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国际工程项目承包风险评价问题,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管理6个方面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HP和灰色多层次相结合的国际水电承包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博茨瓦纳水电工程为例进行风险评价和分析,以便为我国水电承建企业进行风险评价和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企业环境管理绩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浩  薛声家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4):56-58,65
从企业环境管理的目标—企业环境管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企业自身组织运营能力的影响来构建企业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对电梯运行的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专家打分评价法、层次分析评价法、指数分析评价法等常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建立了指标值指数化综合法的电梯风险值综合评价法,并给出了线性指数化数学模型,同时对风险等级进行赋值,对电梯本体的8个系统进行权重值给定,确定了电梯综合风险值的范围划分。根据ALARP原理给出了综合评价结论,较好地实现了电梯风险评价总体目的。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住宅产品性能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参考国家建设颁布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房地产住宅产品综合评价经济技术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对房地产住宅产品进行综合评价的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商品住宅产品综合性能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第一,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最后,对评价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研究馆藏文献资源结构、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架构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评价指标;运用专家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集成综合评价;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煤炭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区域系统协调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思路,建立了矿区协调发展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综合协调度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确定矿区系统协调发展度阈值,从而对矿区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选取具体矿区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体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可行的体质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且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对体质指标值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为体育决策者从量化的角度研究综合体质提供了数学模型,有助于客观地评定一个人的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9.
羌塘自然保护区面积辽阔、自然环境恶劣、生物多样性复杂,对该区域进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羌塘地区生态环境特点,确定了环境评价指标及指标量化标准,建立了羌塘地区生态环境等级,得出了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BP神经网络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从阈值角度出发,生成适用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并建立了自然环境指标、社会支持系统指标、社会经济文化指标三个指标体系,用于构建湖泊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运用此模型将杭州西湖与喀纳斯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从而说明该模型对湖泊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的高度对虚拟地理环境进行反思,探讨其本体论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文章对虚拟地理环境的本体论特征、方法论意义和价值论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1)虚拟地理环境是一种区别于真实地理环境的“存在”;(2)虚拟地理环境是与数字技术相关的一种地理现象,是“数字化的地理环境”;(3)虚拟地理环境中的实在感与真实地理环境中的实在感有本体论上的区别,具有技术依赖性、非全息性、构建层面不一致的特点;(4)虚拟地理环境中的实践与真实地理环境的实践不具有本体论上的对等性;(5)虚拟地理环境从实践的本质上讲具有哲学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地理本性是指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在地理空间上的本质特征。从Krugman的两大地理本性到中国学者提出的三大地理本性,区位要素更全面地体现了信息时代的区域特性。本文将流动空间的活跃要素融入地理本性分析框架中,构建全新的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6、2011和2016年3个年份的14个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进行全面评价并提出分类提升建议。结果表明:①14个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均呈现增强趋势,但适应性指数增速趋缓。舟山、厦门、青岛适应性指数大幅增长,大连、三亚、秦皇岛、广州、上海、连云港增长较为明显,北海、天津、宁波、深圳、烟台增长缓慢。②各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指数具有明显差异性。三大地理本性要素中,对多数滨海城市而言,第一本性对旅游系统适应性影响最大,第二本性影响程度降低,第三本性影响程度扩大,充分反映旅游资源禀赋是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的根本支撑,创新要素等软实力正在成为适应能力增长的新动能。③基于旅游系统适应性结构可将滨海城市分为3类。第一本性适应能力存在短板时,需重点关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围绕资源特性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丰富旅游线路;第二本性存在短板时则需完善旅游系统配套、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第三本性存在短板时则需更重视数字化、信息化等创新要素对旅游系统的助推,大力开发旅游新兴业态,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未来应统筹推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补齐适应性短板,为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13.
马荣 《科教文汇》2014,(21):16-17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新疆地处我国的边疆,疆内少数民族众多,不管是地理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比内地地区复杂得多。因此也决定了新疆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已有投资环境概念基础上,结合新形势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人文投资环境的概念。然后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秩序、商务休闲和社会文明四个维度,通过指标体系评估得出重庆社会人文投资环境总体情况较好,居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平稳中有可喜的发展成就。同时指出重庆社会人文环境在社会秩序的社会安定和法制方面仍显不足,社会文明方面的社会诚信也比较欠缺。在文章最后,根据重庆社会人文环境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优化途径,并对未来重庆的社会人文投资环境作了适当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受到普遍重视的情境下,中小企业发展的地域"根植性"也备受关注。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模式和社会心理决定了甘肃地域文化的传统性、封闭性和超稳定性,也使得甘肃中小企业文化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甘肃中小企业文化的变革,应当在地域文化生态的优化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探寻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刘和东 《科研管理》2013,34(1):28-36
收集产学研合作、FDI及创新相关数据,运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考察了1998-2008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域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内溢、FDI外溢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空间溢出效应中,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区域创新溢出效应都有显著正的影响,地理特征的影响更大;在地理特征中,地理距离比空间邻接的影响更显著;社会经济特征中,信息传播比人力资本的影响更显著。FDI技术外溢效应为正,在短期中显著,长期中则不显著。产学研合作内溢效应在短期和长期中不显著甚至显著为负。外在环境对创新溢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对确定了垃圾处理中心的具体地点后,对山背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科学定量分析,确立一套可行的垃圾焚烧厂对环境影响的动态监控评估方法,并针对潜在的环境风险制定出合理的经济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桂华 《资源科学》1997,19(5):22-30
本文通过对比农用土地的评价,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的特点和意义。根据适宜性与限制性相结合、多宜性与主宜性相结合等原则,确定了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和依据、项目及其分级标准。具体结合武汉市实情,先以局部地貌与地表组成物质差异为依据,划分了不同土地类型作为评价单元;然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有关限制性评价因素,并采用AHP法确定各因素的权值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将各主要因子按等级模糊量化,通过模糊加权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得分值,依据一定的分等体系,划分各单元土地质量的等级,得到武汉市建设用地质量等级图。  相似文献   

19.
在给出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于模糊广义回归神经网络(Fussy-GRNN)的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已有研究相比,从环境维度、网络维度、文化维度和规制维度等构建的"四位一体"评价指标体系很好地反映了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活动的复杂性、动态性、多维性和网络化等特点,可以客观、有效地反映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的知识协同能力水平。此外,进一步构建基于Fussy-GRNN网络的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0.
张春晖  马耀峰  白凯 《资源科学》2016,38(6):1013-1027
对旅游流与目的地的互动关系展开“系统整合研究”,有利于构建整体旅游复杂系统的理论框架,可有效推动旅游系统内部要素关系、发展演化规律以及供需平衡预测和调控等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入境旅游为例,构建旅游流与城市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1993-2012年六大典型城市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互动关联耦合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系统内部要素耦合作用强度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①入境旅游流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游客流量和流速,目的地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和目的地经济环境;②典型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长期处于磨合发展阶段,北京、上海的耦合度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耦合度则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③在入境旅游流系统的耦合主导要素上:东部三大城市主导要素分化明显,而西部三大城市均以旅游客流规模主导,其他要素为辅;④在目的地系统的耦合主导要素上:东部三大城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要素的主导作用更强,而西部三大城市的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以及基础设施要素主导作用更强,这表明两系统耦合质量的提升更需要依赖目的地整体环境的支撑,但西部城市由于受到较差的区位条件和较低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目的地系统的核心供给要素和媒介支撑要素的投入仍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