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多年来主要依赖于自主创新驱动发展。以2010-2019年的航空装备制造上市企业为样本,深入剖析数字化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航空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投入与其创新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知识能力和风险承担水平在企业数字化投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起着中介作用;政府资助正向调节数字化投入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并在数字化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研究调控数字化投入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企业创新行为嵌入在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的多重网络结构中。基于复杂网络角度进行多重网络解耦研究,利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322家企业在1985-2017年间在的专利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探讨企业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的结构属性对其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并分析合作网络结构洞、中心性对企业知识网络结构属性与探索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知识网络与和合作网络中心性都对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影响,企业知识网络结构洞与合作网络结构洞均对其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合作网络结构洞强化了知识网络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弱化了知识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间的倒U关系;而合作网络度中心性弱化了知识网络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对知识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间倒U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深深影响着我国建设“航空强国”“制造强国” 的成效,分析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合作网络结构及演化,有助于航空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1985—2018年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航空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合作网络,分析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合作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网络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企业在专利合作网络中占主导地位,但网络整体松散,合作不够紧密,网络的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较为明显。从演化规律来看,网络规模持续增长,但密度不断降低,网络节点呈现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验基于探索式创新关于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股权集中关于合作网络结构洞和探索式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调节作用,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利用我国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企业2007—2019年间申请的专利数据,从探索式创新的中介视角和股权结构的调节作用下实证检验了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在合作网络结构洞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股权集中在合作网络结构洞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呈倒U型的调节作用;股权集中在探索式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中呈U型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合作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并不能反映企业在知识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基于创新网络的社会属性和知识属性的双重视角,以发明人合作网络为主变量,以知识网络为调节变量,研究创新网络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利用USPTO授权的纳米技术领域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发明人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强化了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弱化了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中心性弱化了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知识网络中心性对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合ICT产业及制药产业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基于网络特征差异及多元回归分析来探索和验证专利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同组合的四种专利合作网络模式中,虽然高合作广度低合作深度、低合作广度高合作深度以及高合作广度高合作深度三种专利合作网络模式均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曲线效应作用差异。企业网络能力在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企业吸收能力在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通过网络能力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的作用差异。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优化专利合作行为来动态调整专利合作网络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7.
周勇  赵茂饶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106-115
将专利引进划分为排他式引进与非排他式引进.基于技术追赶理论视角,比较研究不同引进方式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验证引进企业自身知识基础的中介作用以及引进专利知识特征的调节作用.运用2006-2019年间沪深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表明,专利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有倒U型关系影响,排他式专利引进比非排他式专利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提高的影响更大,企业知识基础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同时,企业知识基础较弱时引进专利知识异质性在非排他式专利引进与企业自主创新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探究政府如何更好地帮助装备制造企业取得技术创新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外部性理论和双元理论,实证检验了2010-2020年间,政府创新补助对装备制造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政府创新补助明显增强装备制造企业双元创新绩效;(2)政府创新补助对装备制造企业独立和合作创新都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3)独立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对装备制造企业双元创新绩效都具有正向影响,但独立创新模式对装备制造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强于合作创新模式;(4)独立创新模式与合作创新模式在政府创新补助促进双元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本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入理解政府创新补助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内在机制;在管理实践上,为我国政府制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金昕  陈松 《科研管理》2015,36(2):32-40
利用214家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知识源广度和深度及其平衡如何影响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绩效,以及动态能力在知识源广度和深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关系间如何发挥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知识源广度和深度均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绩效,其中,知识源广度比深度更有利于改善探索式创新绩效,但知识源广度与深度的平衡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提升无显著影响;感知能力和转化能力在知识源广度和深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资本能力仅能够正向调节知识源深度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1985-2018年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专利合作网络,分析其专利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及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企业在专利合作网络中占主导地位,但网络整体松散、合作不够紧密,网络的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较为明显,其中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重要节点把握着技术合作的大方向;网络规模持续增长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网络节点呈现阶段性变化,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的核心位置最为稳定,辽宁、陕西、江苏的核心地位上升明显,特别是陕西.根据结论,提出政府对具有桥梁作用的机构加以引导或提供政策扶持,以核心节点为重点突破口引导和调整重要节点的合作行为并提升弱势主体的合作参与度,集中资源重点培育高品质航空装备制造核心区,以及鼓励机构跨区域合作、合理配置各区域创新资源等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区域间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武  胡倩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145-153
基于2001-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作专利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专利合作网络,分析揭示网络主体及其空间演化规律.结果 显示:(1)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专利合作网络规模逐渐壮大,网络具有较强的知识交换和信息传输能力但是传递效率较低;部分创新主体之间已经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网络向复杂化和社区化发展.(2)在不同产业生命周期,网络主体演化存在着较大差异并呈现出多元化合作发展趋势;现阶段,国家电网公司等电力企业和研究机构成为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3)区域内部专利合作比例整体上不断提升,其中广东和上海的区域内部专利合作比例较高,区域边界对其专利合作的影响逐渐增强.(4)在跨区域专利合作网络中,北京处于核心位置且地位不断巩固;北京、江苏、广东扮演"高重要性-高协调性"的角色,不仅是信息交流的中心,也是其他区域之间的桥梁.研究启示为:应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保障各区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作创新均衡发展,形成国内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理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2.
优化创新学习网络对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剖析集群学习机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以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的学习网络及优化路径。研究表明:知识技术的外部学习引进和内部学习再创新是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学习机制形成的主要途径,创新的关键在于显性知识技术的高效转移与隐性知识技术的学习转化;徐工集团是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式创新学习网络的主要引领者,但其自主创新及引领带动能力亟待提升;网络中间层次的企业发展较快,但企业规模实力偏弱制约了其在网络中的创新骨干和传导带动作用。据此提出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和骨干企业的中坚传导作用,加强同集群外部先进科技企业的学习合作,借助互联网放大集群式创新核心优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黎萤  张迪 《科研管理》2019,40(4):203-212
专利合作网络已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创新资源匮乏的重要手段。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多元创新主体间的专利合作关系逐渐向以社会网络为载体的关系邻近性转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网络的模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成为管理开发专利合作网络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研究选取ICT产业和制药产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59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有效授权合作专利数5169项,构建了探索型和利用型等不同模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网络,深入分析地理接近性、社会接近性、技术接近性对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的合作创新程度影响及差异,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专利合作网络获取创新资源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企业创新资金投入、企业创新人员投入、企业知识产出、企业创新收益以及政府资金支持5个指标来考察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要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结果显示,企业创新资金投入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贡献最为显著,其次是企业创新收益,再次是政府资金支持、企业知识产出、企业创新人员投入。陕西省应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市场机制优化、服务保障等方式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增加RD资金投入,加大政府对企业新产品的采购力度,增加政府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提高RD人员的创造力和技术产出能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7~2018年我国ICT产业上市公司专利合作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的整体特征、演化路径及合作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合作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合作网络整体仍较为稀疏;网络的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随着时间推移合作关系数量持续扩大,核心企业地位越加突出;网络具有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创新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从组织视角看,合作模式选择和其发展阶段、技术实力以及所在业务领域特点密切相关。这些发现对改善产业创新合作,应对数字经济新阶段的挑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网络和知识创新理论为基础,对企业技术创新网络进行解耦研究,构建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互相嵌入的创新网络模型,并以我国高科技公司 HW 为实证对象,将网络特性(结构洞和中心集中度)分析和负二项回归相结合,分析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特征及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知识网络的结构洞越多,越不利于研发人员从外部获得新知识;同时,合作网络的结构洞越多,越有利于组织进行探索性创新。知识网络的中心集中度与组织的探索性创新之间呈倒 U 字关系;此外,合作网络的中心集中度与组织的探索性创新呈负相关关系。创新网络的解耦研究为创新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揭示创新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为细化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专利质量的影响过程,尤其针对当前文献较少关注以知识搜索为中介变量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大尺寸硅片等7种集成电路“卡脖子”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基础观,以度数中心度和结构洞代表合作网络结构特征,采用2012—2019年中国这7种技术的发明专利合作数据,构建5组4年期的移动时间窗,并结合考虑期刊影响因子构建企业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企业专利合作网络中,度数中心度与结构洞这两大结构特征对于专利质量存在正向促进作用,知识搜索在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其深度和宽度增加对于企业专利质量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而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于企业知识搜索同样具有正向影响。因此,中国的集成电路企业要积极与外部组织展开合作,包括组成商业联盟或构建开放式合作研发平台;加强拓宽和加深知识搜索渠道,构建完善知识获取体系,加强知识储备,促进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此外,加大研发投入,扩充研发人员数量、引进高质量研发人才,提升自身的知识吸收、整合和转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以知识溢出为切入点,运用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对知识溢出与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对157家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企业问卷数据的研究显示,知识溢出有效促进集群企业成长绩效与企业创新关联;在企业创新关联的三个维度中,企业合作、人员流动、企业衍生均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