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恩价值理论并非劳动价值一元论,而是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只是其向"具体"上升中的抽象出发点。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未公开发表的条件下撰成的,存在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悖离和对第一卷的形式主义或绝对化理解。伯恩斯坦依据《资本论》第二、三卷,畅言劳动价值论与当时已兴起的效用价值论的互补,是比较符合马恩价值理论本相的,而考茨基等人以"反修"为名,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判伯氏,虽在政治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理论上却是僵守误解,曲解马恩。这种"一元论"后来因"反修"而"正宗"化于列宁,独尊于前苏联,至今残喘于中国,乃是"阶级斗争为纲"在价值理论中的遗存物。  相似文献   

2.
马恩价值理论并非劳动价值一元论,而是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只是其向"具体"上升中的抽象出发点。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未公开发表的条件下撰成的,存在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悖离和对第一卷的形式主义或绝对化理解。伯恩斯坦依据《资本论》第二、三卷,畅言劳动价值论与当时已兴起的效用价值论的互补,是比较符合马恩价值理论本相的,而考茨基等人以"反修"为名,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判伯氏,虽在政治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理论上却是僵守误解,曲解马恩。这种"一元论"后来因"反修"而"正宗"化于列宁,独尊于前苏联,至今残喘于中国,乃是"阶级斗争为纲"在价值理论中的遗存物。  相似文献   

3.
与唯物史观融为一体的马恩价值理论,绝对不会悖离生产力决定性原理。按照马恩思路,“价值”等于劳动生产率(力),它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劳动价值论(以下称“劳价论”)只是它在特定限制下的支论,非其全貌。从考茨基“批修”开始,人们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代替马恩“生产力价值论”,在理论上片面。中共十六大在价值理论上,不仅恢复了马恩生产力价值论,强调使用价值和财富积累的决定作用,果断纠正“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百年误读,而且与时俱进地大大发展了它,包括明确提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中国经济理论界主流应对此有所省悟。  相似文献   

4.
与唯物史观融为一体的马恩价值理论,绝对不会悖离生产力决定性原理。按照马恩思路,“价值”等于劳动生产率(力),它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劳动价值论”(以下“劳价论”)只是它在特定限制下的支论,非其全貌。从考茨基“批修”开始,人们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代替马恩“生产力价值论”,在理论上片面。中共十六大在价值理论上。不仅恢复了马恩生产力价值论,强调使用价值和财富积累的决定作用,果断纠正“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百年误读,而且与时俱进地大大发展了它,包括明确提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中国经济理论界主流应对此有所省悟。  相似文献   

5.
马恩价值理论并非劳动价值一元论,而是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只是其向"具体"上升中的抽象出发点.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未公开发表的条件下撰成的,存在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悖离和对第一卷的形式主义或绝对化理解.伯恩斯坦依据<资本论>第二、三卷,畅言劳动价值论与当时已兴起的效用价值论的互补,是比较符合马恩价值理论本相的,而考茨基等人以"反修"为名,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判伯氏,虽在政治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理论上却是僵守误解,曲解马恩.这种"一元论"后来因"反修"而"正宗"化于列宁,独尊于前苏联,至今残喘于中国,乃是"阶级斗争为纲"在价值理论中的遗存物.  相似文献   

6.
传统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由于其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使其不具有现实实用性,同时也与效用价值论相矛盾.因此,构建与现时相适应的科学的现代劳动价值理论体系,乃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基本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7.
第三产业窨能否创造价值,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90年代的研究更加深入具体,主要形成了四种观点:社会劳动创造价值论、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论、生产非实物使用价值的劳动创造价值论以及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创造价值论。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正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健康迅速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般使用价值作为认识对象,存在于各种具体使用价值之中,作业思维形式,它是人脑对各种具体使用价值的抽象概括,使用价值是社会规定和历史形成的,任何使用价值都反映一定的经济关系。商品一般使用价值的实质是以要素个别占有和供求相互依存为基础的生产交换关系,商品一般使用价值决定交换价值的观点并非必然“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立”。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的社会财富观看劳动价值论(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社会财富观具有丰富的内容,可将其归纳为社会财富要素多元论或使用价值要素多元论,具体到商品经济条件下,就是商品使用价值要素多元论。本文认为,从劳动价值论的学科对象来看,商品价值劳动一元论和商品使用价值要素多元论这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完整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从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来看,二者互为补充,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才能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秘密;从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而言,二者是不可或缺的。文章提出,科学地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他所持的世界观和社会哲学观区别开来,要把商品价值劳动一元论和商品使用价值要素多元论统一起来,要以尊重为前提来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0.
马恩价值理论是“生产力价值论”,即“价值”与“劳动生产力(率)”同义,正比于使用价值量,反比于劳动时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具有使用价值,因此按资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当前,中国私企业主的收入基本上不是剥削。与其只看剥削,不如抓教育。增长中国人的财富。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是服务价值论的新概念;服务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有其特殊性,服务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产品以活动形态存在;劳动价值论从物质领域拓展到服务领域是经济学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2.
江景涛 《科教导刊》2019,(10):157-159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体系的重心,后人对它的解读和发展也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而长期争议不断。从系统价值论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进行解读和发展是一种较新的尝试,能够给出一个非常清晰有力的解释框架,并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进行时代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综合前人成果而成的效用价值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占据地位的两种商品价值论,通过比较分析,旨在通过批判效用价值论,而能在新时期下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传统旧劳动价值论的超越与发展,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挑战。人工智能所创造的价值实质上是人类以生产资料为媒介所进行的一种间接式劳动的产物,从根本上讲,它属于常规劳动的范畴。虽然人工智能是复杂的脑力劳动的结果,但是它仍然离不开简单劳动。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出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对工业化初期的资本主义英国进行批判分析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应不拘泥于理论教条,而应当结合国情,与时俱进,建立社会主义财富论,这不会导致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劳动法价值的理论,目前尚属空白。作为劳动法,其价值重在保护劳动者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安定,促进人权保障。这里从劳动法价值的概念、劳动法的价值特点、劳动法的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作用日益显现,国内外一些经济学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甚至提出"知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不能被取代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要不断创新发展,应该树立科学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18.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支配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有人因此提出了"知识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新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知识价值论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而是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价值博弈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冲突和契合的关系。远古时代的人类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将自然世界"附魅",具有朴素的"自然价值"思想萌芽,而近现代,人的价值的过度膨胀,"世界"被"去魅","自然价值"淡化为外在的工具价值,由此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分裂乃至对立。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范式,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价值的"双赢博弈"。  相似文献   

20.
在生成论的意义上,法的价值不是既定法律规范的实际效用,而是生成于一定社会实践的规范价值,是法的内隐价值、外显价值和形式价值的有机统一;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现实超越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