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多的人认识到身体成分在人们的身体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关于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相关资料,对过去8年国内外有关运动干预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近8年来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以后不同人群身体成分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一定的文献筛选标准对1975-2009年间有关体育锻炼影响中国女大学生体质文献进行检索,共有17篇文献符合条件要求.对这17篇体育锻炼干预中国女大学生体质的文献中干预手段、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性的客观评估和描述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文献在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希冀本次的综述能对以后相关的研究以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营养学、运动训练学理论,运用问卷调查,运动处方与膳食干预,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超重肥胖大学生16周的运动和膳食干预,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有显著改善,其体重、BMI、皮褶厚度均有明显下降,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动干预对学生身体形态及素质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有氧运动的强度不同是否有不同的监控体重的效果。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有氧强度的运动干预方案探讨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循环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运动干预前后,超重、肥胖女大学生各身体形态指标均值均有显著性下降。运动干预后,BMI指标下降最为明显(P<0.05),肥胖组女生WHR指标受大强度运动干预影响较大(P<0.05)。不同运动强度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循环机能的显著性影响仅体现在大强度运动对各组内女生舒张压指标的影响(P<0.05)和中等强度运动干预对肥胖组女生舒张压的影响(P<0.05),对超重、肥胖学生减脂降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动技能干预对大学生身体自尊、自我设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我设限及身体自尊5个分量表为调查工具,对高自我设限大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实验干预。结果表明:开放式技能组、闭锁式技能组和对照组之间在自我设限、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变量上的主效应显著;男生对身体素质变量上的评价显著高于女生,其余变量均不存在显著的主效应,也不存在组别与性别的交互作用。结论:开放式运动技能对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各变量的改善均有显著作用,对自我设限干预效果显著优于闭锁式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干预对男生身体素质感的提高和自我设限的降低程度较女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某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经过试验干预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统计学方法对2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运动干预,"羽毛球+耐力跑(3000m)"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在挑战性、愉悦感和总体兴趣方面影响效果显著优于"太极拳+跳绳"运动干预方式组;但在新颖性方面影响效果显著差于"太极拳+跳绳"运动干预方式组;在挑战性和注意力方面,2种运动干预方式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技能+体能"类的运动干预方式在挑战性、愉悦感、总体兴趣方面效果显著优于"技术+表现"类运动干预方式,启示我们在提高男大学生体育情境性趣时应尽量采用"技能+体能"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7.
李男  檀志宗 《体育科研》2021,42(4):34-41
近年来,冷水浸泡(CWI)和全身冷冻疗法(WBC)在运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它们被认为起到促进运动能力恢复、减少运动损伤发生、抑制运动中核心温度过快增加等作用。然而,这2种方式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尚存争议。根据冷冻疗法的干预时机可以分为:运动前(预冷)、运动中或间歇、运动后。查阅近年来关于CWI和WBC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在不同时机下2种身体冷却方法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窦健  李兵 《四川体育科学》2013,(1):134-137,141
本文以高校体育课教学纲要为指导,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以华中师范大学一年级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质测试和体育课堂运动干预等研究方法,在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与实施了为期16个周的体育课堂运动干预及干预后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体育课进行运动干预的实验,可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质健康水平,其中技术与素质实验综合干预组效果最好。体质测试成绩尤其是爆发力、力量素质有较大提高;身体脂肪率下降,优化了身体形态;肺活量体重指数由及格向良好转变。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7名肥胖男性青少年进行为期21天的封闭式综合干预(运动、营养、生活方式、心理教育等)减肥。通过比较综合干预前后研究对象身体形态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探讨综合干预对肥胖青少年健康的改善和促进作用。方法:以2011年参加沈阳体育学院运动智能控重中心减肥夏令营的7名体脂率>29%的男性肥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综合干预开始时测试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PBF)、身体质量指数(BMI)、脂肪体重、瘦体重、腰围、臀围等身体形态指标和血脂四项、血清葡萄糖(Glu)和血清胰岛素(FIN)等血液生化指标。经运动负荷试验和体格检查,排除心血管机能障碍等危险因素后确定个体减肥方案。采取运动干预、营养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干预方案,21天后测定相同指标并与刚入营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21天的综合干预,肥胖青少年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PBF)、脂肪体重、腰围、臀围等身体形态指标和空腹血脂、血清胰岛素(FIN)指标明显改善,空腹血糖(Glu)没有变化。结论:21天的综合干预对肥胖男性青少年身体形态和血液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文献,选定与研究相符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选取国内实证类文献10篇,国外实证类文献6篇,共计16篇。了解治疗脑瘫患者的运动干预康复手段,分析其干预方法及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国内一般采用核心稳定运动干预、抗阻训练、悬吊运动训练以及柔韧训练为主;国外采用向后行走训练,机器人辅助训练,平衡训练等多种训练干预方式。国内外在对其进行运动干预之后,显示对脑瘫患者粗大功能、痉挛状况、步态步速行走能力以及肌肉肌张力、平衡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针对脑瘫患者特殊的体质情况,借鉴先进干预手段以及多种运动方式相结合的治疗康复手段,促进患者临床康复。并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理,设计更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刺激肌肉的康复,改善脑瘫患者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及损伤预防的干预有效性,探讨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中不同部分、训练量、训练强度对干预结果的影响.方法 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组合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WOS)、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等数据库自建立到2020-05-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民航飞行员进行非药物健康干预,观察其对民航飞行员安静心率和血压等心功能主要指标的影响。方法:对健康基本情况处于B级和C级的12名民航飞行员进行为期24周的以营养指导和运动干预为主的非药物健康干预,并测量实验前后的安静心率和血压值。结果:(1)干预前后,民航飞行员安静心率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P<0.05);(2)干预前后,民航飞行员收缩压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干预前后,民航飞行员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药物健康干预可有效改善民航飞行员的安静心率和血压,促进飞行员增强心功能和提升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周斌 《体育科研》2017,(4):74-78,84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负荷激活干预对后激活增强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及有效作用时间。方法:通过对14名普通男性大学生运用肌肉离心收缩激活方式,观察后续纵跳表现的影响。结果:在激活干预后即刻,对照组与离心负荷(105%1RM和125%1RM)激活干预两个实验组纵跳峰值功率和纵跳的高度没有显著差异,激活干预两个组之间的纵跳表现没有显著差异。激活干预的两组在T3和T6时段的纵跳功率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T3时段两个激活干预实验组纵跳高度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在T6时段,105%1RM激活干预组的纵跳高度明显增加。结论:纵跳测试前加入大强度的离心负荷刺激会小幅度提高纵跳的能力,不同强度离心负荷的激活干预的后激活增强效应差异性不大,采用105%1RM强度的离心负荷激活干预在 3~6 min有明显的后激活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6个月非药物健康干预对民航飞行员生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实验组受试者进行以营养和运动干预为主的非药物健康干预,6个月后收集实验前后实验组生理健康相关指标的数据,通过t检验分析受试者实验前后的变化。结果:(1)干预前后,12名民航飞行员的腰围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体重和BMI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后,12名民航飞行员HDL-C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干预飞行员的血尿酸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后安静心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后收缩压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6)舒张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营养和运动干预为主的非药物健康干预手段对民航飞行员的健康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青少年学生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为运动选材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探寻青少年提高反应能力的体质健康运动方法和模式。方法:通过对西南地区(重庆市)10所学校的青少年进行为期10周的干预实验。结果表明:青少年反应时特点与其生长发育的生理规律相一致,年龄越小的简单反应时越快,选择反应时越慢;不同性别的反应时在9岁以下差异不显著,到9岁以后女生简单反应时比男生快很多且差异非常显著,而选择反应时则相反。结论:参与运动锻炼对反应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有三种不同的运动干预实验模式在不同年龄段中对反应时缩短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少儿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的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将受试对象分为三个组 :饮食干预补铁组 ,间歇补铁组和对照组 ,干预和治疗时间为三个月 ,以血红蛋白为评价指标 ,比较治疗效果。认为在少儿运动员中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和饮食行为干预是预防和治疗运动性贫血的好方法 ,必要时饮食干预和间歇补铁同时应用 ,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卫国  宋建亚 《体育科研》2013,(5):81-83-87
儿童是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手段进行干预,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发育和发展。本文探索性地使用与提高注意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相关的游戏对儿童进行干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运动教育干预,实验组儿童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平衡性能力,协调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会对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新毒株仍然流行于世界范围内的背景下,如何帮助运动员安全、快速地恢复训练是当前竞技体育面临的实践需求。通过总结新冠病毒感染对运动能力、心理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归纳恢复训练的原则和如何分期训练,首次提出针对我国运动员在康复后进行评估、科学监控及心理和营养干预的措施,为体育工作者制定与实施恢复训练计划提供参考,力图以此为起点推进我国运动员感染新冠病毒后恢复训练的进一步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INT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不同效应指标影响的确切效果,为促进INT训练在运动员训练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截至2020年8月10日,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CNKI、Wan Fang、VIP数据库中关于INT训练对运动员群体力量、速度、跳跃、平衡、灵敏协调等素质干预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效应量合并、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和异质性检验,运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回归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16篇文献中108份研究纳入Meta分析,其低偏倚风险11篇,中等偏倚风险5篇,纳入分析总样本量809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1) INT训练对最大力量有显著性影响,对于受试者下肢力量促进效果优于上肢;(2) INT训练对短跑能力影响的合并效应量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除Lindblom研究外,其他2项测试结果呈阳性,INT训练干预后,成年受试者短跑测试成绩明显提升;(3) INT训练对跳跃能力有显著性影响,训练周期和测试方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效应量异质性较高的原因;(4) INT训练对平衡能力有显著性影响,训练周期、干预频次/周和测试方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效应量异质性较高的原因;(5) INT训练对灵敏素质有显著性影响,性别、年龄和干预时间的差异可能是造成异质性较高的原因。结论:INT训练对于青少年组,男性组运动员最大力量水平产生更好的效应,且对于下肢力量促进效果显著优于上肢;对于成年组运动员短跑和冲刺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未成年组;对于成年组、女性组运动员跳跃能力产生更好的训练效应,总效应量随干预时间的减少而降低,且对于纵跳、单脚侧、前跳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多级跳;能显著影响并提升运动员单腿支撑平衡能力;对于运动员在变向、加减速度灵敏协调素质的提升效果明显。INT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促进效果大小与受试者运动经历、训练目标的导向、干预的周期、频次和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