其问题来源于研究主体的问题意识、以课程活动为核心的生活世界、课程研究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课程论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等,并在哲学问题域的指导下确立了基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的问题域。鉴于问题在课程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必须研究真问题,明确不同问题域间关系,批判生成新的课程论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更加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主体性学习”,用“双主体转换论”来阐释教学,流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念,但这并没有科学地阐释出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律。教育视阈中有关主体间性的研究是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继承、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张一兵先生提出的"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可能,在于这一术语有着不同于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影响的"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异质性,避免了含糊地、不加限定地讨论一般的"日本马克思主义"。哈贝马斯的新市民社会论之所以不可能,在于其试图以国家、经济、市民社会的三元模型来"修正"或"缓解"黑格尔-马克思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对立的空想性。广松涉的物象化论,不具有"主体性已被主体间性取代,主体的内在论已被社会论取代"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投射与应用,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但应看到,主体间性哲学思想产生于西方,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存在根本区别。明晰价值旨归是构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纲与领、根与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紧密结合,统筹落实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中。通过构建主体间平等交互式教育实践关系,采取丰富有效的教育互动方式,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情境,切实增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从主体间性视角审视远程教育,可以发现隐藏在现代远程教育观背后的哲学观是主客二元对立论。主体间性提供了一个回归教育本真的哲学路径,教育中师生“主一主”关系的确立,为远程教育的教师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建构主体间性远程教育的着力点有两个:从静态而言,课程建设是“主体间性”思想的静态呈现;从动态而言,教学活动是“主体间性”思想的动态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不可译"论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论是关于语言结构的"不可译",还是文化传统的"不可译"断言,都是对人脑认知功能潜势的低估,是对语言本质认识的讹推,是对主体性的过分执著和对主体间性的无视。从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出发,那些看似"不可译"的语言、文化现象天生就带有"可译"性的语言哲学基础。基于此,根据"互文性翻译"理论、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化"理论、"解构翻译"理论对"不可译"论依次进行审视,并最终从语言的主体间性角度指出"不可译"论忽略了语言的人文主义根本属性,可以彰显其本质上的"不可知"论属性。  相似文献   

14.
受预成论哲学的影响,我国中小学作业评价长期陷于知识导向的评价困局,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过程性和生活性难以得到充分彰显。区别于传统的预成论哲学,生成论哲学以主张生成性、强调主体间性和注重现实生活性为显著特征,可为突破当下知识导向的作业评价困局提供有益的变革思路和可鉴的变革行动。在生成论视域下,素养立意是当下作业评价变革的主要方向。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中小学的作业评价需要调整作业评价目的,确立以素养立意的作业评价理念;革新作业评价过程,强调协同共生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改革作业评价方式,注重分层分类的现实情境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理论受到西方和东方许多学者的关注,当今社会,与主体间性理论相关的教育研究理论也不断出现.从17世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到18世纪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再到19世纪和20世纪出现的胡塞尔的“交互主体理论”、马丁布伯的“我-它”关系理论,以及哈贝马斯提出的主体间相互“理解”和“共识”理论,这些西方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理论为21世纪我国新一代学者深入研究主体间性理论,丰富主体间性的内涵、特征、作用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是指学校以课程管理的主体意识与方式,发挥与发展教育者和学习者主体性的系统观念,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的建构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在带给学校课程管理主体权力和内部张力的同时,也使其陷入诸多困惑与抉择中,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审视课程管理现状的局限与缺失,整体构建与实施学校的课枉与教学体系,以发挥和发展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从主体间性看后现代课程中的对话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后现代教育思潮中,共主体论(intersubjecty)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在21世纪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中,“对话”成为主体间性课程的重要主题词.主体间性课程强调文本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之间的对话,三主体在交往与对话达成的互识与共识中完成了后现代课程对文本的超越和意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以注入式灌输构成其实践背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理论基础,完整灌输论也要求注重交流与沟通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哲学的崛起,是西方主体性哲学盛极而衰的产物。主体间性消解了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建立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相互理解、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交往关系。主体间性对教育及教育评价的渗透,呼唤着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理念型终身教育流派,提示了蕴涵其中的人学基础,勾勒了生成性的人的形象,彰显着对人的主体性、超越性、共处性的人性期待和对"自由人"之境界的诉求.具体而言,它蕴涵着三个方面的理论意义:在思维方式上,从预成性思维转向过程性思维;在生命论上,它在唤醒人内在生命自觉性的同时,也关注他人生命的自觉和从主体到主体间性;在知识论上,它从先验的、确定性的知识向个人实践知识乃至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