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务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由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制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将在全国数十个试验区进行试验,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也将重新研究,一场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在全国展开。新一轮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发布,给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国家在实验推广的基础上,将于2005年秋季在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全面启用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实施新课程?正确理解新课程和了解教材编写风格是  相似文献   

3.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制定以后,如何有效的实施教学,教师是关键。《艺术》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新课程,更需要有合格的师资,而目前国内的师范院校还没有设置培养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程师资的专业。本文将教育部《高师艺术教育专业主辅修实验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与高师音乐系如何培养合格的艺术师资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新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正式印发,与其配套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去年已在全国38个实验区试行。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广泛的调研、考察、论证之后,进入了实施阶段。新课程新在哪里?参加了去年“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它突破了历次课程改革仅仅围绕教材进行改革的局限,旨在构建一个整体性、全方位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体讲,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等方面追…  相似文献   

5.
自从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7月、2003年5月先后出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来,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在我国全面铺开,初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历时6年,已进入反思与深化阶段.数学新课程的一些观点和  相似文献   

6.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并于同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实验区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  相似文献   

7.
中考改革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课程改革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从1998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试点。2004年,17个有首批初中毕业生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了中考改革工作。2005年,全国有500多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进行中考改革。在这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的相关文件,以推动和保障这次改革全面深入的实施。那么各地实施新中考有何新举措?成效如何?还面临什么样的困境?本文现根据有关报道介绍的各地做法,予以剖析说明。  相似文献   

8.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实验),正式拉开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序幕。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部署的要求,我省从2008年秋季开始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课程改革这一核心领域。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阐明了全新的课程理念,为我们勾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蓝图,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新课程“新”在何处?新课程有怎样的内容和结构?新课程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如何安排?师范院校的学生对此应当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正在由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发展,到2005年全面实行新课程时,艺术类课程全部将实行综合课。如何理解艺术类课程由分科向综合的发展?如何认识新艺术课程与传统艺术课程的关系?如何理解新的艺术课程的价值?这些问题的探索直接与新课程中艺术教育的实验效果有关,直接与新课程能不能推广普及有关,因此研究这些问题无疑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新课程突破了历次课程改革仅仅围绕教材进行的局限,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等方面追求创新,是一个面向21世纪的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课程理念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面对新课程的诸多变化,教师怎样才能适应呢?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国家课程标准在全国中小学实施已八年。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的适应性具有双向性,即各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要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回顾新课程改革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此基础上,陆续研究制订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写审定了各科实验教材。2001年秋季,教育部确定的38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进入新一轮课改实验。之后,课程改革实验范  相似文献   

14.
瞭望     
我国基础教育课改取得新进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新进展。今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将有2576个县(市、区)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实施新课程。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教育部于2001年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的3500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课程教材。新课程增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其核心内容是“调整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部署,2005年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那么,新课程实施的情况如何?有哪些因素促进或阻碍了新课程改革?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这就有必要对这几年工作的得与失进行一番审视。为此,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就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与大家分享、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河南教育报刊社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组织编写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和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读本《综合读本》《书法艺术》三套符合新课程理念、特色鲜明的教材供一至九年级使用,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了贡献2003年5月2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发文,  相似文献   

17.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9月,课改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开展。10月,教育部又出台了《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要求“2002年秋季,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进入全面实验阶段。”国家为何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的背景是什么?课改要达到什么目…  相似文献   

18.
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改革课程为核心,牵动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而研究制订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点工程。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标志着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新课程在全国进入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年9月,教育部制订的包括英语课程标准在内的、义务教育阶段18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和49种中小学实验教材在全国38个实验区试用,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国各地的学校正在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进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研究课堂教学将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