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9,(7):37-47
媒体记忆居于社会记忆研究的中心地位,同时,其在记忆实践中又存在记忆失真、媒体失忆及记忆失序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关注媒体记忆伦理的现实与理论要求。对媒体记忆伦理规范的考察须将媒体伦理与记忆伦理相关联,由此所提出的媒体记忆伦理的主要规范是真实、责任和信任。媒体记忆伦理的实现,则要从意识自觉的实现与技术路径的实现之双重维度,通过培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记忆自觉意识、历史自觉意识和时间自觉意识,通过记忆的分工、记忆权威的建构,以及记忆实践的影响规避等来达成。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上海解放60周年。之前曾看过不少关于上海解放的文章,有称“5月25日,苏州河南岸全部解放”,或称“5月27日凌晨,上海市区和吴淞口方向的枪声渐渐沉寂,上海全部解放了”。但在我的记忆中,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3.
2010年是世博年,为了更好地记录上海人民的世博感受,保存世博影像,传递世博真实记忆,上海市档案局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精彩世博,档案全记录—传递给未来的城市记忆主题系列活动,《档案春秋》、《上海档案》杂志具体承办安威杯—我的世博·我记录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支持单位为上海安威消防技术工程公司。2010年是世博年为了更好地记录上海人民的世博感受保存世博影像传递世博真实记忆上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是世博年,为了更好地记录上海人民的世博感受,保存世博影像,传递世博真实记忆,上海市档案局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精彩世博,档案全记录—传递给未来的城市记忆主题系列活动,《档案春秋》、《上海档案》杂志具体承办安威杯—我的世博·我记录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支持单位为上海安威消防技术工程公司。征文要求:  相似文献   

5.
离去复归来     
上海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故乡.然而,真正对家乡开始有深刻认识,还是在作为一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那些回望与故乡缘分的日子里,是身在异乡的. "归去来兮",四十余年了.白驹过隙,那记忆依然让人难以忘怀.现今,将离别故乡又归来的点滴记忆留存下来,是朝花夕拾,是我们这一代人为自己留下的一份纪念.  相似文献   

6.
记忆的需要催生了记录行为,记录的控制选择了档案方式,档案方式保存了历史标本,文化的历史时空系于档案传承.如果从文化论,记忆是—种文化心理,记录是—种"写文化",档案则是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建构的"管理文化".鉴于档案记忆功能上的完善和文化使命上的自觉,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堪称一项改善社会记忆功能的"社会健恼工程".  相似文献   

7.
贾升 《档案与史学》2008,(12):25-28
一、留住这段历史记忆 60年来.不管我身在什么地方,眼前总会常常浮现出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身影和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就是当年我曾经任教过的曾被人们誉为“少年艺术家摇篮”的(上海)“少年文化村”的同学们。  相似文献   

8.
陈村 《出版参考》2005,(2):41-41
在上海的街上很容易看见女人。我的意思是说,上海的女性乐于让人看见。为写这篇文章,我站在街头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三人行,必有一女。她们兴高采烈地上街,最大的可能是去商店,尤其可能去服装店或皮鞋店。与天下所有的女人一样,对服装的浏览和采购是她们始终怀有莫大热情的一件事。当然,假如脸上的神情不那么兴奋的话,也可能是去上班。她们必须上班,工作被她们自觉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世博年,为了更好地记录上海人民的世博感受,保存世博影像,传递世博真实记忆,上海市档案局拟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等单位联合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档案春秋》、《上海档案》杂志将具体承办安威杯—我的世博·我记录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0.
记忆之中,我第一次独立买书应该在1977年.是中学期间与其他同学一起去上海南京西路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语文文言解释之类的书,因为之后买的书太多,我曾经试图从自己的藏书中找出这本书,但一直没有踪迹,也许早已送人或捐赠.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记忆的观点出发,阐释高校档案和高校文化的紧密联系,从文化体现、文化糅合、文化自觉三个递进层次,演绎在高校记忆的建构和展演进程中,高校档案从参与校园文化开发,到主动挖掘校园文化核心,再到推进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自觉的嬗变过程,为新时期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强化和高校档案编研利用工作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春宵寂寂,灯下赏读<赵朴初韵文集>(上海古籍版).书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均为我所喜爱,尤其是一首<辛末夏,奉酬陈莲涛先生惠赠(猫蝶图)>的五古,让我一边吟诵,一边记忆起1991年夏,在京华赵府的"无尽意斋"与朴老欢晤时的难忘情景来……  相似文献   

13.
崔明 《兰台世界》2010,(3):9-10
自“世界记忆工程”实施以后,重视城市文化和保持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连续性已日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档案在城市记忆的建构及城市文脉的绵续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审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自"世界记忆工程"实施以后,重视城市文化和保持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连续性已日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档案在城市记忆的建构及城市文脉的绵续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审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城市记忆”的提出,在于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大规模建设和改造对城市历史文化造成了影响,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沉重压力,新闻界、文化界、建筑界、档案界有识之士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责任,提出了“城市记忆”这一概念并对保护“城市记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整整二十六年过去了,许多案件在记忆中都渐渐淡忘。可是那起案件却常常在我脑海里萦绕,这就是1982年8月28日,代号为“8.28”的绑架案。虽然此案过去了二十六年,但是,案中的人物和破案细节仍然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档案工作和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被深化与认同。而这主要就是因为,在众多的学者与社会实践者看来,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记忆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通过各种形式载体来获得的,而档案作为社会活动过程的有效记录,自然就与集体的记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全世界的档案工作者们也逐渐开始将记忆观念划入到相应的理论框架或实践的范畴中去,进而促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与维护中,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职责范  相似文献   

18.
高校口述档案是生动再现学校历史的重要手段,是丰富高校馆(室)藏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填补学校历史空白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学校记忆的有力手段。尽管很多高校开展了口述档案,但是还存在意识薄弱、人才缺乏、机制不够稳定、利用不够自觉等问题。建设与发展高校口述档案应树立正确意识、提升人员素质、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利用自觉等。  相似文献   

19.
温暖的怀抱     
谭谈 《新闻天地》2009,(9):17-17
人生旅途上,有些记忆是苦涩的,而有些记忆却是温馨的。 我在湖南日报工作,只有短短的四年多时间,而记忆如温泉涌动在心。一想起那些日子,那些事,那些人,我的心就热。屈指算算,那些人事已流走了快30年了,而我却强烈地感觉到她就发生在昨天……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报林求索》2009,(1):8-8
<正>"在不到半个小时的中国火车上,我度过了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刻!""今天亲身体验中国高速列车的快捷、舒适,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现在,从北京到乌兰巴托火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