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浪漫精神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浪漫精神也进行了发展和演变。浪漫精神经历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三种形态:即自由自在的浪漫精神、被现实问题缠绕的浪漫精神、以及丧失诗意的浪漫精神。  相似文献   

2.
异化标示着科学现实的人道主义,道德伦理视野中的历史意识,展现了人类在历史完成过程中所具有的崇高和悲壮,在马克思那里,人道、历史和悲壮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及其学说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的演进离不开特定的经济基础、文脉传承、历史环境和自然条件,其基本内涵包括勇毅勤笃、开放包容、浪漫时尚、人文至尊。弘扬哈尔滨城市精神有助于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和谐稳定和加速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浪漫精神是人类在面对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矛盾冲突所产生的心理倾斜时的一种精神需要 ,是一种特殊的意象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的精灵 ,也是人类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5.
艺术生产是一种符号形式生产。艺术媒介由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发展到电子媒介,艺术符号由物象、语像、发展到影像。艺术生产方式的嬗变是主体主体性的体现。由于主体主体性的表现是矛盾的,因此,作为主体的异质同构的艺术及其生产方式也显示出一种悖论性存在:当艺术媒介及符号趋向精神化、群体化、纯形式时,主体的精神取向却趋向欲望化、个体化、物质化。人类艺术生产方式历史型态也由象征型生产方式到古典型生产方式发展为浪漫型生产方式。艺术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创作主体的价值倾向由实用价值发展为交流价值最后上升为文化结构价值,价值实现了历史的多维嬗变。  相似文献   

6.
这里有两道试题:1.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C.封建主义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而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这是某市的历史高考模拟题。参考答案B。2.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个“转折”主要指①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②东方和西方社会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③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④封建主义逐渐向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浪漫精神是人类在面对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矛盾冲突所产生的心理倾斜时的一种精神需要,是一种特殊的意象,它不仅是一种艺术的精灵,也是人类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的出现 ,对人类生活和当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重新认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全球化及当代社会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此 ,必须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一些存在分歧的问题给予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同时 ,要从今天全球化现实出发深化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解 ,拓展研究视野 ,加强与国外全球化理论的比较研究 ,使马克思理论的内在精神真正趋向现实  相似文献   

9.
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种形态的变迁,分别是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哲学、德国古典综合统一的哲学和现代"拒斥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哲学形态发展的背后凸现的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逻辑,展现了人类的客观精神→主观精神→主客观统一的精神→批判精神。这条主线体现了哲学的发展与人类精神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10.
教育流派的发展演进,是人类思想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时代精神的一致性。人类历史上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同样也反映在教育思想的发展中。借用古典与浪漫的理论来研究教育思想的发展,有助于提示教育理论的时代精神,从而可以避免简单的进步历史观。这对认真对待教育的文化遗产,反思改革中的矫枉过正,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是人类文学史上讴歌自然的典范,也是当今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史重要的研究对象。浪漫主义诗人们在工业革命后自然生态危机刚刚显露之际,就在诗歌中热情讴歌大自然的诗意之美,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表现出超越时代发展的远见。文章在浪漫主义创作背景与创作思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浪漫主义诗歌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作了逐一探析,着重研究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和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并结合社会现状阐发了此论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浪漫主义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重要的一脉,虽然屡受压制,处于边缘,但始终或隐或显地存在,没有断流.与之同步的浪漫主义小说理论批评,虽然还未形成概念明晰、逻辑严密的体系,但也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美学留下了丰富而又芜杂的"理论碎片".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与理论批评,是在边界模糊、视域宽窄不定中协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散文展现的是汪洋辟阖、仪态万方的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的“朴”的美学观念又呈自然、直率、真实、无为的倾向。庄子超迈放达、穷通物理的人文精神是孕育浪漫主义风格与“朴”之美学维度的共同土壤。浪漫主义风格与“朴”之审美维度分别体现的是灵动之美与虚静之美 ,终成《庄子》之“大”美。  相似文献   

14.
《献给爱米莉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其看似荒诞甚至恐怖的情节实际上饱含着对人的耐受力的低调歌颂。爱米莉在家族没落时为了维护阶级尊严和家族体面作出的诸多努力、面对父权社会的桎梏统治对幸福保持的憧憬以及在爱情幻灭后表现出的浪漫情怀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15.
孔子长期以来在人们的眼中,都是一个理智的哲人,而《论语》则是这位哲人智慧的结晶。但从书中有时也可以窥察到另一个富有浪漫精神的孔子。主要体现在:他有浓烈的情感,会深深陶醉于音乐、历史中;他对社会和人生有着理想的精神追求;他对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与文学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首先在文学领域内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内心世界的刻画,对个人感情的抒发,对个性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民谣与民间传说的兴趣等特点,无一不影响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并且在浪漫主义音乐家的音乐创作和音乐风格中获得体现。  相似文献   

17.
林庚的诗学思想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原始、青春、朝气、理想、解放是其理论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或重新诠释了一系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如"少年精神"、"盛唐气象"、"童话精神"等等,为中国文学史和古典文学的研究开创了一片全新的天地。林庚的诗学理论无论是对文学理论建设还是文学史和古典文学的研究都具有无法埋没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生态批评理论为研究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虽然诗人对自然形象的选取和艺术表达方式各异,但他们的作品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歌颂自然,敬仰生命,自然的意识深深扎根于他们的诗篇,也深刻地渗入了他们的诗歌创作理念。他们提倡人类回归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挖掘诗歌中的生态思想,再次唤醒现代人类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9.
浪漫依恋也称婚恋依恋,是指伴侣间的一种情感联结。依恋模式的稳定性至今仍存在争议。在消极情境下依恋系统会被激活,同时引起相应的情绪,使伴侣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变化。跨文化研究显示,部分文化可能不适合用两种维度或四种类型进行划分,这当中‘涉及测量工具的等值问题。中国化的浪漫依恋研究须考虑文化的特殊性,中国伴侣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夫妻相敬如宾等传统儒家观点有可能是导致文化差异的原因。我们强调研究方法需更符合中国化,同时对未来浪漫依恋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18、19世纪,欧美出现了最壮丽的浪漫主义文学景观.与古希腊神话与以《西游记》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神话不同,它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方式激起人们开拓自然领域即以科学世界观为其前提的,既有无限的主体性,又是绝对内在的.拜伦、雪莱、欧文、库柏等的浪漫之作,精神与物质互为协调,客观写实因素随之加强;中国浪漫之作如《女神》,主体性无限扩大,精神溢出了物质.在理想问题上,西方浪漫之作常展现出理想化的社会图景,而中国屈原、李白所希望的是圣君贤相施以仁政,20世纪革命加恋爱的浪漫模式,其理想蓝图亦是抽象朦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