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文汇》2010,(7):4-5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方针;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第一次将这四个字的次序作了调整,变成“又好又快”。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看似细小的排序变化,却并非玩文字游戏。“又好又快”,蕴涵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全新理念,不仅更加清晰准确地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里,“又”为副词,多表示某一动作行为或情况重复出现,在句中标记了一个对比焦点。根据“又”出现的句法环境,可以将“又”后的语言成分P大致分为三类:(1)P1,只有“又不P1(了)”一种形式;(2)P2,包括“又不P2”、“又没(有)P2”和“又P2”三种形式;(3)P3,只有“又P3”一种形式。进入“又”字句,P要求具备如下特点:(1)P是受人们关注的方面;(2)P是有界性或有界化成分。这都使“又”字句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  相似文献   

3.
范也冉 《辅导员》2010,(9):26-26
“图形王国”里的成员越来越多了,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其中“三角形”里又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里又有“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他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呢?这不,他们正聚在一起开大会,“图形国王”也参加了。  相似文献   

4.
“老师又拖堂了,真烦!”“又要月考了,真烦!”“又唠叨个没完,真烦!”……经常听到有的同学这样说。  相似文献   

5.
史字的形符“中”不是“中正”之“中”,而是“简”和“笔”的合成形体,指书具;其读音来源于“截竹为筒”之“篙”;史字“从又持中”当理解为“从又持中,中,书具也”。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经济发展新信号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总结近几年的经验,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又有了一些新体会,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深刻认识到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方言》在说明词的地理分布或释词时,常使用“或曰(或谓之)”、“亦曰(亦谓之)”、“又曰(又谓之)”等术语,它们遵循一定的义例,“或曰(或谓之)”,“又曰(又谓之)”用于说解同义异词,包括同地异词和异地异词,“亦曰(亦谓之)”高于说解同词异义和同词异地。  相似文献   

8.
晓莎 《中小学管理》2004,(12):39-43
走近张思明,你就会感到,在这位“一看就知道是教师”的儒雅的中年人身上有着那样多看似矛盾的品质——既追求成功又淡泊名利,既成熟练达又童心未泯,既极端“理性”又足够“激情”,既讲究细节又不过分苛刻……也许,这就是哲学上所谓的“两极相通”。  相似文献   

9.
张玲 《湖南教育》2007,(11):39-39
一、张扬的个性“遮蔽”必要的秩序 新课改所倡导的理想课堂,应该既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又体现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即课堂上学生“自由”而不“放纵”,“约束”又不“刻板”,真正做到“自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餹”又写作“糖”,“糖”最初用于“糟腌”义,后也可指用米或麦芽熬成的糖浆。从甘蔗中提炼出来的结晶物又称为“沙糖”。典籍记载有“糖人儿”、“糖肥皂”等各种各样的糖食。  相似文献   

11.
杜鲁克飞了     
杜鲁克是个又聪明又调皮的小男孩,今年10岁,上四年级。“杜鲁克”这个洋气的名字,是舅舅给他起的。舅舅在美国杜克大学读研究生,他觉得杜克大学不错,首先取了“杜克”两字,又觉得小男孩应该“鲁”一点,就把杜克的中间加了一个“鲁”字。杜鲁克最喜欢数学,脑子也快,解数学题是把好手,人送外号“数学小子”。  相似文献   

12.
俗语云:“君子动口不动手。”说的是以理服人方为“君子”。而笔日“君子动口又动手”,指的是老年人健身,既要“动口”又要“动手”,方可谓“健康老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历来对《大盂鼎铭》的解读,可商榷之处尚多。本文从训诂释义入手,对铭文中“辟厥匿,匍有四方”,“女妹辰又大服”,“汝勿克余乃辟一人”,“今余唯令汝盂绍荣敬邕隹德经”,“盂,乃绍夹死司戎”,“夙夕昭我一人了四方”,“粤我其省先王受民受疆土”和“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等文句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春天的对联     
时虽寒冬,然而过些时日,就又将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了。春风所至,万物萌发,正是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象,引来无数“骚客搁笔费评章”。有“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的和美,便有“楼外春阴鸠唤雨,庭前日暖蝶翻风”的绑调,也又有了“沾墨才题梅似雪,挥毫又赋柳如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5.
分析2010年安徽高考政治试卷不难看出,试卷总体难度不大,无偏题怪题,题型题量与考试说明吻合,如单项选择题:“投资理财”“中华文化特征”“收入分配”“民族团结”“国家利益”“民主决策”“文化遗产”。再如第39题“上海世博发展低碳经济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彬 《今日教育》2006,(8):18-18,20
几年来,我园先后开展了“幼儿自主性体育活动”、“全园性操作活动”、“联合角色游戏活动”“快乐十分钟”、“科技活动月活动”、“幼儿才艺展示”、“宝宝艺术节”等全园性创造活动,使幼儿园成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又做又玩、又看又讲、边歌边舞、手脑并用,从而做到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求进步,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从而发展幼儿的初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传说有一个故事,说丹麦女王维多利亚一天深夜回房,敲门,她丈夫在房里问:“谁?”女王说:“我是女王。”房里无动静,门也不开。女王又敲门,她丈夫又问:“谁?”女王说:“维多利亚。”里面仍无动静,也不开门。女王第三次敲门,她丈夫又问:“谁?”这次女王说:“你的妻子。”  相似文献   

18.
<正>“内卷”一词近年破圈流行。作为“内卷”的对立面,“躺平”意味着妥协与放弃。在“内卷”“躺平”中间又延伸出新词“45°人生”——“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45°人生”是情绪内耗?还是理性选择?人类学家吉尔茨经研究爪哇岛发现,在无法参与资本或开拓土地的条件下,把劳动投入有限的水稻生产,会导致生产精细化,甚至“没有发展的增长”。此例比比皆是。先前,一些地方为GDP数据更胜一筹,盲目掀起“投资热”“房地产热”,  相似文献   

19.
“√”号是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时用的,但“√”的由来却不大为人所知。据说,它来源于英国教师的手笔。他们看到学生作业内容无误,便信手写上批语“right”(意为“正确”)。后来又简写成第一个字母“r”,久而久之,又演变为更为简单的写法,这就是“√”。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读古代诗歌时,常常会发现诗人们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复杂而又矛盾的。比如李白,一方面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另一方面又感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一方面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另一方面却又低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方面明明想“待我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却又早早地对皇帝扬言“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