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公元前100年之前,罗马人就有了大规模制造盔甲刀剑的工厂。从2世纪起,罗马铁匠就能制造一种称为“焊纹剑”的兵器,这是一种金属表面硬化工艺的杰作。这种剑造型短而刃宽,沉重。不少铁匠在剑上刻有自己的名字。在挪威、瑞典、法国和丹麦、英国都曾发现10世纪名叫英格布雷的铁匠制造的“焊纹剑”。杏理大帝的那传奇式的剑“乔依乌斯”据说是半人半神的“韦兰铁匠”所造。在9世纪西班牙的托莱多城生产的摩尔式剑享有盛名。在15世纪以前一种饰有“大马士革波纹”的刀剑盛行于伊斯兰教部落。“大马士革波纹”是在铁或钢的底子上刻出密集…  相似文献   

2.
张力 《精武》2006,(11):39-39
《霍元甲》是李连杰全程参与创作的电影,他试图通过这部影片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武术生涯。李连杰曾提到其中的“武学三境界”(手中有剑,心中有剑;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不仅是对武术境界的描述,也是对人物性格、段落主题乃至影片主旨的定性。一、手中有剑心中有剑剑在手中,便成伤人之举;剑在心中,则有害人之势。这一阶段霍元甲对武术和人生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强其筋骨”和“胜者为王”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3.
青城八仙剑     
吴当 《精武》2007,(2):6-7
青城八仙剑为青城武术四大剑派(啸云剑、七星剑、龙虎剑、八仙剑)之一,是道家八仙剑中的一套,属于道家高级剑术中的工体剑。八仙剑不尚花架,潇洒飘逸,练时可收健身之效,战时则有防身之用,是青城剑术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4.
青城八仙剑     
吴当 《精武》2007,(4):18-19
青城八仙剑为青城武术四大剑派(啸云剑、七星剑、龙虎剑、八仙剑)之一,是道家八仙剑中的一套,属于道家高级剑术中的工体剑。八仙剑不尚花架,潇洒飘逸,练时可收健身之效,战时则有防身之用,是青城剑术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5.
青城八仙剑     
吴当 《精武》2007,(3):14-15
青城八仙剑为青城武术四大剑派(啸云剑、七星剑、龙虎剑、八仙剑)之一,是道家八仙剑中的一套,属于道家高级剑术中的工体剑。八仙剑不尚花架,潇洒飘逸,练时可收健身之效,战时则有防身之用,是青城剑术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6.
青城八仙剑     
吴当 《精武》2007,(1):9-11
青城八仙剑为青城武术四大剑派(啸云剑、七星剑、龙虎剑、八仙剑)之一,是道家八仙剑中的一套,属于道家高级剑术中的工体剑。八仙剑不尚花架,潇洒飘逸,练时可收健身之效,战时则有防身之用,是青城剑术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剑与剑袍     
剑与剑袍□文/韩建中剑属双刃短兵,有单剑和双剑、长剑和短剑之分。它的结构一般分为剑尖,剑刃,剑脊,护手,剑炳,剑首,再加上剑鞘和剑穗。剑长约三尺左右,一般是根据人的高矮,左手反持剑时剑尖与耳上边缘齐。也有的剑是根据人的身高,体重或不同拳种的特殊需要打...  相似文献   

8.
东汉以后,剑已不用于战阵,而多为民间习武健身及表演娱乐之器。尤其到宋代,由于壮大的市民阶层的娱乐欣赏需要,城市中的剑舞表演颇为多见。元时,蒙古军短兵中重剑斧之尖,故使剑道一度复兴。但元亡之后,剑在军中鲜用,仍寄身民间发展。 击剑与读书并举,是我国文人学士久已有之的一种风尚。到了明代,在民间武术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此风益盛。 明初就有不少好书剑之士。如闽县(今福建福州)郑定及文学知名士,“好击剑”后招致陈友定幕下,洪武  相似文献   

9.
孙德 《精武》2004,(10):42-43
一、说剑 剑者,百兵之君,从蚩尤造剑为祖,至今越数千年。剑术曾为最高之武技,因其高,便托以神授仙传之说,而使其更高之。英雄斗剑,历代流行。张三丰为剑仙,汉蔡伦精剑如神,东周赵国有剑客三千,自古武林精剑之人更是无法计数。剑流行与否显示国之强弱,所以盛世精剑者层出不穷,剑也因而在兵器史上最富传奇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有不少帝王嗜好宝剑,有些君王喜欢“切玉如割木”的锋利宝剑;有的天子喜欢“金银玳瑁”、“丽珠羽尾”装饰的宝剑,以作收藏、闲时御览。唐代皇帝同样两种兼有,也留下一些剑情美谈。 史书上说唐太宗李世民武功很高,他年青时一把弓箭在手“敢入万军擒贼”。他“四羽大箭”发无虚矢,敌人无不心惊胆跳,闻风而逃。 据说唐太宗喜欢收藏古剑,收藏品中有一把剑很是稀奇。每到晚上,古剑会随着天上的北斗而出现七颗星。唐太宗常在灯光下试验,每次皆灵验。他还邀请近臣一起观赏这件兵中奇物。最奇怪的是,当云一遮住天空北斗时“剑上逐星渐  相似文献   

11.
杨群力 《武当》2008,(8):6-8
一 剑器各部位名称 “剑”为古兵器之一,被誉为“百兵之君”。剑器已有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历史,其演进更为精良。剑之各部名称亦有异同。现将剑体之各部位名称简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剑】是短兵器的一种。它脱胎于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源于商殷以前,形极为短小,仅有短平茎,而无管筒。古人用此剑插腰,御寇且以御兽,其功用可刺可割。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剑已成为主要短兵器,士类必有之佩,连韩信、冯谖贫不能食,然而随身仍有一剑。此时名剑且多而佳,著名的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尤其龙泉剑,今仍盛产于浙山龙泉县,畅销中外。图12是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剑,此剑藏于故宫,至今仍很锋利,它证明了我国在制造和使用剑器上有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2000,(5):51-51
剑是一种双刃短兵器:示为标准剑型。自从有了金属制的剑以来,剑的外形大同小异,没有多大的变化。图中的剑,全长约90厘米,刃长70厘米左右,刃宽3.5厘米,剑重约6000克。自从青铜剑出现以后,各个时代剑的长度都不一  相似文献   

14.
一剑倾心家族 一剑倾心家族2007年11月成立。从最初的40多人发展到近600人。现已发展成一剑倾心家族联盟,在QQ游戏中国象棋旧区有华山、泰山、嵩山三个分族,在中国象棋新区有楚水缘、聚义堂两个分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马背兵器不少,有远兵的弓箭,有长兵的矛、枪、槊、矟、大刀;有软兵的鞭,还有挝、槌、剑等。其中马矟是兴起于晋南北朝的一种马背兵器。这种兵器形似矛,近于槊,上举可达树梢,放下可以拖地,柄很长,便于快马刺杀,曾在几百年的战争史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剑,最高贵,最神奇,最潇洒,最有诗意;剑是优雅的,是属于贵族的;百刃之君是为剑。故以剑为器者带有一丝神秘,令人敬意倍生,并冠名之“剑客”。本期的封面人物就是一位剑客,有太多的美言佳句可以用在他身上:英雄、帅气、儒雅、具有非凡偶像气质……王海滨,中国男子花剑的标志性人物,昔日的激情剑手,如今的男花主帅。  相似文献   

17.
文章借助史籍对"公孙大娘舞剑器"进行考述,结论:一、唐代"剑器"、"剑器浑脱"和"西河剑器",都属十八调四十大曲中的舞曲,有"中吕宫"和"黄钟宫"两调,还有与之相匹配的词、令。二、唐代舞"剑器"有独舞和队舞,独舞时"以袖为容,蹋足为节",徒手而舞 队舞则带"器仗",但与"剑"无关。三、将"舞剑器"与"舞剑"或"剑舞"混为一谈,多出现在晚唐之后的各种作品,常见于书论类。四、宋之后的"舞剑器"、"舞浑脱"已经变为持剑而舞。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剑的起源,说法不一。如张氏《剑和剑艺》记述“古之剑,依据出土文物,始自石器时代,只有实物,少有记载”。简言之,剑起源于石器时代。并引用古籍中有载认为剑起源于四千多年以前。相传,“黄帝”铸剑,“蚩尤”制剑之说。据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记载“一般认为早在商代已出现剑”。换言之,古代剑起源于商代。古代剑是宝贵的文物。文物是历史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遗存。关于古代剑的起源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沉思。后  相似文献   

19.
冠军之剑     
一九八三年隆冬,上海体育学院试验车间的试机上,平放三根蓝得发亮的剑条。随着机台的有节奏冲击,剑条承受着“疲劳冲击试验”的考验。结果,西德剑经3100次冲击断裂;法国发蓝剑5717次冲击后断裂。而中国优质剑在七小时内连续冲击1200次依然完好。一时间,国外众多著名体育器材公司争相订货。也许有人会说:我国自古就有高超的锻冶技术,区区剑条,何足挂齿?且慢!朋友,你也许不知道,就在事前一年,我国击剑用剑都要靠大批进口剑条维持,而比赛中,多次因剑质量差而失分。更何况造剑者不是锻冶专家,而是两位剑坛名宿呢!请看本期《报告文学》——“冠军之剑”。  相似文献   

20.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有很高的普及率,作为武术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武术器材,应向多元化发展,使练习武术者有多一些的选择余地。在群众武术活动中,剑术是开展得较为普及的项目之一。在体育器材市场,可供选择的剑很多,有生铁剑、钢片剑、伸缩剑等,此类剑均由金属制作,重量等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