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进行科技馆展览设计时,应首先明确主题,采取纲举目张、主题展开式的设计方法;应让展览主题得到明确而显著的可视化表达;应努力提升展览的信息密度;在展览内容未明确时,不需要过早开展环境布展设计。而在进行科技馆展品设计时,要了解和把握审美体验规律,让观众产生良好的知觉体验、认同体验、反思体验;应坚持反常态、反经验、反直觉的设计原则,引发“惊”和“喜”的情感;运用合理的设计技巧,让观众的知觉体验更加充分;优化阐释方式,让观众产生认同体验和反思体验;遵循必要的原则,减少展品研发失败次数。  相似文献   

2.
我国科技馆在展示内容上往往以传播科学原理及结论为主,而忽略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深层次内涵,从而容易使展览虽然充斥着展品和知识,却难以支撑和诠释展览主题。如何挖掘展品的深层次内涵以更好地表达主题,进而提升科技馆的展教功能并深化科学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引入和展示科学史内容是一种有效途径。科学史内容将科学与人文联系起来,增强了科技馆展览的故事性、思想性和人文性,对深化展览主题和创新展示内容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炼主题”和“如何通过展示内容表达主题”是当前主题展览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它反映了展览主题与展览设计各项工作的关系。本文从展览设计在展览信息传播中的定位出发,以“树”的结构比拟上述关系:文献研究成果及素材是树根,展览主题是树干,展览框架是树杈,展示形式是树叶;以“遇见更好的你”心理学展览的设计实践为例说明:调查研究是提炼展览主题、内容设计的基础,主题提炼须把握好“供需”平衡,且是一个动态的演变、发展过程;并根据展览开发实践,总结了五种主题展览常见框架模式,提出了展览内容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实践和研究,对展览展品的设计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启示。展品如何实现体验式与探究式学习?展览如何提炼深层次科学内涵与主题?如何营造既有深层次科学内涵又能引导体验式与探究式学习的展览环境?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展览展品设计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各地科技馆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及其中蕴含的教育学理论和方法,以及上述理论与实践为展览展品设计带来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展览设计水平和展示教育效果,近年来国内新建科技馆多以主题展览方式为主,但展览设计及展览方案征集、展览设计招标的模式却未发生相应的改变,导致设计效果不佳,难以涌现真正优秀的主题展览。主题展览设计,应该经过概念设计、创意设计、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技术设计)等步骤。笔者参考建筑设计领域的相关流程,认为制订科学合理的展览设计与招标组织方案,通过“前期研究→提炼展览主题→构建展示内容框架”的过程,是确保获得优秀展览概念设计方案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比国际著名科技博物馆的主题展览,我国科技博物馆的某些“主题展览”名不符实。经分析和归纳,当前主题展览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主题展览、展览主题、故事线等基本概念及意义;展览主题与核心科学概念、科学教育/传播目标之间的关系;前期学术研究的作用与任务,如何提炼展览主题,如何通过展示内容表达主题,如何通过展示形式表现主题;主题展览研究和设计中可借鉴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神经教育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和成果,着重介绍其对儿童发展阶段、科学概念形成、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并借鉴神经教育学的视角,对中国科技馆“儿童科学乐园”展厅策划设计进行总结,结合教育学理论、科学教育实践、场馆运营经验等方面对比思考,从教育目标、受众分析、设计原则、内容规划、展品设计等环节梳理儿童科普展览设计的工作方法,提出设置合理教育目标、围绕科学大概念规划展示内容、鼓励尝试探索和及时反馈的互动形式、将家长作为重要受众群体等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短期展览因具有形式灵活多变、内容覆盖范围宽泛、更新频率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塑造科技馆形象、提高观众参观回头率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地科技馆的重视。但相对于常设展览而言,短期展览在安全性方面更容易受到时效性和资金投入等因素影响,另外由于科技馆观众的特殊性,短期展览安全性更低。本文归纳了科技馆展览安全要素,通过对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近年来举办的主要短期展览进行总结分析,对安全性进行分类,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剖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如何改变“自上而下”的传统模式,形成“以观众为中心”的展览设计机制,是当前许多科技馆感到困惑、正在探索的命题。厦门科技馆在“问问大海”展览的设计过程中,调研观众所关心的海洋问题,从“观众问题”中提炼展览主题、延伸展览内容、指导展览设计,并采用“基于展品的问题制学习”来设计观众的展览参观过程及教育活动,借助问题引导观众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探索知识、科学思考,发挥展览的科普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上一批科学教育专家提出了科学教育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大概念”。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文件也提出了与“大概念”相似的“跨学科概念”与“学科核心概念”。科技馆作为科学教育机构,也应关注“大概念”。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科学“大概念”下进行科技馆主题展览设计,特别是在主题思想凝练和展览内容设计方面,应在“大概念”下,明确展览主题,围绕科学教育目标展开展览内容,各个环节应分别支持相应子目标,最后共同支持一个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1.
展览展品作为科技馆最具标识性的符号和最核心的科学传播载体,一直是科技馆业内同行关注的重点。本文围绕展览展品创新开发的理念与原则、方法与步骤、机制与保障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合肥科技馆在这一领域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各地科技馆提供思路,共同支撑和推动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布展施工的安全管理已然成为科技馆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然而,国家和相关行业目前缺乏对科技馆布展施工安全管理的深度研究。本文以中国科技馆为例,探讨科技馆布展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包括布展施工安全管理规范的需求、基本原则及内容,初步思考建立科技馆现场布展施工安全管理规范的路径,以确保安全生产,营造安全有序的场所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科技馆开馆30余载以来,科学与艺术在科普展览中从相互碰撞、两两融合到彼此借力、强强联合,最终珠联璧合、彼此成就的渐进过程,从教育学、传播学视角出发,提出了在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上加强科学与艺术结合广度和深度之思考,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更多合作途径、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理念融入展览全流程等对策,以期为促进科学与艺术在科技馆中的融合,达到科技馆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艺术修养的创新型人才之教育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展示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展示科学技术提供了各种可能性,然而提炼和表达科学技术背后的科学文化,即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的价值观等核心内涵,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工程文化是科学文化的一种类型,在黑龙江工程学院工程文化博物馆的策展实践中,通过情节化、重构展品语境和不同层次的参与等多方式,探索了在展示工程技术发展的同时,深入发掘背后的工程文化,让展览不仅传播科学知识,同时也兼具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创客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热点。创客之所以能够进入中国的各类教育系统是源自多方的影响因素。然而,当前被大谈特谈的“创客教育”实际上是一个伪概念,根本就不存在有实质意义的“创客教育”,其本质只是一种遵循了建构主义思想的学习方式而已。开展创客活动的关键是构建良好的创客空间,而科技博物馆天然具有这方面的优势。美国旧金山探索馆的巧匠工作室的成功案例,是中国科技博物馆学习的楷模。科技博物馆开展创客活动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构建良好的创客空间环境;(2)走出高技术创客项目开发的误区;(3)汇聚全社会的能工巧匠,开发适合本馆特点的创客活动。  相似文献   

16.
展品是科技馆科学教育信息的最主要载体。如何通过辅导不仅将展品的科技知识传递给观众,而且实现更高层次的科学教育效果,是目前我国科技馆提升展览教育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对目前科技馆展览教育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证了为什么要进行展品辅导、需要什么样的展品辅导等问题,提出了通过串联辅导将分散孤立的展品联系起来的观点,进而探讨进行展品串联辅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 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 十四五” 规划(2021—2025 年) ? 高度重视实体科技馆建设、对科技馆展览创新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 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 以广东科学中心展览研发创新实践为例? 从联合社会力量、建立研发机制、探索跨界融合、健全创新发展四个方面探讨科技馆展览展品研发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