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全程、分步、定点教育实习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传统的教育实习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点,如思想重视不够,缺乏理想的教育实习模式,实习生缺乏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时间偏少,缺乏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等,不能适应新世纪培养高质量师资的要求,在借鉴国外教育实习分为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实习时间较长等优点,设计构建了“全程,分步,定点教育实习新模式”,该模式增加了教育实习的时间,体现了实习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突出了实习生的主体性和能力培养的导向性,加之教育实习基地的协作共建和考评制度的建立,显示出巨大优势,增强了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使教育实习朝着规范化和稳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段式统分结合的教师教育实习模式建构与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小梅 《文教资料》2009,(22):196-198
教育实习是高校学生正式跨入教师行列之前进行的全面而又重要的教育实践和检验.然而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实习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有效地保证教育实习质量,鉴于此,本文作者构建了一种三段式统分结合的教师教育实习模式,该模式分为体验阶段、练兵阶段和实战阶段,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统分结合,不仅如此,它还与学生的预就业结合起来,帮助实习生尽早接触社会,实现角色转移.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进入普通中学,传统的师范教育实习模式和评价方法也要随之进行改革。从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教育实习的三种模式,即:集中实习模式、微格实习模式和分散实习模式,并以这三种实习模式来分析目前教育实习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探讨这种多元实习模式下的管理方法和评价内容,提出培养未来合格中学物理教师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阐释教师教育理念下教育实习的新内涵的基础上,从情境学习、建构主义、实习教师关注以及合作学习的视角分析实习教师的角色:实习教师是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者与实践者;是具有先前经验的研究者与反思者;是具有阶段关注的可持续发展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群体的合作者与对话者.实习教师角色的诠释与定位,也带给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对高师教育实习模式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高师教育实习模式主要有单科集中定点教育实习模式,混合编队定点教育实习模式,定向式教育实习模式和自主式教育实习模式。对各种教育实习模式进行评价,将有助于师范院校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从而圆满,顺利地完成教育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6.
谈教育实习的方法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金良 《邯郸师专学报》2001,11(3):38-40,42
通过化学多系多年的教育习体会和对教育实习方法的研究,探讨如何使学生尽快进入教师的角色,尽快胜任教师的工作,缩短从学生到教师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饶少群 《文教资料》2008,(16):171-173
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实习模式的利弊和剖析我院教师教育专业实习过程中的具体环节,认为"集中混合型实习模式"是教师教育专业有效的实习模式,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取长补短,做到专业优势互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是高校培养合格体育师资的重要环节,是实习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熟悉与掌握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内容和方法,完成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途径。现行的体育教育实习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实习生达到高规格体育师资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实习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和建议。其中包括教育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实习时间,分配方式,评价方法和实习基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要做好教育实习工作,必须完善教育实习制度,做好角色转变前的准备,建立适用的教育实习模式,安排顶岗集中实习,采取混合型实习形式,同时加强实习期间的指导工作,保证教育实习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提高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素质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能体现高职教育人才特征的实习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从发展的角度去赋予新时期实习指导教师以新的内涵。一、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笔者从2001年8月举办的华东地区高校金工实习年会上了解到,现阶段学生金工实习一般在三种管理模式下进行:第一种是在以实习教学为主的实习工厂进行,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实习学生不能接触实习产品,“空对空”地实习,学生兴趣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实习老…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高点,而且也是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其对传统学校教育过程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地位,学生地位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自主创新教育是在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中发展起来的新的教育模式,是以走进新生活、尊重个体生命、养成自由个性为价值取向,充分显现人的本质力量,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在10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整体构建了“自主生活成人”、“自主创新成才”的实践模式和活动教育方法、同时不断进行理论提炼,提出了“教育是生活,需要创设学生自己的新生活;教育是生成,需要引领学生的自主活动;教育是超越,需要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正朝着综合化、生活化、活动化、个性化、和谐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长期受生产性劳动思维的影响,当代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忽视了服务型劳动在过程、对象、结果等方面的特殊性,导致服务型职业教育在认知上存在误区,表现为:职业能力要素等同于职业能力,职业意识等同于人文知识,技术的娴熟程度等同于服务质量的品质,能力培养等同于动作模仿。服务型职业人才培养改进策略为:以项目为中心,重构知识体系;以情境为依托,为职业生活搭建彩排的舞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职业能力形成的个性色彩;以关爱为基本理念,养育"以顾客为上帝"的职业意识。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重精英轻大众、重理论轻实践、重专职轻兼职和重政策轻实施的现象,制约了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教育应融合专业教育,构建创业实践体系,坚持师资队伍"引进来,走出去"和落实政府相关政策来促进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本质是将先进的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实践、体验转变为素质,稳定在学生身上,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的人。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技术)素质、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素质教育应是营造先进、科学、持续:稳定价值观的教育场。在实践中采取优化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营造科学、文明的教育环境,实施扬长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等措施坚持基本素质教育不断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德育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将德育独立化的思想倾向,为此,学校德育教育应当以人为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习惯,使其在实践中自觉地将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法则,以更好地实践道德生活。当前德育方式变革关注的重点是重视课堂、网络以及实践对学生交流的影响,变"训导观"为"指导观",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道德分析与评判。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科教兴国、增强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为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的理论和方法,在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在校学生化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到教育的每个环节上,真正掌握民族教育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8.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literature review of studies on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1995–2003).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ies focus on the ‘what’ and ‘why’, i.e. the objectives, of curriculum‐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Attention to the instructional formats for enhancing the prosoci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how’) is relatively sparse. Most studies on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moral education recommend a problem‐based approach to instruction whereby students work in small groups. This approach gives room for dialogu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crucial for their moral and prosocial development. Other studies discuss more specific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drama and service learning. We conclude that the theoretical discourses on moral education are not reflected on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We recommend that future research on curriculum‐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includes the subject areas encompassing moral issues and the social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相似文献   

19.
在追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水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对中国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进行分析,并对当前中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有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存在的诸如教育类课程设置时间少教学质量不高、实践类课程的实施未达到预期效果、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和师范生自主训练动机不强、意识淡薄等制约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并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教育类课程设置、建立分散延续“一贯制”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寻求中小学的帮助等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中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系统化设计、推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基础。传统的工学合作主要有"将学生派往公司实习实训"、"请公司资深人员进校授课"、"集中实训"三种常见模式,它们各有特点又有明显的不足。本文以动漫设计专业为例,综合传统工学合作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建立一种较为可行的合作模式——基于业务流程外包的工学合作工作室,并以期该模式对于其他专业同样有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