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向社会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公众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异形词,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下表中每组异形词破折号前为选取的推荐词形)。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们是怎样整理异形词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形词整理工作国家语委1999年正式立项,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课题组在"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方针指导下,从搜集到的近两千组异形词中,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较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异形词,作为第一批整理对象.现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正式发布,郝铭鉴同志要我谈谈此项工作有关情况和个人的一些体会,以便同广大读者沟通,一起来做好这件工作.  相似文献   

3.
异形词,也叫异体词。是指社会上并存并用、同音、同义而异形的词语。如“订购——定购”、“给予——给与”、“致词——致辞”、“原故——缘故”等。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异形词,造成同一词语在书面形式上的分歧与混乱,不适应当今信息社会对汉语规范化提出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4.
《新闻天地》2002,(6):61-64
1、范围本规范是推荐性试行规范。根据"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工作方针,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不含附录中的44组)异形词(包括词和固定短语),作为第一批进行整理,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 2、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国家语委在“八五”工作规划中把组织力量编写“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作为重要课题,把这项任务视为语文规范工作中的基础性的建设工作。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便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撰写的规范性系列词典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8年末发布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作为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个“软性”规范。《词表》收录了一些新词汇,如:彩民、泡吧、私企、软着陆、网吧、网民、网管、网络游戏等。这些词汇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不少源于网络。新词汇的出现一直令人担忧,有语言学家担心现有的语言文化体系受到冲击。英语世界也惊呼:在现有的词语及其定义收录于词典之时,这些词语及其定义就已经过时了!  相似文献   

7.
3月10日,江蓝生同志对纳入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提出责问,我们作了三点答复。3月15日,董琨同志“再次回应”,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答复诸条进行了反驳,但是不讲道理。一、对社科院编写《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一事不必那么讳莫如深  相似文献   

8.
异形词是汉语中常见的复杂现象,也是编校过程不时涉及的问题。异形词有首选与参选之别。中国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拟订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指出,“《现代汉语词典》以第一义项为首选,‘也作××’作为参选。在图书中不论使用首选词和参选词都应看作是正确的。……但是在校样中发现了参选词,则应改为首选词,以利于汉语规范。”愚以为,在具体处理异形词时,似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尊重历史。翻印或引用古籍原文时,应保留其原异形词,不宜以现代汉语的标准把参选词改为首选词。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玉容寂…  相似文献   

9.
1范围 本规范是推荐性试行规范。根据“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工作方针,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不含附录中的44组)异形词(包括词和固定短语),作为第一批进行整理,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目前联合推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由国家语委委员、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李行健任主编,先后参加过该书编写工作的专家近1 0 0人,从正式编写到完稿,历时1 1年。该词典收词近7万条,是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  相似文献   

11.
时下的期刊尤其是学报之类的学术刊物,大凡有为文章贴上标签的,清一色的"文献标识码"字样频频袭来。殊不知,这其中一直以来仍在大行其道的"标识"一词,早就被纳入《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异形词"黑名单"之列。20世纪7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相关权威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规范,但有悖于这些规范的语言现象还是频频出现,根源在于文字编辑语文标准和规范新动向的嗅觉迟钝甚至缺失。为此,作为一个合格有为的文字编辑尤其是高校学报文字编辑,亟须而且理当激活语文标准及规范新动向的嗅觉。  相似文献   

12.
审读札记     
肖江 《记者摇篮》2007,(1):34-34
笔者在从事审读工作时,感觉到互联网媒体对纸媒的冲击,我认为有必要在使用汉语言时应加以规范,应以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主要工具书。因为目前网络语言很流行。据统计,我国网民达1亿多。其实,纸媒作为千百年来的大众传媒优势依旧,记得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就曾发表过一篇社论,题目是《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该文强调:“党的组织和政府机关的每一个文件、每一个报告、每一种报纸、每一种出版物,都是为了向群众宣传真理,指示任务和方法而存在的。它们在群众中影响极大,因此必须使任何文件、报告、报纸和出版物都能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使思想为群众所正确地掌握,才能产生正确的、物质的力量。”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又于1956年2月1日颁发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前年又出版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里笔者就审读过程中积累的关于语言表述方面的小识求教方家赐正,一个目的,为纯洁祖国语言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公布的报告.2013年。又有一批热词热语进入语言生活。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提取出新词语364条.“中央八项规定、棱镜门、H7N9禽流感、土豪、自贸试验区、单独二胎、中国大妈、光盘行动、女汉子、十面覆伏”等入选十大新词语。(据5月29日《中国新闻网》)连续多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年度新词语。已成为汉语言文化的一场年度盛宴。透过年度新词语的繁荣。对于我们反思文化自信力,也颇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李嘉全 《新闻三昧》2005,(11):26-27
“MM”、“恐龙”、“粉丝”可能将成为课堂上禁用的教学用语。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议审议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字法〉办法(草案)》中规定:汉语出版物、国家机关公、学校教育教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用法规来规范语言使用,将网络语言纳入法制化轨道,这个国内首次将规范网络语汇行为写入地方性法规草案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个词有几种不同写法,词音、词义相同而词形不同,可以任意使用,不分轩轾,叫做异形词。异形词是汉语词汇中的歧异现象,骈枝赘疣,不利于语文的学习和应用,特别是不利于语文的信息处理。由于异形词的存在,在使用时就有个选择的问题。但是,从古至今,异形词的使用选择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如古代字书《广雅释诂三》:“唯,独也。”而实际上,在古籍里表“独”义时唯、惟、维是通用的。《辞源》指出:“古籍惟、唯、维通用。《左传》作‘唯’,《毛诗》作‘维’,《尚书》作‘惟’。”在现代汉语里,表“单单,只有”义唯、惟仍通用,“唯一—惟一”、“…  相似文献   

16.
有关异体字问题的思考兼谈︽现代汉语词典︾的遗憾萧振华1955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在联合通知中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的意见,已经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完毕,我们现在...  相似文献   

17.
昨天(按:2004年2月15日),各大书店的书架上新添了一本工具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部由百名语言文字专家历时11载、九易其稿,以“规范”为己任的词典,是我国第一部“规范词典”,从而填补了词典领域的一项空白。这部由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李荣、许嘉璐担任首席顾问,曹先擢、柳斌、胡明扬等担任顾问,原国家语委委员兼语文出版社社长李行健任主编的词典,与其他词典不同,它是  相似文献   

18.
《学生规范字典》已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字典是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子项目,是在曾经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国家辞书一等奖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适应中小学教学的需要,认真编写的。这本字典既保留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主要优点,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一)突出规范性《学生规范字典》全面体现、严格贯彻国家有关汉字字音、字形、笔顺、笔画和部首等各项规范标准。包括1986年至1997年国务院批准颁发的各项与语言文字有关的规章制度。表现在字形上,我们收录的都是规范汉字,而且都是国家公布的常用字和通用字,不收繁体字和国家明令淘汰的异体字;每个字的字形、笔画、笔顺也都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表现在字音上,对《审音表》审订的  相似文献   

19.
《行政强制法》的制定可谓是政府行政权力10年来的第三次“缩水”,也是中国建成完备的行政法体系的重要一步。每逢年终岁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最后一次会议上,总有一些开始审议的法律草案成为热点——2004年底是《反分裂国家法(草案)》,2005年底则是《行政强制法(草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百科全书》特征述评贾晓斌,魏杰(解放军外语学院图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特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是国家“七五”、“八五”计划重点文化工程,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第一批必备书目之首,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