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11届全运会市场开发面临着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的严峻形势,但其市场开发成效显著,签约资金、物资以及服务总价值超过7亿元。第11届全运会市场开发坚持资源整合、统一开发;坚持合作共赢,注重回报;坚持行业赞助的唯一性和排他权;坚持品牌宣传优先的原则,大规模开发特许商品;坚持赞助商至上理念,突出做好回报维权工作;坚持目标管理,完善管理机制。今后全运会市场开发应积极探索构建全运会品牌体系、完善全运会市场开发法律体系、健全全运会市场开发管理体系、健全全运会市场开发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赛事风险以及管理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和概括总结,的目在于为第十二届全运会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提高全运会组织者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十一届全运会男篮比赛进行篮板球专项技术统计、数据分析,十一届全运会男篮调研组发现中国男子篮球运动员在参赛球员身体素质、对抗能力接近的情况下,男子篮球运动员篮板球争抢能力受到其争抢方式及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陕西申办2017年全运会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和综合实力,以及申办全运会对促进陕西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市民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外宣传、民众参与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申办策略。  相似文献   

5.
论体育赞助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利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赞助的起源、发展、好处、缺陷、赞助对象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高校体育赞助制约因素的分析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部分高校体育赞助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反映出我国高校体育赞助意识、中介机构、媒体协调、赞助项目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是:企业加大对高校体育赞助市场的开发力度,学校与企业成立赞助协调机制,相关部门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加以扶持与引导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实施体育赞助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逻辑分析法,阐述了体育赞助及其作用,分析了体育赞助实施各环节存在的障碍和不利因素,认为我国企业应当加强对体育赞助的认识,树立体育赞助的意识,把体育赞助纳入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加强与中介组织和媒体的联系与合作;量力而为,从企业的营销目标出发,合理选择体育赞助的战略安排;积极参与体育赞助,积累体育赞助经验。  相似文献   

8.
应用北京体育大学钟秉枢等开发的《体育赛事品牌传播价值评估系统》,对第6届长春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品牌传播价值与招商价值进行了量化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亚冬会具有极高的品牌传播价值与赞助价值,其中亚冬会赞助商的回报价值(人民币)为:合作伙伴,4 752万元;赞助商为2 385万元;独家供应商972万元;供应商为463万元;特许经营商467万元;指定服务商192万元。本评估报告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认为本评估报告以定量化评估为基础,做到了评估的具体化、数字化。本评估报告及时地应用到了体育营销中,依此对亚冬会招商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成功地指导了亚冬会的招商工作,使之超额完成了招商任务。  相似文献   

9.
论体育赞助合同的法律性质以及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今世界,体育赞助已成为体育事业和体育市场发展的主要资金的来源,但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体育赞助的规范不健全,在体育赞助的实际运作中或出现赞助商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或出现赞助商毁约的情形.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体育赞助的发展,因此,研究体育赞助制度,以及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立法已迫在眉睫.在对体育赞助合同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体育赞助应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名合同,并由有关部门进行相应的立法,以促进商业性体育赞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奥委会无形资产营销中赞助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探讨了赞助的由来以及国际奥委会的TOP计划特点,集中分析了赞助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魅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奥委会无形资产营销中赞助应是企业向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经费、实物或相关服务等支持,从而享有某些属于它的权利,这只是商业活动的开始.企业应花赞助资金的2~3倍的金钱去施加其作为赞助商的影响,并尽可能发挥活动的潜在利用价值.中国奥委会向企业提供包括对企业赞助效果的评估在内的一揽子营销机会作为回报.赞助绝非只是"卖广告"或"属冠名权",而是双方资源重新配置的深层次合作.因此一项成功的赞助必须是双方互利互惠、互有所得,是双方资源或利益的交换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