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德育工作普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发生的恶性事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心理失衡或疾患。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应明确导致学生心理失衡的因素并采取多种措施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课教师更应注意学生的心理问题,激烈竞争的社会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3.
学生写作的心理误区有五种。写作教学应针对学生心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消除学生的心理误区,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实习教学中应注重心理教育,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纠正学生的偏激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  相似文献   

5.
班级管理首要责任人的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利用心理效应进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6.
班级管理首要责任人的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利用心理效应进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7.
王婉 《贵州教育》2011,(24):30-30
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语文课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应注重创设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并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导入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  相似文献   

8.
心理不健康是影响青年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问卷调查可知,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不容乐观的。面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予以干预,通过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令人担忧。认识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是当代青少年学生必备的素质。健康的心理是抗挫折的重要基础,各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各类学校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应主动担负起责任,采取积极措施,开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校要经常组织各项有益的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应全力配合学校与社会完成这项任务。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教师除了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外,还要注意双方交流的情意性,真正与学生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敷衍心理、厌烦心理。当学生在练习中有畏难情绪时,我们应想方设法地帮助消除:当学生在练习中表达自己的喜悦时,我们应分享他们的快乐:当学生在练习中流露出困惑时,我们应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心理需要具有纵向的连续性和发展性,课程设计中的时间向度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心理班会更应如此,预见性、时效性、延续性是心理班会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在考试减压专题中,存在事倍功半、自暴自弃、考试失常三种类型学生,班主任在对学生心理需要的时间向度进行分析之后,在课程设计的形式和内容上应力求贴合学生。  相似文献   

12.
在实习教学中应注重心理教育,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纠正学生的偏激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  相似文献   

13.
关注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应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其次应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系统;再次对个剐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4.
浅议加强高职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的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林 《文教资料》2007,(31):164-166
高职教育注重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加强高职班主任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心理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实施应重视心理辅导方法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共情技术是心理辅导的精粹.运用共情技术时,应与心理辅导的其它特质和技术综合起来实施.本文给出了运用共情技术的三步法:设计问题引领,走近学生心理;重视共情表达,感受学生同在;展开共情探究,深入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16.
侯春莹 《文教资料》2006,(19):168-169
由于学生歌唱技能或其它方面的原因,造成心理素质差,导致学生考试或演唱失败,所以声乐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主要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积极的心理情绪;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下意识的歌唱心理和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等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  相似文献   

17.
据调查,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教师在思想上加以重视的同时,还应大力普及心理学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本文探讨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屡次发生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轻生的事情,学校教育应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渗透珍惜生命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科学文化素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科学施测、科学建档应采取的方法、工具的选择、施测程序、统计分析以及心理档案管理使用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了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20.
学习发展能力是学习心理成熟的过程,教育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身心发展得到培养,从而达到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