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目资料服务中心是依靠其服务范围内发行的情报资料和收藏于图书馆的其他情报资料及藏书提供可靠情报的组织或情报交换所。建立情报中心以改进和发展那些由私人图书馆和其区域内别的情报源提供服务的书目资料机构、计划和协调那些不能自身提供资料的单独组织,作为公认的情报中心为别处不能满足要求的图书馆提供书目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45项)项目名称面向学习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县级图书馆功能设计研究所在省市预期成果计划完成时间2008一12一31巡鲤巡2008科学发展观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知识交流评价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国民营图书馆发展与管理的实证研究数字出版集成化管理研究“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研究凉州遗存藏文古籍研究网络环境下基于需求的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评估研究基于WEBZ.O的企业信息资源组织与集成管理研究网络环境中图书馆用户需求结构的实证研究我国档案文献遗…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简称中图会)是我省图书与情报单位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服务的协调与协作组织。其任务是:研究与协调解决全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公共图书馆三大系统图书情报单位之间有关书刊资料的采购、调配、交换、互借和复制等方面的业务问题;组织编印本省各图书情报单位的馆藏书刊联合目录、新书通报、专题书目索引;组织图书情报工作经验交流和学  相似文献   

4.
“普希金图书馆”计划是索罗斯基金众多计划中最成功和重要的计划之一,是由多个分计划组成的内容丰富、实现形式多样的大计划,该计划内容涉及图书馆藏书、电子图书馆、图书出版、农村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图书馆联合系统、跨国馆藏文献补充、图书阅读等方面,对俄罗斯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依靠“普希金图书馆”计划构建起的“出版社—书目信息中心——图书销售传播商——图书馆”模式,成为俄罗斯图书馆馆藏文献来源的有力和稳定保障。  相似文献   

5.
该书收集了国际图联(IFLA)政府情报和政府出版物组织于1989年8月24日在巴黎召开的一次关于政府间组织出版物参考服务的会议的9篇文章。这些文章包括:1.国际政府间组织的书目服务调查;2.国际政府组织情报的用户研究;3.联合银行基金会图书馆网络内的参考服务;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参考服务;5.日内瓦图书馆联合国办事处的参考服务;  相似文献   

6.
"普希金图书馆"计划是索罗斯基金众多计划中最成功和重要的计划之一,是由多个分计划组成的内容丰富、实现形式多样的大计划,该计划内容涉及图书馆藏书、电子图书馆、图书出版、农村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图书馆联合系统、跨国馆藏文献补充、图书阅读等方面,对俄罗斯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依靠"普希金图书馆"计划构建起的"出版社--书目信息中心--图书销售传播商--图书馆"模式,成为俄罗斯图书馆馆藏文献来源的有力和稳定保障.  相似文献   

7.
ILFA的"国际编目条例"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菁 《图书馆》2005,(5):62-64
本文概述国际图联编目部的“国际编目条例”计划。分析计划产生的背景,介绍为实施此计划而在世界范围内召开系列编目专家会议的安排,以及已经召开的两次会议,着重介绍用于取代“巴黎原则”的“国际编目原则声明”(即法兰克福原则)。最后提出国内应以参与这一计划为契机,改变各种编目规则不统一的现状,促进国内外书目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8.
利用北图机读目录分类数据中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图书馆机读目录数据(以下简称“北图数据”)是我国图书馆目前捷用最多、影响最大的书目数据,它系统地揭示与报道了我国出版的所有图书,汇集了国际、国内书目情报信息,是实现国际、国内书目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其数据覆盖了1988年以来的中国国家书目;约36万条。  相似文献   

9.
上海同际图书馆论坛(SILF)是两年一度的国际性会议,其宗旨是促进全球图书馆和情报专业人员之间的专业和学术交流。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城市发展与图书馆服务”,分议题为:图书馆与终身教育;参考咨询服务与参考研究;数字化图书馆与数字化城市;图书馆与城市的知识建设;图书馆与世界博览会。 2004年9月6~8日国家图书馆将在北京主办“数字图书馆——促进知识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献资源共享与书目情报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图书馆》1995,(6):58-59
文献资源共享与书目情报服务张辉信息社会,“开发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了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也就是说,”服务”是图书情报工作的核心;而图书情报服务的基础是文献资源,所以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问题即图书馆工作的焦点。文献资源建设目前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寻求与社会科学的接点:读弗舍的<<信息社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景海  俞培果 《图书馆杂志》1998,17(1):28-30,45
近年来,本刊在“新视野”栏目陆续推出了吴建中先生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界专家的访谈录、“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国际报告会”外国专家论文选译等专题系列论著,获得国内各系统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工作者、高校教学研究人员和各级学员的关注和好评,编辑部人员也受到极大的鼓励。从本刊1997年第6期起,“新视野”栏目开始刊出一组由华东师范大学黄纯元先生撰写的“读书札记”,着重介绍90年代以来在欧美各国新出版的图书馆学专著。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近年来国内这一领域的翻译著作明显减少,对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工作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外的发展变化有着很大影响。黄纯元先生的这一组“札记”将从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等多个侧面,选介不同领域里国外近年来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著作,供全国图书情报界开展研究工作时参考。“新视野”栏目将始终瞄准国际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通报国内的同行,我们也希望得到国内外图情界有识之士的支持与帮助,为图书情报理论研究的繁荣,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昌盛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书目工作与机读目录等八个方面论述了书目工作实践的内容和拓展领域,以及书目工作现代化的实现条件、前提。强调了书目工作中的书目著录标准他、计算机编目规范他是图书馆自动化的关键,发展国家书目和在版编目是实现国际书目控制的基础,发展书目情报的国际交换是国际资源共享的保障。书目控制的网络化、自动化以及书目控制与机读目录的一体化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FLA编目组为指导构建一部用于书目著录和检索的国际编目条例,提出了新的“国际编目原则声明”草案,俗称“法兰克福原则”,以取代“巴黎原则”。法兰克福原则基于“书目记录功能需求”,将目录功能扩展到发现、识别、选择、获取和导航,原则适用范围扩大到各类文献的书目与规范记录,同时增加检索点的规定,在检索点选择与形式上也有所变化。“法兰克福原则”将通过逐次修订,成为未来制订国际编目条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亚洲之桥"国际赠书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这句俗语来形容国际赠书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再恰当不过了。“亚洲之桥”国际赠书工作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展起来的。争取国际赠书的渠道很多,有些高校与国外高校有直接联系,因此他们直接接受对方院校的赠书,但这种形式接收的赠书规模小、数量少、受益的单位有限。目前接收国际赠书规模大、数量多、受益单位广泛的主要是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定的三所高校图书馆——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同济大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文章梳理了目前我国“阅读疗法”领域的相关文献,发现虽然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者是该研究方向下的主要贡献力量,但多年来图书馆界的实践仍然数量少、缺乏可持续性,认为若要促进实践,首先要厘清“书目疗法”和“阅读疗法”的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可积极利用3个可行方法进行“情绪疗愈系”文献资源的建设,并进一步组织相关活动、展开更多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规划办”)的委托项目,由规划办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规划办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规划评审组组长黄长著研究员主持,规划评审组全体成员参加。根据规划办的要求,为了在未来的“十一·五”期间更有效地发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从2004年8月起,“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评审组专家对“十·五”期间(2000~2004年)本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多次深入调查、探讨和系统的研究,最终形成了《“十·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学科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情报活动的历史上,图书馆是第一个使信息传递交流活动从无序转向有序的有组织的知识交流机构。社会的需求是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19世纪末叶,正式的图书馆参考工作产生并发展起来。二次大战以后,一批独立的科技情报部门出现并向专业化发展,同时,一批先进的图书馆在参考工作的基础上,也跃入了科技情报的行列,成为以传递科学信息为主要职能的第三代图书馆。人们认识到图书馆事业与情报事业的深刻内在联系,推出了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理论,指出了图书馆由自发到自觉地发挥其情报职能的历史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曾健民 《图书馆》1992,(4):27-29
一、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台湾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随着这一地区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而发展,其整个过程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开创时期(1945-1951)。这一阶段,台湾省政当局先后颁布了《台湾省各县市图书馆章程》等5个法规,为各层次图书馆的设置和组织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同时,“中央”图书馆、故宫傅物院图书馆和。“中央”研究院等图书馆的藏书。是40年代末从大陆迁运到台湾的,为台湾图书馆事业  相似文献   

19.
北京高校图书情报研究会科技分会(简称研究会)开展“研究会与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课题研究,2007年获得北京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基金立项。研究会通过工作、研究与服务,开展学术交流与活动,追求研究会与图书馆之间、研究会与会员之间、研究会与读者之问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力求创建研究会与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氛围;促进研究会与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我市群众求富、求知、求学、求乐、求美的愿望非常强烈。图书馆事业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县(区)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一直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自“六·五”计划后期至“七·五”计划初期,各级领导和文化部门对市、县的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专门作了全面的深入调查,当时全市图书馆只有1957年建立的1980年增改建的佛山市图书馆、顺德县馆和1974年建立的南海县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只有1000多平方米;南海县图书馆栖身于县政府只有120平方米的旧饭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