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处于中心位置,是该节目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形象代表,谈话节目强调主持人的明星作用,以明星品牌连接嘉宾、现场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谈话节目名称和标识设计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突出主持人作为栏目符号的地位。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2.
在主持人节目中,主持人亲切地将观众称为“朋友”。然而,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进行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电视“主持人”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主持人似乎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当作观众的朋友。主持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那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独特的风格、真实的情感真正与观众相知、相交,使观众真正想看、爱看你所主持的节目。  相似文献   

3.
柳艳辉 《传媒》2009,(3):74-75
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是节目与听众、观众之间感情和信息交流的桥梁纽带。由此可见,节目主持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播音器”,而是媒体最积极的传情达意的角色,是媒体联系观众的桥梁。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宁波 《东南传播》2013,(3):135-138
谈话节目是当今社会最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通常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在谈话节目当中,主持人以有声语言作为媒介,与受众沟通和交流,媒介的意图、栏目的宗旨,也都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传达,并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实现谈话节目的进行。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会话文本为实证,解析电视谈话节目的话语结构,解读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话语角色,具体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话语策略以及主持人在谈话过程中所使用的礼貌和合作等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5.
陈艳 《声屏世界》2005,(5):41-41
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应表现为主持人主持不同栏目的形象设计定位和主持风格定位.从宏观角度看.应明确主持人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从微观角度看,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形象.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机构,它的性质决定了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就是党的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电视是大众传媒.对于观众.主持人不能以专家、学者的形象出现。更不能以演艺明星的身份出现.而是以能与观众真诚交流的朋友形象出现。  相似文献   

6.
吴庆久 《大观周刊》2013,(11):144-144,204
电视文艺节目包含范围广泛.节目种类形式日益繁多.特别是观众收视到的栏目层出不穷。如今,观众更希望看到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个性的张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满足自己辛苦工作一天之后全身心放松、娱乐的需求。时代的发展需要个性化风格的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观众也需要看到个性化鲜明的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与此同时.主持人的自身个性还要做到与节目个性相协调.服从节目个性.在这个前提下将自身的个性融人节目.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少儿频道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与少儿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传播、教育的重任。本文将从儿童心理及收视欣赏习惯出发探讨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意识和角色定位,讨论如何成为一位真正和孩子平等交流、受孩子喜欢的优秀少儿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8.
陈兵  杨保安  罗骏 《新闻前哨》2002,(11):36-37
从传播学的受众接受心理来看,人们的确更愿意与名人进行交流。“名人效应”之于广播电视节目,一般是指某位节目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与某一栏目(节目)相映生辉,他们就成为栏目(节目)具体、形象、生动的标志。于是观众容易对他们产生“晕轮效应”、“爱屋及乌”,当主持人到另外一个节目去主持时就把“光环”带到那里,并对这一节目产生“先验”的好感和热情。如后来被誉为“横跨新闻界和文艺界的大腕”的赵忠祥到《正大综艺》创造了这个节目最辉煌的时期,春节晚会他又是导演最放心、观众很满意的主持人,《人与自然》的主持似乎也非他莫…  相似文献   

9.
主持节目离不开主持人.通过主持人这一中介,强化与观众的交流,密切与观众的关系,让观众在交流中不知不觉走进节目里,潜移默化地接受所传播的思想.大凡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都要根据节目需求与现场嘉宾和观众进行自然,平和、亲切、流畅的交流,调节现场气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营造融洽、和谐的交流气氛,使主持人节目获得成功.所以主持人的互动交流意识如何,是衡量一个节目成败优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今天,大多数电视台除了新闻节目外,几乎所有栏目都采取了主持人的形式。使观众欣赏到了各具特色的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集采、编、  相似文献   

11.
沈琪 《声屏世界》2003,(12):40-40
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被观众认可和接受,必须积极主动参与所主持栏目的策划工作,了解、掌握节目的全过程,洞悉观众的收视心理,在主持中正确体现栏目的宗旨,实现编导的意图,并具有驾驭节目的能力。主持人只有积极主动参与才能明确为观众服务的目的。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名牌栏目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理所当然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栏目制作的全过程,只有这样节目主持人才能真正了解节目宗旨并以独特的风格魅力走进广大观众的心中。前几年我主持了本台首创的休闲栏目《假日漫步》。这个栏目在双休日播出,观众面广,服务对…  相似文献   

12.
曾素萍 《声屏世界》2003,(12):37-38
在电视传媒从节目化阶段逐渐进入栏目化阶段的今天,一档栏目的成功与否,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主持人的个性,对现场的驾驭,切中要点的提问,画龙点睛式的评说,都是吸引观众目光的关键。也就是说,主持人在节目中“怎么说”和“说什么”,直接关系到电视机遥控器的点击频率和眼球的停留时间,影响着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主持人的“怎么说”“怎么说”是主持人与节目参与者及受众进行交流的直观表现形式。常听人说,某某台的节目不如某某台的好看。究其原因,主持人的“怎么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主持人在镜…  相似文献   

13.
创新电视谈话节目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怡淼 《传媒观察》2005,(10):47-48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和嘉宾或现场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它将人际间的谈话交流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开播掀起了收视狂潮,  相似文献   

14.
电视访谈类节目轻松自然、内容包罗万象,一经推出便深受观众的喜爱。访谈节目主持人作为沟通嘉宾和观众的桥梁,其娴熟的主持技巧和个性化的主持风格能够决定整个节目的质量和品格。以下就从访谈节目主持人访谈的前期准备、主持人的谈话技巧、谈话掌控力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探访节目主持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5.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主要以主持人的语言表述为进行形式的节目,在电视谈话节目里,主持人是“幕后”制片人、策划人、编导等所有人员的创意的实践者,是这个创作集体的总代表。作为谈话现场的组织者,主持人是话语的引导者、控制者,是参与谈话观众的倾诉对象,主持人又是谈话节目风格、节目个性的塑造者,是节目的总代表和“代言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言语表现对电视谈话节目的进程、节奏、内容、风格乃至节目的整体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与运用可以决定着一档电视谈话节目的成败。一、口语化电视谈话节目将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多元化以及观众心理需求不断上升的变化,作为新时期的节目主持人,成为了受人瞩目的焦点,节目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都展示着自身的素质,并形成与观众的互动,因此,全面提升节目主持人的各种综合素质,对于提升节目具有很大的作用和价值,究竟从哪些方面来加强节目主持人的全面素质,更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本文在全面分析当前电视节目与主持人素质之间的相关性,并从各种综合素质对节目主持人提出要求,全面提升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推动电视行业全面、高质发展,受到更多观众的热捧。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在人们积极倡导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的氛围下,节目主持人越来越关注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对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电视谈话类节目来说,主持人人文素养的提高迫在眉睫。本文围绕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人文素养这一话题,阐述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内涵以及主持人人文素养的内涵。论证了主持人在节目现场中,面对与嘉宾的交流以及面对与现场观众的交流时,其人文素养的具体体现。并叙述了提高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即提高道德责任感、理性对待社会问题、了解嘉宾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的特点、自觉学习并不断更新人文知识。以人为本是主持人人文素养最明显的情感表达,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关怀是人文素养的精神力量和最终体现,对此,文中用主持人在节目现场中人文素养的体现的具体内容,强调了人文关怀在主持人人文素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随想     
主诗人在英语中称 Host,和“主人”是同一词,意思是说他是这个节目的主人,他是节目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代表,是电视台的代表,被观众视为“活台标”。节目主持人的水准往往体现着一个电视台的水准。因此,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新闻节目和专栏节目主持人,就应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具有比较敏锐的洞察力,善于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重心,善于体察受众的情绪和要求,制订相应的报道计划和栏目选题,选择真正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素  相似文献   

19.
田苗 《视听界》2000,(5):32-33
节目主持人在电视中充当特殊的交际者——代表栏目与观众进行交流,而这种交流最主要还是体现在口语表达上。主持人语言策略的重建,是对切入电视本体语言的现代汉语形式的探寻。从20世纪50年代起,“口语化”就被肯定为广播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要求。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尤其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电视谈话节目已为人们所熟悉。这种节目样式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于一体,结构相对简单。其魅力在于,在观众面前营造了一种人际交流情境,互动性较强,真实生动、可观可感。电视谈话节目一般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组成。嘉宾通常是谈话中心,谈话由主持人组织推进。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只是做开场白和收尾,或是对节目内容进行简单串联。而谈话节目主持人则直接参与并主导谈话。节目如作文章,在嘉宾既定的前提下,谈话能否行云流水,妙趣横生,主持人的“起、承、转、合”作用犹为重要。有些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引导谈话,还积极参与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