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信息分类与网站分类目录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献信息分类方法对网络信息分类有很大的影响,但文献信息分类不是网络检索系统的最佳分类方法的选择;网络信息分类是以实用性为分类标准,文献信息分类是以其知识属性和文体形式为分类标准;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在类分网络信息时存在概念表达等方面的局限;分面组配分类法可能是一种较适合网络信息分类的方法。网站分类目录是应用分类的方法对巨大的网络资源进行组织和揭示的有效手段;网站分类目录存在着多样的方式并与《中图法》对信息分类的标准不同;网站分类目录在其目录设置上都结合网络分布式互动性的特点采用多重列类的方法组织信息;建议网站在类目的立类、分类人员、概念表达上注重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2.
网络分类目录及其分类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网络分类目录提供浏览方式的信息查询途径,具有直观、信息质量高等优点。网络分类目录采用的分类法有主题分类法、学科分类法、分面组配法和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包括杜威十进制法、国际十进制法、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图法。  相似文献   

3.
网络搜索引擎分类目录检索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搜索引擎是检索网上信息的工具。本文以重要的中文搜索引擎为例,分析了搜索引擎分类目录的特点,指出其检索功能的优缺点,提出提高搜索引擎分类目录检索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分类目录是按知识体系揭示馆藏、宣传图书、辅导阅读,供读检索的工具.但在计算机编目环境下.卡片分类目录的报道及检索功能已被计算机检索系统所代替。尽管如此.分类卡片目录组织仍不能取消.因为分类目录组织能发现在分类、编目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起到了校对书目数据的作用,为提高书目数据库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夏勇等同志的《再论从分类目录到主题目录》一文(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83年第3期上,下面简称《再论》)把主题目录同分类目录进行了比较,并就编制主题目录发表了意见,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图书馆目录工作的重点应从分类目录转向主题目录,主题目录的检索功能优于分类目录,分类目录作为读者的检索工具,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可能逐步为主题目录所取代,但作为公务目录,分类目录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6.
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组织与数字图书馆,从文件方式、数据库方式、主题树方式、超媒体方式讨论了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在技术上的组织方式;从建立档案目录中心、加入搜索引擎、建立广泛链接,建立专业指引网站、建立分类目录,申请网络实名,以多种语言提供信息,建设站内搜索引擎,提供网站地址和索引等方面。讨论了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外在形式上的组织方式。并从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强调了网络信息资源方式需要有效地进行组织,使网络档案信息有序化并联结成网,形成规模,在网络环境下,对网络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组织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类目录历史悠久,我国更具有使用分类目录的传统。分类目录在目录体系中所占的主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随着目录类型的不断扩展,检索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在联机检索时代,分类目录是否还具有在目录体系中的牢固地位呢?有肯定的,有怀疑的,也有否定的。本文拟就分类目录的现状与未来作一简略的评析,并试图证明分类目录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当然,我们也要探讨如何提高分类目录自身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袁红  乔国慧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0):112-119
开展基于社会化标签系统、搜索引擎和分类目录3种平台的信息搜寻实验,从相对查全率、相对查准率两个指标的角度比较分析社会化标签系统与其他网络信息搜寻系统的搜寻效率。研究发现,搜索引擎的相对查全率和相对查准率最高,社会化标签系统的搜寻效率也有一定的优势。分类目录比社会化标签的相对查准率低,两者的相对查全率接近。对于某些特定的信息需求,社会化标签系统的搜寻效率甚至超过了搜索引擎。  相似文献   

9.
专业百科全书设置条目分类目录,是编纂者导引读者打开百科全书知识宝库的锁钥.我国编辑出版的专业百科全书主要从读者阅读和查检习惯出发,大多设置条目分类目录.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专业百科全书学科分类以学科理论分类为基础,并随学科理论分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关系;条目分类目录的重要作用.从实践上论述了条目分类目录通过设立条目、确定条目分类形式、编制条目框架袁等工作过程来实施.最后指出我国现阶段专业百科全书设置条目分类目录是比较合理、实用的做法,但国外专业百科全书基本不采用这种目录形态;指出设置条目分类目录可能存在的不足,希望百科全书从业人员努力研究、探索出新的目录形态.  相似文献   

10.
在“主题目录”、“分类目录”的利弊和取舍问题上,众说纭纭、不外乎三种主张:1.从分类目录过渡到主题目录。2.分类目录、主题目录同时存在,或者编制“分类目录主题索引”。3.大部分馆主张使用分类目录,完善分类法。对主题目录的采用,取等待(条件具备)的态度。我认为:根据各馆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也可将二者合一。为此,结合我馆期刊组开展的“中文林业期刊文献专题检索”业务,谈一谈“分类主题目录”——一种将“分类目录”、“主题目录”合一的目录。在我馆“中文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