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音乐与语文教学结合逐渐成为一种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新教学手段。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可与语文情感教学相辅相成,营造和谐愉悦或激扬澎湃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潜力,提升学生语文修养和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是声音的艺术,是语言文字的延伸.随着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深入,强调音乐与文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音乐来渲染情境,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和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领会,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中音乐要素的介入,有助于发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与想象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3.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利用音乐的魅力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有音乐的语文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进步,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学元素和教学设备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音乐媒体。语文教师希望借助音乐媒体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等,继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音乐媒体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针对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是提高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而音乐也像诗歌、小说等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让音乐语言滋润语文语言,引导学生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感情的共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陈秋萍 《文教资料》2009,(31):61-62
如何给传统的语文课堂增添活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最现实问题。运用音乐这种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当语文遇上音乐。可以为课堂构建“良好的开端”;当语文遇上音乐,可以激发情感,有助于把握中心;当语文遇上音乐,可以唤醒心理体验.为理解文本搭建桥梁;当语文遇上音乐,可以渲染气氛,为课堂创造精彩。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设计以语文学习为主轴,整合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图画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立体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审美化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语言,获得读文后的愉悦感、收获感,提高情感的价值、审美的价值,从而真正享受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学懂生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语…  相似文献   

8.
语文与音乐渊源极深,音乐对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成绩多有益处。文章就如何将音乐与语文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之积极地促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玉荣艳 《新疆教育》2012,(10):24-24
课改语文教学,需要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让语文教学跟音乐歌声联姻,用音乐与歌声轻轻点缀语文教学课堂,不仅会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同时会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学生素质在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进步,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学元素和教学设备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音乐媒体.语文教师希望借助音乐媒体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等,继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音乐媒体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针对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化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还需要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将音乐媒体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既能够有效改善课堂学习氛围,又能够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最终让学生热爱学习语文。阐述了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双重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更侧重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爱学语文,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本文对提高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除了人们的灵感能够被音乐所激发之外,人们的审美水平也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下得以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影响着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其作文教学中适当地穿插音乐元素,使学生的情操在音乐中得到陶冶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从而实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分别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促使学生的语文感悟、学习能力得到发展,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必将助益小学语文教学。音乐—渲染学习语文的情境;图片—营造学习语文的情趣;图片—营造学习语文的情趣;视频—突破学习语文的难点;光盘—提高朗读语文的能力;超链接—强化学习语文的训练;博客—提高学生习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陆晓燕 《考试周刊》2010,(45):52-53
本文作者把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特点有机地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以恰当的音乐为手段,通过师生互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化、情趣化,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感、习作等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的交流能力,可见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个别学生一上语文课就感到厌倦,不知道如何才能把语文学好,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语文学习效率与效益的低下。新课标对教师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下面,笔者通过四个方面谈谈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一、开创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不仅能够激发人的灵感,更能提升人的审美水平。在当前浮躁和审美缺失的小学语文作文教育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都因为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将音乐穿插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学习兴趣,从而能确保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辅助教学,将那些生动感人的文字配上感情真挚、悦耳动听的乐曲给学生导言、配乐朗读、配乐朗诵、配乐叙述等,融音乐艺术与情感体验于一体,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音乐能激活课堂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音乐能陶冶情操,能有效培养学生美好的文学审美情趣;音乐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素养的内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涵盖了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凭借教材,扎实进行基本功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立足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保证;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终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